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变形协调的刚性桩复合地基设计方法及应用

来源 :广东省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2013度第二十六届科研成果学术论文报告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iushuigedi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分析了目前按照规范设计刚性桩复合地基存在一些问题:设计以强度控制为主,计算单桩及桩间土承载力时没有考虑桩土变形协调、规范公式中涉及的经验系数较多、沉降计算用的变形参数(压缩模量Es)利用室内试验确定存在的不足等。本文在研究分析褥垫层在刚性桩复合地基中的作用、垫层厚度和桩间土刚度对桩土应力比的影响规律后,利用杨光华提出的切线模量法(该方法是根据原位土的压板试验p-s曲线确定变形参数来计算沉降,能更好地反映地基土的原状性和非线性,克服了室内试验确定变形参数的不足)研究了按照沉降控制的刚性桩复合地基设计方法,具体实现过程为:首先,假设两者为相对独立的体系,分别计算地基土和桩基的非线性沉降p-s曲线;然后,根据桩土变形协调原则,利用已经得到的p-s 曲线得到复合地基的沉降曲线;最后,通过控制沉降量和调整垫层的厚度,优化桩和土分担的荷载,从而使刚性桩复合地基的设计达到理想的优化状态。方法较好考虑了土、桩的共同作用,参数来源简单,且相对较可靠,可为刚性桩复合地基的设计提出一种新的思路。最后利用该方法对具体工程进行了优化设计,实测沉降结果与沉降计算值较为接近,说明了该方法的合理性。
其他文献
为了确保公路路基压实度达到规定要求,提高施工进度。本文从压实原理出发,对施工含水率、压实厚度、压实次数、压实机械行进速度、压实机械性能、土料级配等影响土质公路路基压实度的主要因素逐一分析,提出应对措施。土的压实度与施工含水率、土质、铺土厚度、压实机械性能及压实次数有着紧密联系,理论上,压实功能越大,压实效果越好,但这是建立在单次压实效果相同的前提下,因此,要取得好的压实效果,单位面积冲量往往比压实
东莞市芦村旧排站主要电气设备有6台130kW低压电动机、3台变压器、2台配电柜和6台启动柜,经过几十年的运行,设备老化严重,经过现场安全检测,技术指标不能满足要求,应进行更新改造。
某站某机组导水机构发生了导叶连杆、弹簧安全连杆与导叶拐臂、控制环的装配松开、脱落,导致1块导叶上轴颈与导叶本体连接处断裂、2块导叶产生不同程度裂纹的生产事故。电站管理单位为查找本次事故的原因并吸取本次事故教训、杜绝类似事故重复发生,特委托我院对本次事故进行原因分析并提出防范措施建议。
会议
针对新疆哈密地区水资源短缺严重制约社会经济发展的瓶颈问题,在分析该地区水资源现状、农业灌溉节水现状和工业用水现状的基础上,建立农业节水支持工业发展、工业反哺农业节水的运行机制。通过节水补偿及其相关机制,农民的灌溉劳动强度降低,农业增产,农民增收;置换出的农业用水量用于工业后,产生良好的经济效益。农业节水补偿使该地区实现了农业用水向工业用水的合理转换,解决了工业用水短缺的难题,促进了水资源的优化配置
本文在充分分析粤西沿海暴雨特性及其天气成因的基础上,通过水文气象法对阳西核电项目厂址进行24小时可能最大降雨(PMP)的分析计算,根据24小时可能最大暴雨的计算成果以及不同频率的暴雨分析,推求各短历时的可能最大降雨量,为厂区防洪安全和排水系统的设计提供必要的科学依据。
高州旺罗水闸是一座综合利用的大(2)型水利枢纽工程,工程对拦河闸、电站进水闸和船闸等建筑物重建,设计方案枢纽布置特点为闸址位于近90°转弯河道、船闸属河中布置(位于拦河水闸2号孔与3号孔之间)。本文通过物理模型试验方法对枢纽布置的设计方案进行研究,优化了枢纽的消能防冲设计、电站进水闸及船闸通航等建筑物的布置,取得了入流平顺、消能充分、水头损失小、满足通航的试验效果,研究成果可为类似工程设计提供参考
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的提高是实现水资源高效利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三条红线之一.通过采用分形理论位序-规莫法对广东省样点灌区各年度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的尺度变异规律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2005-2011年间样点灌区的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在年度变化上总体呈明显的双分形结构,分维D值为5.95~ 10.92,整体呈逐年增大和均衡发展的趋势,并建立了年度分维数与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
灌区渠系和自然河流水系存在着诸多相同之处,因此,灌区渠系是否存在及在何种程度下满足Horton 河系定律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同时,由于作为载体的灌区渠系其形态、下垫面类型、工程状况、灌区面积等因素直接影响着服务功能体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本文以广东省53宗样点灌区为研究对象,按三级渠系分类进行了Horton河系适用性分析,发现只有四级渠系类灌区满足Horton河系定律,在此基础上计算了各级渠系
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作为国民经济发展的一项重要的资源利用效率指标,也是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中用水效率控制红线的三项主要指标之一,国家提出了明确的阶段目标.以水量平衡法为主线,采用根据年度区域作物结构变化修正的"浮动定额"法计算了全省1997-2011年间理论灌溉水利用系数,并以全省6个分区为基本单元,采用彭曼方式法计算了历年净灌溉需水量,通过对两种方法的参数分析,计算得到各年度灌溉回归水量.结
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作为国民经济发展的一项重要的资源利用效率指标,也是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中用水效率控制红线的三项主要指标之一,国家提出了明确的阶段目标。由于影响该指标的因素众多,在提高措施的选择和实施效果方面是各级政府在投资改造和决策中非常关心的问题。通过在广东省2005-2011年度样点灌区实测资料的基础上,对直接或间接影响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的相关动态和静态因子,包括地形地貌、渠系特征、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