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4年9月直报日震而轰动日本的一次地震测报

来源 :2011年全国天灾预测研讨学术会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00n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76年唐山大震后,全国每个中学都要组建一个地震测报小组。当时在我校多是拒绝接受这个业余兼职任务的情况下,经领导多次的动员我才接受了这个业余兼职的地震测报员。先是带领三名学生观察记录土仪器定时向县、市地震局汇报对仪器的记录数据和异常:1977年我在《参考消息》上无者中看到,日本人能用“地震云”测震地震,我便自愿的将“土仪器”和“地震云”结合起来测报地震了:在“观云测震”的过程中又发觉“特殊日晕”预兆地震比“地震云”的概率较高些,我就渐渐的放弃了“地震云”和“土仪器”,就只用“特殊日晕”测报地震了;由于在利用“土仪器”、“地震云”、“特殊日晕”测震的过程中都离不开搜集查阅和研究古今中外的地震目录,所以能在1983年开始,初步发觉地震的迁移大都具有曲折往返和跳跃填空的基本特征,震中在外围的组形上大都具有线形和三角形的基本特征。这个赏识越来越突出,其兴趣也越来越大,这一次我向真锅大觉教授所测报日本的有关大震,就是第一次试探性的将“地震云”、“特殊日晕”、默默的与“地震迁移的基本特征”结合起来低凋向外进行测报的。所预测的时间段,主要是依据当时观察到的“地震云”和“特殊日晕”来判断的,二者主要是能预兆短临地震的时间段,一般都是在一周到四周左右发震,如,这一次我测定时间段是:15天左右,即9月5日—9月20日±3天:震中范围主要是依据记录的全球和日本9月前的地震目录,当时是在世界和日本的地图上草画的简图中所分析判断出米的,即东京沿海---日本海沿岸的富山一线的附近或至京都一线附近,会发生6级以上的地震。结果于1984年9月14日于日本长野县(N35°.49 E137°.33)发生了6.9级和6.2级地震;9月19日东京东南近海发生7.0级地震。
其他文献
生态水利工程在我国的经济发展中有着重要的作用,为我国的社会生产生活活动带来了很大的便利。以前,水利工程设计方案更加侧重于满足社会的需求,对生态环境的平衡性没有过多关注
张体振刚刚担任山东省荷泽市巨野县高级中学校长,在他到任召开的第一次全体教师会议之前,他将会议发言稿从头至尾、逐字逐句进行推敲,就连小小的标点符号也仔细斟酌。一位老
通过对部分实测资料的分析,得到了震前出现的超低频密度-应力波与后续地震时间关联的特征. 从这种应变波开始到地震发生的期望值为2.75个月,其结束到地震发生的期望值为1.8
@@对于张衡地动仪记到的陇西地震是有争议的,下面我们谈谈我们的观点。 按照中国地震历史年表(1956年编)所列后汉书本纪的记载,公元138年3月1日(东汉顺帝永和三年二月乙亥)
@@汶川巨大地震发生后,第一作者运用“磁暴月相二倍法”经过研究和分析反思,若将作为被倍磁暴日的2003年5月9日与以往符合月相条件的而且K≥8的大磁暴日逐个进行二倍则可构成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