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弯矩作用下端板连接钢-混凝土组合节点的试验研究

来源 :中国钢结构协会钢-混凝土组合结构分会第十一次学术会议暨钢-混凝土组合结构的新进展交流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ll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通过试验研究了端板连接钢-混凝土组合节点在正弯矩作用下的受力性能,对H型钢柱-压型钢板组合梁节点和部分外包组合柱-压型钢板组合梁节点进行了对比试验。组合节点的梁柱由焊接到钢梁端部的平齐端板通过高强螺栓与钢柱翼缘连接. 研究表明,端板连接钢-混凝土组合节点属于半刚性连接节点,其极限转角满足延性设计的要求.在正弯矩作用下,采用部分外包组合柱的端板连接组合节点比采用纯钢柱的端板连接组合节点具有更大的初始转动刚度,但型钢柱腹部填充的混凝土对节点的极限受弯承载力影响很小.在极限状态时,采用部分外包组合柱的组合节点核心区的混凝土破坏严重,建议在部分外包组合柱的核心区内焊接栓钉或在柱翼缘内配置钢筋来改善其工作性能。从设计的经济性出发,在端板连接钢-混凝土组合节点的计算分析中,应该考虑混凝土板对节点强度和刚度的贡献。
其他文献
横张预应力技术是融合先张法和后张法、有粘结与无粘结、体内束与体外束施工技术主要优点于一体的新型预应力技术,具有节省材料及施工工序、减少预应力损失,提高张拉筋操作的效率和安全性的特点.将横张预应力技术应用到钢骨混凝土构件中,形成横张预应力钢骨混凝土结构,可以扩大构件的弹性工作范围,提高承载能力,减缓甚至避免非结构裂缝的出现,增强构件长期使用的耐久性,同时它的施工过程与传统的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相比更加简
为了解圆CFRP-钢管混凝土轴压中柱的静力性能并为受力全过程分析和极限承载力简化计算提供依据,以12个构件的静力试验为基础,对其应变和侧向挠度等展开分析.结果发现:从加载之初直到极限承载力,钢管和CFRP筒在纵向和环向都可以协同工作,环向应变沿构件截面周边分布不均匀;同一点的纵向应变和环向应变异号,纵向受拉最大点及其附近区域的钢管对核心混凝土没有套箍作用;从加载之初直到极限承载力,沿截面高度的钢管
型钢混凝土组合结构构件能否发挥不同材料的各自优点,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材料之间的"组合"作用.在构件受力时,材料界面有可能成为构件的薄弱部位,从而影响构件性能的发挥.结合型钢混凝土梁构件发生剪切劈裂破坏时的宏观模型,分析了型钢与混凝土界面间的剪切作用机理,表明在截面Ⅰ区,其与钢筋混凝土构件的剪切摩擦模型有一定的相似之处,既包括由于箍筋的约束使断裂面产生压力,从而形成的摩擦力和混凝土断裂面间的机械咬合
针对某钢管混凝土拱桥东拱肋拱顶合拢高度比设计标高(35.017m)低0.30m,西拱肋拱顶合拢高度比设计标高低0.44m的问题,采用ANSYS软件对其建立空间有限元模型,并进行了恒载作用下内力对比分析。由计算分析可得到如下结论:(1)此桥拱轴线下降对支反力、各控制截面挠度、轴力及应力影响较小;(2)该桥拱轴线下降对各控制点弯矩影响较大,尤其是拱顶处,但实测拱轴线弯矩均小于设计拱轴线弯矩。通过对该拱
桥梁的施工必须通过合理的施工监控方法来控制桥梁结构施工中在受力和变形方面的状态,使其最张英产的成桥线型和受力状态满足设计要求。本文结合钢管系杆拱桥梁─益阳茅草街大桥的主拱施工监控方案,阐述其主要内容及其关键技术;并根据钢管系杆拱桥梁分阶段施工时的施工过程及特点,综合考虑施工过程中各种因素的影响,运用有限元分析方法和现代测量手段优化施工方案和工艺术,适时进行误差调整,确保主拱的应力状态和线形符合设计
通过有限元分析,对采用结合梁桥面方案和整体钢桥面方案两种桥面结合方式的系杆拱桥的竖向刚度、系梁和拱肋内力、桥面系内力、自振频率和高速列车行车动力性能进行了对比分析。计算结果表明:两种结合方式的竖向刚度基本相当;整体钢桥面方案的系梁和拱肋内力略优于结合梁桥面方案,不均匀降温导致结合梁桥面方案产生更不利的内力;两种方案的端部横梁端部均存在较严重的应力集中,结合梁桥面方案对温度荷载很敏感;日照引起的局部
通过模型试验研究某工业建筑在风机扰力作用下的振动响应.试验测试了结构的动力特性,结构在不同风机转速和风机开启状况下的幅频曲线以及结构构件的动应变.采用ANSYS有限元程序对该结构进行谐响应分析,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基本吻合.基于试验结果和有限元程序分析计算结果,提出了一些设计建议.
混凝土楼板和轻钢框架结构框架梁通过栓钉等连接件连接在一起,就会形成钢一混凝土组合框架。组合框架在静力荷载及水平地震和风荷载作用下与普通轻钢框架有很大的不同。本文首先提出组合框架梁的概念,分析了组合框架梁、柱接点的构造特点。并通过工程实例对组合框架和普通框架进行了对比计算分析,分析结果表明:组合框架能调整框架钢梁上下翼缘的应力,同时较大幅度地降低框架梁在垂直荷载作用下的挠度,加大了结构的整体刚度,因
为了更好地评估高温作用后钢管混凝土的残余力学性能,特别是双向偏压构件的残余承载力,本文对16个方钢管混凝土柱进行了高温后双向偏压试验研究,探讨了截面尺寸、长细比、偏心距、温度对残余承载力的影响.在数值分析和实验结果的基础上,经回归分析,给出了高温后方钢管混凝土双向偏压承载力简化计算公式,并将试验结果和数值计算、简化公式进行了对比.最后,对遭受火灾作用后的构件进行了碳纤维加固前后承载力实验比较.研究
组合框架作为传统钢筋混凝土框架和钢框架的一种延伸与发展,以其最为经济合理的利用和发挥了钢与混凝土各自的材料力学性能优势,近年来受到普遍的关注并初步应用于实际工程中.外伸端板型半刚性组合节点由于其现场焊接工作少,施工速度快,质量有保证,具有较好的力学性能等优点,而成为一种有效的连接节点.利用大型通用有限元软件,建立有限元模型,针对单调加载作用,分析混凝土板厚度和强度变化等对节点域的受力性能的影响,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