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体功能区人口吸引力研究

来源 :中国区域科学协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jt1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四类中,优化开发区分为环渤海地区、长江三角洲地区和珠江三角洲地区3个区域;重点开发区划分为冀中南地区等18个区域;限制开发区范围较广且没有明确区域规定,则按照所在传统地理大区划分为东北限制开发区、西北限制开发区、西南限制开发区、华南限制开发区、华东限制开发区、华中限制开发区和华北限制开发区7个限制开发区;禁止开发区大多为自然保护区、文化遗址等,面积小,且呈点状零星分布于前三类主体功能区中。模型测算表明,优化开发区的人口吸引力要远高于重点开发区和限制开发区,后两类开发区的人口吸引力相近。但是优化开发区内部各城市之间吸引力的不平衡性最强。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的人口吸引力远强于环渤海地区的吸引力。重点开发区内大多数区域缺乏人口吸引力,以人口输出为主,尤其是处于中部地区的几个重点开发区人口净迁出规模最大。限制开发区内的地区基本上也是以人口输出为主。主体功能区视角下,优化开发区和重点开发区人口吸引力的影响因素与全国范围内的城市吸引力有相同之处,但也有自己的特性。从不同类型主体功能区来看,经济因素仍旧是主导因素,收入水平和就业机会的影响对重点开发区也是显著的。不同的是,固定资产投资额和外商投资额对优化开发区内城市的人口吸引力起主导作用,而地区生产总值对重点开发区内城市的人口吸引力影响最显著。可见,经济基础对于经济发展还处于较低阶段的地区更加重要,而投资水平(包括固定投资和外商投资)的提高对于经济发达地区更为重要。另外,第三产业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对于优化开发区和重点开发区都有正向影响,表明产业结构的完善对于两者人口吸引力的提升同样重要。
其他文献
依托长江黄金水道推进长江经济带建设,是我国拓展区域发展新空间的重大战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下推进长江经济带建设,生态效应是长江黄金水道“黄金效应”的本底和前提,长江经济带建设的价值是以生态效益为核心的生态、经济、社会的综合效益。综合河流系统功能和水资源综合利用的理论以及国内外流域开发的实践,本文认为,长江经济带建设中长江黄金水道的“黄金效益”包括生态保护效应、环境净化效应、空间管制效应以及
利用基于DEA模型的Malmquist-Luenberger指数测度了资源环境约束下的长江经济带108个城市2003-2013年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研究结果表明:长江经济带城市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以年均13.55%的速度增长,城市经济处于良性扩展阶段.增长主要来源于技术进步与规模效率提升,但是这种贡献在2011年以后正逐步降低,平均绿色纯技术效率是下降的,则表明长江经济带城市资源配置效率处于逐步恶化态
会议
本文使用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工具研究了2007-2013年间中国藏区17个地(市、州)农牧民人均纯收入的空间分布格局与特征,结果显示:一方面,存在着全域范围的正的空间自相关性,并且这种相关性随着时间的推移在减弱;另一方面,局部相关也显示出藏区局域性的空间集聚特征越来越明显,但相关性随着区域间间隔的增加在逐渐弱化。空间溢出效应是中国藏区反贫困中不可忽视的重要影响因素,我们通过空间计量分析进一步考察了中
产业关联关系是区域间关联关系的基础,从关联产业集群的视角分析城市和城市群的联系十分必要。本研究利用定性化投入产出分析(QIOA)确立产业关联关系,结合基尼系数和产业集聚指数对中国城市重点集聚产业进行识别,对城市及城市群区域的关联产业集群特征进行比较分析。研究发现多数城市具备专业化产业集聚,少数城市表现为多样化关联产业集群。产业集群的空间分布不均衡且呈现极化发展:位于东部地区的长三角城市群,珠三角城
本文以直辖市、副省级城市和省会城市为研究样本,运用DEA-Malmquist方法对2000年以来中国35个主要城市全要素生产率进行了测度和分解.结果 显示:研究期内城市全要素生产率整体水平提升2.6%,技术效率的提升是城市全要素生产率改善的主要动因,而技术变化水平起着负面作用.本文从基础设施、人力资本、产业结构、产业集聚、宏观经济水平、对外开放、政府干预和环境污染等方面探究可能影响城市全要素生产率
过去20年,中国不少的城市已形成高度依赖土地财政的发展模式,这也使城市土地开发及其财政效应不啻为当前研究的关注热点。然而,现时学界对于中国的土地财政依赖的空间分异格局、空间效应及其时间上的演变仍缺乏关注。基于1999-2014年全国342个地级以上城市的数据,利用变差系数和泰尔系数等传统统计方法、探索性空间分析和探索性时空数据分析等方法对中国的土地财政依赖区域差异的时空演变格局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
依据城市群协同创新系统的内涵与演化路径,城市群协同创新驱动因素主要有创新比较优势(CIA)、创新要素流动(IEF)、创新网络形成(INB),解析三大因素对城市群协同创新的影响机制;在此基础上,运用协同学的哈肯模型,运用2000-2013年间相关数据,分别对中三角城市群内城市协同创新与长三角城市群内城市协同创新驱动因素进行序参量识别,并对序参量识别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表明:(1)创新比较优势(C
选取行业集中程度、空间基尼系数、产业集聚指数三项指标,从行业集中程度、地区专业化程度和产业空间集聚程度测度1998-2014年我国装备制造业空间集聚水平。研究结果表明:我国装备制造业空间布局呈不断扩散趋势,空间集聚区位呈“东部—中部—西部”变迁轨迹;甘、蒙、川、粤、琼、赣等省份的空间集聚程度呈波动上升,东三省及皖、浙等省份集聚水平保持平稳,鄂、豫等传统制造业大省与大多东部省市则面临集聚水平日益削减
产业结构与贫困减缓的关系影响着贫困地区产业发展的政策制定。基于专业化和多样化视角,利用2004-2014年中国省际面板数据,对专业化、相关多样化、不相关多样化与FGT贫困指数的关系进行了门限回归。检验结果确认了产业结构减贫效应的动态异质表现:专业化的减贫效应在产品生命周期的初始和发展阶段趋于增强,并且经济密度更小、距离技术前沿更远的地区,专业化的减贫效果更好;多样化的减贫绩效低于专业化,且相关多样
“最优城市规模”问题一直是城市研究领域备受关注的重要议题。梳理总结最近二十年国内外最优城市规模相关研究成果文献发现,研究视角大体上有成本—收益分析视角、公共产品供给视角、城市增长视角、新经济地理学视角、国民福利视角和可持续发展视角等。最优城市规模问题后续研究的主攻方向:注重借鉴多学科理论、方法开展综合性研究,加强资源环境约束和国民福利视角的最优城市规模研究;聚焦最优城市规模决定机理、外部效应、管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