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标志性建筑的思考与实践--以若干城市为例

来源 :国务院学位办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oypo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1949年新中国成立到今天,我国的建筑文化同60年前相比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现今的中国正在经历全球化的时期,许多城市正进行旧城更新,城市面貌日新月异。可是伴随着高楼的林立和新城的建设,城市越来越相似,千城一面,失去了自己的特色,于是不少城市开始倡导标志性建筑,不停地追求超高层和标新立异的建筑。本文从城市标志性建筑的概念出发,阐述了标志性建筑的定位和发展过程,指出当前城市标志性建筑的误区,并以中国厦门、南京、西安城市为例,采用类型学方法进行研究比较,探讨了今后城市标志性建筑的发展方向,为城市特色形象形成创造条件。
其他文献
档案是承载历史和传承文明的重要工具,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档案的作用凸显重要,但人们对档案的安全利用意识还处于蒙芽状态,档案的实体和保护还存在安全隐患。如何建立完善的档案安全和利用体系,是档案工作者和档案部门需要思考的一个问题,现结合平川档案工作实际谈谈想法以供参考。
安定区档案馆成立于1958年8月,1993年晋升为省一级档案馆,1996年、2000年两次被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授予“全省档案工作先进集体”荣誉称号,2008年、2012年被省人事厅(人社局)、省档案局授予“全省档案工作先进集体”荣誉称号,多年来,连续被定西市档案局评为“档案目标管理先进集体”。本文总结了安定区档案馆馆舍建设工作的一些做法。
本文是关于文书档案管理体制改革的初步探析,文章就这个问题从文书档案管理体制中存在的问题、改革的必要性以及改革的主要做法方面进行了展开介绍。
档案是人类文化、文明的记录与物质承载体,是整个国家的历史记录。文化是一种社会历史现象,是一定时期社会经济、政治的产物和反应。档案的内容决定于文化的发展,档案是文化的积累,文化在一定程度上又依赖于档案。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了积极发展文化事业的要求,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中,档案文化以其独特的特性,担负起社会主义文化的记录者、传播者、推动者的责任,起
伴随人类走入二十一世纪,数字化出现的频率越来越高,涉及的领域越来越广。提到信息的存储和传播,首先想到的就是数字化,档案工作也不例外。因此,实现房地产权属档案的数字化,使房产档案管理由传统走向现代,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若将大学校园视为一个整体,这个整体的骨架就称为大学校园的深层结构,是指导校园发展的总体框架,指导方针是永续的,而具体的设计是可以随时变动的。本研究以同济大学作为例证,运用空间句法相关软件客观地分析校园的深层结构,并且和表层结构的构成要素、特点、构成方法与类别等作比较。再剖析校园深层结构所包含的空间结构与非空间结构,及其相互的关系,可以统合为两大部分:1)大学校园深层结构的形态特征与行为学意义;2)
彩画修复一直是古建筑修复的难点,本文从中国古代彩画修复方法重绘与补绘谈起,这两种做法一直延续至20世纪60年代末期,此后,随着西方文物建筑保护修复理念的引入,在中国彩画修复中逐渐借鉴西方壁画修复理念与经验,与此同时随着对本土文化理解的深入,尤其是《奈良真实性文件》(1994年)的颁布,在国内引发了对于“真实性”的思考。中国于2008年在北京召开了“东亚地区木结构彩画保护国际研讨会”,探讨了有东方特
城市的发展由人推动,同时城市环境的发展与变化也不断地对生活在其中的人产生巨大的影响。由于城市的创造者—人,参与城市的运转以及更新代谢,就使这个“人—城市”系统愈加复杂。人与城市处于互动的一种运行状态。不能够清晰的对“人—城市”这个系统的认知是造成诸多城市问题的根源。对于城市的研究来讲,如何选取研究对象是非常重要的一环。城市宏观的整体对于具体的个人来讲,其作用是非直接性的。也就是说,对于具体的个人,
媒介在信息传播过程中除了客观记录和传播信息之外,还在媒体立场的驱动下进行着信息增值的操作。在当代,媒介渗透并作用着建筑设计的每一个环节,呈现某种意识形态的信息传播意图必然会对建筑设计行为产生影响。在此现状下,明晰媒介自身的特点,了解它对于建筑师认知过程的作用方式与产生的影响,建立并分析媒介与建筑设计行为的关联性,对于树立理性的建筑设计观显得尤为重要。本文提出并辨析了媒介自身的两个层面:“媒介再现”
中国传统建筑一直以单元重复,平面扩展的方式进行空间组织,并最终以一种水平的姿态坐落在大地之上,和封闭的露天空间、自然景观一起构成一个广阔的有组织的人工环境。同时,在20世纪50年代,以“Team 10”为代表的新一代CIAM成员发展了一种被称为“毯式建筑”的建筑原型,具有大尺度的水平延展和特殊肌理组织的形态特征,在现代主义运动后期产生了广泛的影响。文章通过对这两种现象的比较阅读来展开对于中国传统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