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道形式对舰艇用消声风洞流场和声学特性的影响研究

来源 :第三十届全国水动力学研讨会暨第十五届全国水动力学学术会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b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消声风洞可用于舰艇流体动力设计和声隐身技术研究,其性能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实验段流场特性和消音室背景噪声水平,而流道形式将对其产生重要影响.采用分离涡(DES)方法和声类比FW-H方程,对消声风洞两种不同流道设计方案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结果表明,拐角流道形式会降低流场的均匀性,但是对实验段中心区域影响不大;拐角流道可降低消音室低频段(<200Hz)背景噪声,并且随着速度的增加,拐角流道使高频段(>1000Hz)背景噪声也有所降低.此外,由于拐角流道形式在声传播途径上对消声风洞动力段噪声源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因此,为使消声风洞总体性能更优,应选取有拐角的流道形式.
其他文献
本文选取两层流体中内孤立波的KDV理论解,采用Morison公式计算细长潜体上的内孤立波力,建立了潜体结构在内孤立波作用下发生大幅平动的时域数值模型.利用已有文献中采用CFD模拟方法的数值结果对本文计算模型的可行性进行了验证.选取中国南海附近深水海域中典型的流体分层参数及下凹型内孤立波特征参数,参考常规潜艇外形尺寸选取简化水平细长椭球潜体模型,近似模拟了椭球型潜体所受的内孤立波载荷及其运动响应.数
本文研究的三模块半潜平台在艏艉部端面通过凸伸下楔形块和与之相配合的楔形槽连接,在生存工况下释放自由度呈铰接方式,在作业工况下通过锁定销呈刚性连接.基于水动力计算软件AQWA,在生存工况时,建立三模块半潜平台铰接水动力模型,在水动力分析的基础上进行系泊系统设计,创造性地设计了60°张角X布局的复合系泊系统,赋予整体在横浪方向较小的刚度,进而给予平台一定的运动幅度,使得平台所受到的水动力在多根锚链上较
船舶海上装货是船舶运营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装货引起的油品晃荡效应直接影响加注管的背压变化,影响船舶装货的安全以及效率.同时由于船舶易受到海上风浪的影响,加重舱内油品的晃荡效应.本文以VLCC型油船液舱为原型,针对不良海况下船舶装货过程,利用两相流模型研究船舶液舱加注管背压波动.通过监测加注管背压以及舱内油品速度变化特征,分析油船装货过程中舱内油品晃荡效应,探究船舶装货过程中油品装货与油品晃荡的耦
球鼻艏是一种用来降低船舶总阻力的水面下球状艏部结构,虽然该设备被广泛应用于各类船型,但该结构对不同船型阻力的影响存在明显差异,且目前尚未有一种通用的减阻优化方案.为研究球鼻艏型式对船舶绕流场及黏性阻力的不同影响,本文基于计算流体力学理论建立了数值水池,以广岛大学基于KVLCC2标准船模提出的变种肥大型艏部变体系列船S-Cb87为对象,结合叠模实验方法对其黏性流场开展模拟研究.本文基于RANS(Re
双体船因其优良的快速性、耐波性、操纵性等性能,在实际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在影响双体船设计的众多参数中,片体间距比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随片体间距比的变化,两片体间互扰力大小及其影响相应发生改变,使得双体船的总阻力与单个片体总阻力的两倍之差,即干扰阻力,发生变化.为研究干扰阻力随片体间距比的变化规律,本研究依托于计算流体力学理论,应用RANS(Reynolds Averaged Navier-Stok
本文采用数值方法研究了自适应攻角摆翼在不同水平摆幅、摆动频率下的推力、效率特性,并对流场特征进行了分析.采用二维平板水翼,并在水翼前缘位置施加一个弹性力来模拟弹簧以实现自适应攻角.对不同水平摆幅情况下的分析发现,水平摆幅越大,峰值效率越高,最高可达76.89%.对不同摆动频率情况下的分析发现,随着水翼摆动频率的增加,峰值推进效率也在增加.对比水翼不同水平摆幅下峰值效率和较低效率工作点的涡量场发现,
近年来能源枯竭和环境污染情况日益严重,可再生能源的发展与利用越来越受到重视,其中海洋可再生能源,特别是波浪能的开发与利用,对海洋工程等具有重要意义.针对这一问题,本文利用CFD软件STAR-CCM+建立了一个三维黏性数值波浪水池,并进行了网格收敛性和时间步收敛性验证,之后对单浮子在不同波浪中的水动力性能进行了时域模拟,研究发现当波长大于共振波长时,随着波长的减小,浮子的速度、受力在不断增大,位移保
涡激振动是一种典型的流固耦合问题,附加刚性分离盘是一种典型的流动控制方法.本文通过对OpenFOAM开源流体力学计算库嵌入自编写流固耦合程序,开发了可用于求解低质量比网格大变形的求解器.本文验证了单圆柱VIV经典算例.采用k-omega湍流模型计算了Re=2250和8250下的1倍圆柱直径分离盘长的流致振动案例.通过对振动幅值及其涡脱模式并经由FFT变换对其频域的分析,可以看出圆柱附加刚性分离盘的
基于势流理论,建立了浮式风机平台—波浪能浮子的混合系统耦合运动频域数值模型,其中浮子与平台之间通过能量输出系统(power take off(PTO))连接.采用高阶边界元方法计算耦合水动力系数,并对浮子辐射阻尼进行黏性修正;根据某一典型海况,对柱形波能装置的尺寸及布置方式进行优化设计;考虑最优PTO阻尼,研究不同设计的混合系统发电功率及功率体积比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势流无黏性修正结果与黏性修正
潮流能作为一种清洁的可再生能源,有着很大的开发和利用价值.振荡翼潮流能发电装置是主要通过来流作用在水翼上使其做升沉和俯仰运动来获取潮流能进而进行发电的装置.本文主要研究利用两个平行对称水翼之间的地面效应来提高系统的获能效率,借助CFD软件STAR CCM+对单摆翼和双摆翼在均匀来流中的水动力性能分别进行数值模拟,分析流场的变化及水翼的受力情况,研究地面效应产生的机理,计算并对比单摆翼和双摆翼的获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