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课程改革下的高师美术课程设置探究

来源 :第五届世界华人美术教育大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inaiddm5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国家自上而下进行中小学美术课程改革带来了学校美术教学的重大变革,作为中小学美术教师人才培养"母机"的高等美术师范院校积极应对着中小学美术课程改革,深入研究实践,科学调整课程结构,形成了合理完善的课程体系,文章从三个方面论述:一、增设美术教育理论及教学实践课程,突出美术教育专业特点;二、科学整合美术学科课程,明确美术教育专业本质;三、调整重要课程的组织结构,彰显美术教育专业特色.这为培养新型的中小学美术教师发挥着积极作用.
其他文献
在美术教师培训中,情境营造对提高培训的效益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常见的美术教师培训情境有:热烈激情之境、优美艺术之境、轻松和谐之境、疑趣探究之境、雅肃学术之境、慎独
论文针对高师院校美术学专业传统的课程体系中的滞后、不合理的部分提出针对性的改革方案.提出背景式联动、伴随式联动、交错式联动、影子式联动等形式实现理论课程与技法课
清末的美术教育改革与政治纠合在一起,改革的核心是从过去绘画的修身养性的"无用"转向"有用",带有很强的政治意识形态.王国维受康德哲学思想影响,提出艺术审美"无用之用"说和
会议
微信、微博等是普通大众尤其是中青年人群广泛使用的信息交流平台,信息通过便携式移动设备得以即时交换和无限重复转发分享.微信、微博既有集体性的活力感受,又能满足个性化
会议
中国的陶艺和陶艺教育如何体现当代性、如何准确定位是文章的一个切入点.在现今这个大数据时代下,机遇和挑战使陶艺面临很多的机会和挑战.不抛弃传统,但又不死守传统,在当代
会议
知识本身具有一定的客观性,但它的建构方式有一定的主观性,自然科学领域的知识和人文科学领域的差异也主要在于此.自然科学更注重客观的依据,而人文科学知识在建构方面则有一
会议
在追求教师职业化发展的国际大背景下,教育实践能力水平的高低成为了衡量这个国家教师职业化程度的重要标准.面对21世纪学校美术教育的变化,我国未来美术师范教育在提升教育
会议
大数据时代,由新媒体带动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在全球迅速推广,中国文化产业的"文化转变"过程,从"中国制造"过渡到"中国创造"或"中国设计",动漫形式作为新媒体经济的重要载体,
图像主因型的视觉文化构成了现代生活的具体情境,并以其强大的"文化同质化"功能使得民族文化个性存在被遮蔽的危险.如何应对这种文化境遇,建构现代具有文化自觉的视觉经验,是
本研究是关于职前美术教师教育的研究.为顺应时代及美术科学的发展,当前高师院校在本科生培养方案中都加入了新媒体艺术课程,旨在培养师范生的新媒体艺术创作及教学能力,提升
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