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Zakharov模型的电离层朗缪尔湍流数值模拟

来源 :2015中国极地科学学术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gchao561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朗缪尔湍流由电子束和等离子体的非线性相互作用激发,其过程会产生例如波坍塌、自聚焦等各种复杂的现象。为了解电离层中朗缪尔湍流的相关特性,本文采用Zakharov 模型对其进行研究。该模型描述了朗缪尔波与离子声波的非线性耦合过程,并表现为Zakharov 方程组(ZSE,Zakharov system of equations)。为了求解该非线性偏微分方程组,本文利用伪谱法进行数值分析,估算出朗缪尔波的电场及离子的密度扰动,并由此模拟出一系列朗缪尔波和离子声波的波数谱,这些谱可以间接表示为离子线谱和等离子线谱。讨论不同实验参数对谱的影响,仿真结果表明,当距离反射高度越远,驱动电场越大时,会有明显的谱增强现象。这为研究电离层加热引起的强扰动特性提供了重要基础。
其他文献
本研究通过分析中国第五次北极科学考察门捷列夫脊的ARC5-MA01岩芯沉积物(5.4 m),重建北冰洋晚第四纪以来的古海洋古环境变化.通过沉积物岩性特征、颜色旋回、XRF扫描所得的Ca、Mn元素相对含量、筏冰碎屑(IRD)含量、有孔虫和介形虫丰度变化,相对磁强度(Relative Paleo-intensity:RPI)、古地磁倾角(inclination)以及AMS14C定年,综合对比ACEX岩
会议
1、白令海背景白令海是北太平洋内的一个大型边缘海盆地,连接北太平洋与北极的唯一通道,在全球变化中扮演特殊角色(图1)。白令海包括白令海盆、白令海陆架、邻近的大陆及阿留申沟-弧体系。白令海陆架是东北亚洲与西北美洲板块构造带的接合部,同时也是太平洋与北冰洋的连接处。
会议
在南极菲尔德斯半岛格兰德谷古海平台上采集了一根长9.24 m 沉积芯GA-2.对沉积芯GA-2 进行分样,通过沉积物AMS 14C 定年方法确定了沉积物的年代序列:6600-2200 a BP,同时分析沉积物的岩性、烧失量(LOI550℃)、粒度、磁化率、地球化学元素.沉积芯GA-2 在6600-2000 a BP 处于典型的南极峡湾海洋沉积环境,在该段时间里,格兰德谷峡湾相对海平面不断下降,海洋
会议
上世纪80年代开始,颜色反射率测试成为大洋沉积物岩心的常规测试项目之一。沉积物的颜色反射率能够提供许多有意义的古海洋学信息。如在La*b*色空间中,a*常常与沉积物的氧化还原状态相关;中低纬海洋沉积物的亮度L 能够反应沉积物中生物碳酸盐的相对含量。高纬度地区沉积物的b*则与所含的蛋白石相关。不仅如此,沉积物颜色反射率谱还能够提供沉积物中一些微量颜色矿物的相对含量信息。本研究详细研究了中国30次南极
采用气相色谱-质谱技术对南极半岛东北海域海底表层沉积物和短柱沉积物的总有机碳、有机质碳同位素(δ13 Corg)和生物标志化合物等进行了测试分析.结果显示研究区表层沉积物总有机碳TOC 平均值高于现代深海沉积物中的平均含量.δ13Corg 的变化说明该海域有机碳来源呈海洋水生生物来源和陆源混合的特征.正构烷烃的峰型分布、主峰碳、饱和烃轻重比ΣC21-/ΣC22+和C21+C22/C28+C29、甾
海洋重力测量作为海洋地球物理调查的基本方法之一,对于研究南极周边海域的地质构造特征与演化,指导海域资源调查与全球变化研究等具有重要意义。我国自1984年首次在南极半岛布兰斯菲尔德海峡开展海洋重力调查以来,已先后在南极周边海域开展了6个航次的海洋重力考察,积累了丰富的第一手调查资料。然而,由于受海冰、风浪、定位精度等外在因素,以及使用的仪器设备型号不统一等问题,测量数据具有相对较大的偶然误差和系统误
会议
利用南黄海中部泥质区的YS01 钻孔和YSZ05 钻孔2 根柱样(以YS01 钻孔为主),采取沉积物粒度测试、XRF 地球化学分析、UK37古水温测试、生物硅测试和AMS14C 测年等多种分析手段进行研究.YS01 钻孔0~1110cm 提供了9.69 ka 的陆架海泥质区沉积记录,共有12个测年点,建立了南黄海地区目前为止最为详细、准确的年代标尺;提供了南黄海地区目前最长历史的表层海水古温度记录
会议
利用2008、2010、2012和2014年7月白令海的水文及气象数据,通过对白令海水团结构、上层海洋热含量及淡水厚度差异、净热通量变化、风场及海平面气压分布情况进行分析,探讨了白令海水文发生的一些变化及造成这些变化的可能原因.研究发现:白令海夏季的水团包括白令海上层水团(BUW),中层水团(BIW)和深层水团(BDW).上层水团深度在200m 以浅,包括夏季表层水团(BSSW)、冬季残留水(BW
会议
Fram 海峡的海冰输出被认为是北极多年冰质量平衡的主要贡献者,海峡处海冰的输出量与整个北冰洋海冰的运动和变化密切相关.本文利用高分辨率全球海洋-海冰模式MITgcm 输出的海冰密集度、冰厚和冰速资料,得到了日平均的Fram 海峡处北极海冰输出量,分析了其年际和长期变化特征及对整个北冰洋海冰的影响.结果表明,冬季(10-4月)的海冰输出量年际变化最强,在整个研究时段(1979-2012年)内,Fr
会议
近年来,Ohshima等(2013)和 Kitade等(2014)通过长期锚碇潜标观测,相继在达恩利角冰间湖(65o-69oE)和文生湾冰间湖(105o-111oE)附近发现了新的南极底层水生成信号。底层水由生成于沿岸冰间湖区域的高密度陆架水演变而来。高密度陆架水(DSW)在南极斜坡锋附近与绕极深层水(CDW)混合并下沉是该演变的关键过程之一。因此,为了揭示新被发现的底层水生成源地——文生湾海域大
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