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研究铁蛋白在恙虫病病情评估中的作用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3年12月在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住院治疗的48例恙虫病患者的临床特征,根据血清铁蛋白水平分为> 1500ug/L组(高水平组)、500~ 1500ug/L组(中水平组)及< 500ug/I组(低水平组)进行分析讨论.
【机 构】
:
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10029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研究铁蛋白在恙虫病病情评估中的作用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3年12月在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住院治疗的48例恙虫病患者的临床特征,根据血清铁蛋白水平分为> 1500ug/L组(高水平组)、500~ 1500ug/L组(中水平组)及< 500ug/I组(低水平组)进行分析讨论.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难以消灭脓腔的慢性脓胸新的治疗方法。[方法]总结分析使用无菌封闭法治疗慢性脓胸5例。[结果]5例患者获得满意临床效果。[结论]无菌封闭法适宜治疗难以消灭脓腔的慢性脓胸病例,该方法简易,患者创伤风险小,值得临床推荐。
Background:Lung cancer is the leading cause of morbidity and death worldwide.Although the available lung cancer animal models have been informative and further propel our understanding of human lung c
目的:系统评价拉米夫定联合阿德福韦酯治疗失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检索提取此两药联合治疗失代偿期肝硬化的随机对照临床研究;采用RevMan 5.0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有7项随机对照临床试验(583例患者)符合入选标准;与单药组比较,初始联合组有较高的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复常率、乙型肝炎病毒DNA转阴率和HBeAg转阴率,有较低的病毒学突破发生率,可改善ChildPugh评分;
亚急性肝衰竭是乙型肝炎的常见的致命原因,死亡率高达80%,是所有肝炎中最为凶险的一种类型。剥脱性皮炎起病急,皮损重,常伴呼吸道、消化道黏膜剥脱,导致窒息,危及生命。对亚急性肝衰竭合并剥脱性皮炎病人的治疗难度很大,预后极差,病程中可发生多脏器功能衰竭,总结一例亚急性肝衰竭合并剥脱性皮炎的护理,包括严格执行保护性隔离措施,预防感染,做好水疱,皮屑,会阴及肛门的皮肤护理和口腔黏膜护理,采用颈静脉留置针和
目的:探讨艾滋病合并带状疱疹的临床护理方法.方法:对23例艾滋病合并带状疱疹患者在抗病毒、营养神经、调节免疫力等综合性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皮肤护理、疼痛护理、饮食护理、心理护理、健康宣教等护理措施,并观察疗效.结果:23例患者中14例痊愈出院,5例遗留轻度神经痛,3例遗留中度神经痛,1例遗留长期神经痛.
目的:胸腔积液中结核性胸膜炎伴积液占绝大多数,临床中发现有部分结核性胸膜炎患者虽经有效抗结核等治疗,仍有部分患者胸液吸收困难,迁延不愈,最终形成结核性脓胸等严重并发症,给患者带来很大的痛苦和沉重的经济负担.为探究人血白蛋白水平对难治性结核性胸膜炎患者胸液吸收的影响,我们选取2011年11月至2014年11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60例难治性结核性胸膜炎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及对照组,两组均进行常规治疗,实
目的:研究无创呼吸机在肺结核合并呼吸衰竭患者治疗中的作用.方法:回顾2014年在我院诊断为肺结核并出现呼吸衰竭的患者4例,评价无创呼吸机在治疗呼吸衰竭中的作用.结果:4例肺结核合并呼吸衰竭患者中有3例因肺部感染导致呼吸衰竭,有1例因间质性肺炎导致呼吸衰竭;其中2例为I型呼吸衰竭,另外2例为Ⅱ型呼吸衰竭,所有患者均神志清晰、血流动力学稳定、无影响面罩使用的面部创伤,且能耐受面罩,经无创呼吸机辅助呼吸
患者,男,59岁,连云港市人.因"咳嗽、咳痰、气喘、纳差10余天."于2014年7月22日入院.患者10余天前无明显诱因下出现咳嗽,呈阵发性,较为频繁,咳多量黄脓痰,伴有胃胀,食欲差,纳差,因患者有肺结核,担心结核加重来我院住院.病程中,无畏寒、发热,无咳铁锈色痰及粉红色泡沫痰,无咯血,无盗汗,无乏力,无胸痛,无头晕、头痛,无昏迷.1年前有肺结核病史,疗程未满自行停药.1月前复发,治疗半月后再次自
既往观点认为停乳链球菌是一种非致病性微生物,由其所致感染在临床上非常少见.但随着肿瘤放化疗、免疫抑制等治疗方法的运用,停乳链球菌感染有增多趋势.本报道介绍了2例停乳链球菌感染病例,旨在加深临床医务工作者对该菌感染的认识.病例1.女,46岁,因"发热近2周"入院.患者5个月前因宫颈癌于外院行子宫全切术,术后末次放疗期间出现发热及腹痛,抗感染治疗后好转.
目的:探讨HIV感染患者服用复方磺胺甲唑(Co-SMZ)后诱发超敏反应的可能因素.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的方法,对111例HIV感染、预防性服用Co-SMZ患者的临床特征、CD3+T细胞、CD4+T细胞、CD8+T细胞、NK细胞计数分析,探明可能诱发Co-SMZ相关超敏反应的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