甲状腺乳头状癌颈部淋巴结转移规律探讨

来源 :全国第四届甲状腺肿瘤学术大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yx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甲状腺乳头状癌(PTC)颈部淋巴结转移规律,提供清扫范围的合理选择依据,整体提高患者生存质量。方法:我院2组病例,第一组2007年10月~2009年9月收治的病例资料完整的160例行功能性颈部淋巴结清扫术(functional nodedissection,FND)患者,整理病理资料按Ⅵ区淋巴结阳性数由少到多分组,分为4组:组1为0个54例,组2为1~2个52例,组3为3~4个28例,组4为≥5个26例。应用x2检验和二分类Logistic回归方法分析比较各组淋巴结转移规律。第二组我院2000年1月~2009年12月收治197例患者,均行甲状腺癌联合根治术,统计方法采用x2检验探讨年龄组和肿瘤位置与淋巴结各区转移的关系。结果:第一组病例中原发灶侵及范围和Ⅵ区淋巴结阳性数分组与Ⅱ~Ⅳ淋巴结转移相关(P=0.013,P=0.001)。随Ⅵ区淋巴结阳性数增加,Ⅱ~Ⅳ区淋巴结转移相对危险度依次增加(组1为对照组),分别为:2.73,6.36,9,70;侵出腺叶时患者Ⅱ~Ⅳ区淋巴结转移是腺内型Ⅱ~Ⅳ区淋巴结转移风险的2.48倍。诸因素与Ⅴ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第二组中分析可见年龄分组Ⅱ区/Ⅲ区及Ⅳ区淋巴结转移有关(P均<0.05),18—30岁年龄组段患者淋巴结转移率高于其他组段。 为转移高风险人群。肿瘤位置分组与各区淋巴结转移关系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甲状腺乳头状癌原发灶侵及范围及Ⅵ区淋巴结转移情况对Ⅱ~Ⅳ区淋巴结转移的影响具有统计学意义,随Ⅵ淋巴结阳性数增加,Ⅱ~Ⅳ区淋巴结转移相对危险度依次增加。18—30岁年龄组段患者淋巴结转移率高于其他组段。为转移高风险人群。淋巴结转移规律研究可为临床合理选择颈部淋巴结清扫范围提供依据,更科学合理的术式选择可进一步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其他文献
@@目的:研究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外环境中致病微生物的种类、来源,探讨呼吸机相关消毒措施。 方法:定期对入住呼吸科和ICU病房使用呼吸机患者的呼吸机(消毒后、使用前)整机
@@“5. 12汶川大地震”发生后,抗震救灾工作由紧急应急阶段进入灾后恢复阶段,板房医院、帐篷医院开始大量建立,灾区的医院感染控制工作成为业内人士和和社会人士所关心的问题。
目的 通过了解云南省预防医学科研获奖情况,为提高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科研能力和管理水平提供依据.方法对2004-2008年云南省预防医学相关科研成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04-2008年云南省预防医学共获云南省自然科学类奖、云南省科技进步奖和云南省卫生科技教育管理协会成果奖(即卫生厅奖)60项,主要获奖单位为省级疾控单位,主要获奖学科为传染病学和寄生虫病学.结论研究结果表明以解决防病治病关键技术问题的
目的:为了解山东省各市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学术论文发表数量,为发现和培养人才提供客观依据。 方法:采用《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中的《中国医院知识仓库》(CHKD)2003~200
2008年10月30日,我院救治一例严重高压灼伤病人,全程采用烧伤湿性医疗技术治疗,病人平稳度过,无器官功能障碍等并发症发生。伤后3天左上肢干性坏死而行截肢手术。深Ⅱ度创面在15
@@经过多年的基础研究和临床实践,我国著名生命科学家徐荣祥教授创立的人体再生复原科学已经形成了新科学体系,在临床应用中取得了显著的效果。人体再生复原科学,是一个全新的科
@@“人体再生复原科学”是全新的有着完整理论基础和临床应用规范的独立科学体系。“人体再生复原科学”是研究人体自身存在细胞的再生潜能和再生营养物质的科学,是利用人体再
目的:对腰腿痛的病人影像学诊断与临床诊断的关系进行临床研究。 方法:笔者回顾18年诊治3万多腰腿痛的病例,已由上级医院诊断为腰突症并准备做大手术的40例患者进行了针刀治
目的:阐述软组织损伤与肌筋膜解剖、肌源性、腱性筋膜劳损病理机制。 方法:以临床症候群经筋理论诊断运用中医针法微创治疗。 结论:应用肌组织解剖起止点、支持点概念,测
环枕部是人体的重要部位。该部的疾患,常因局部肌肉、肌腱、筋膜的劳损,导致环枕部血管、神经的卡压,产生头痛、头昏、恶心、呕吐等常见又较难诊治的情况。本文以环枕部疾患的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