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内生性苏云金芽孢杆菌的分离、鉴定及其对小麦秆黑粉病的生物防治效果

来源 :中国植物病理学会第十一届青年学术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ndyofj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麦秆黑粉病是由Urocystis tritici引起的真菌性病害.为开发生态友好且高效防治小麦秆黑粉病的生防因子,作者从采自河南南阳和山西运城的小麦体内分离获得3株内生芽孢杆菌(37-1,58-2-1,YC-59).3株细菌在NA培养基上菌落均为圆形或近圆形,象牙白色,具周身鞭毛,菌体大小1.0~1.2 μm×3.0~4.0μm.用细菌16S rDNA通用引物F27和R1492对3株细菌的基因组DNA进行PCR扩增,得到了1433~1435bp的16S rDNA片段(菌株37-1、58-2-1和YC-59的GenBank登录号分别为JQ74781、JQ747477和KF751619).根据形态、生理生化特征及16S rDNA序列分析,将3株内生细菌鉴定为苏云金芽孢杆菌Bacillus thuringiensis.经代表性菌株58-2-1处理的小麦的叶长、根长、干重、分蘖数及根活力指标都显著高于对照,但根部可溶性糖含量显著低于对照.对12个小麦品种的抗秆黑粉病性进行鉴定结果表明,6个(运旱618,百农矮抗58,开麦20,郑麦9023,04中36,延展4110)为高抗品种,3个(濮麦9号,金博士1,豫农201)为中抗品种,1个(豫宝1号)为感病品种,2个(豫麦012和豫农416)为高感品种.高感和感病品种染病后的产量损失均大于高抗或中抗品种.经菌株58-2-1处理后,有6个品种对小麦秆黑粉病的防治效果达到50%~100%,有10个品种(占供试品种83.3%)的产量比对照提高了10.2%~54.9%(平均32.9%).苏云金芽孢杆菌在小麦体内的存在及其在小麦秆黑粉病生物防治中的应用为国际首次报道.
其他文献
  黄瓜花叶病毒(Cucumber mosaic virus,CMV)是番茄病毒病的主要病原之一.研究CMV编码蛋白与寄主蛋白之间的相互作用机制,对于阐明病毒致病机制以及寄主对病毒的感病/抗病
会议
狂草,又称“醉草”或“大草”,含有情感跳跃、奔放激越的意思,是书家在忘我状态下创作出的,迸发、洋溢着强烈笔墨意趣,具有极强的抒情性和艺术境界。宗白华在《美学散步》中
  本研究通过柑橘裂皮类病毒(Citrus exocortis viroid, CEVd)登录在数据库中187条序列比对,选取较保守的核苷酸位置即左端区、中央保守区和右端区设计了剪切靶标核酸正链
会议
  瓜类疫霉Phytophthora melonis Katsura(异名:Phytophthora sinensis Yu et Zhuang)由桂琦一(Katsura K.)于1951年首次从罹病的黄瓜上分离得到,并鉴定为新种.由该菌引起的
会议
  2012年从广西防城港市采集表现类似病毒病症状的甘薯植株,用甘薯羽状斑驳病毒的特异引物进行RT-PCR检测,发现感染甘薯羽状斑驳病毒的植株症状表现为叶片畸形、明脉,沿中脉褪
会议
  广西是我国最大的甘蔗主产区,高粱花叶病毒(sorghum mosaic virus,SrMV)是危害广西蔗区的主要病毒之一,该病毒已对广西的甘蔗生产造成了严重威胁.对采自广西主要甘蔗产区
会议
文化身份作为一个“问题”受到关注是现代性在世界各地的展开以及全球化的后果。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速,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并研究这个话题。何谓全球化?本文通过对译者文化的
  水稻细菌性条斑病菌(Xanthomonas oryzae pv.oryzicola,Xoc)是引起水稻细菌性条斑病的病源菌.该菌通过叶片的气孔侵入水稻的叶肉组织,并在其中增殖,引起病害.借助风和雨
会议
  Tetra-primer ARMS-PCR (amplification refractory mutation system-PCR) was developed to detect isolates of Fusarium graminearum with resistance to carbendazim
会议
  掌叶半夏(Pinellia pedatisecta Schott)是我国特有的天南星科(Araceae)植物,其药材名为虎掌,俗名为天南星或掌叶半夏.病毒病是影响掌叶半夏的产量和质量的主要因素之一.病
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