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易中天的“火”引发的科普杂想

来源 :广东省科协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mu198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现代人充满了求知欲,需要知识,但他们讨厌枯燥的说教,希望以生动的形式接受丰富而又深刻的内容。科普有着悠久的历史,也有着现实的需求,要采取公众易于理解、接受、参与的方式向公众传播,参与公众知识的构建,不断提高公众科学文化素质。然而目前科普工作的主体、客体、载体等不尽如人意。著名的教育学家陶行知先生曾倡导“科学下嫁”运动,要让百姓爱上科学。现代科普强调互动的过程,并通过各种对象之间的互动形成一道连锁反应,由此产生较大的科普效应。易中天现象启示我们科普工作者,科普要有文化内涵,要有品牌效应,给科普活动注入娱乐元素,注重科普的草根性。
其他文献
晚清时期的江南制造局翻译馆是西方科学技术在中国传播的翻译机构之一,在中西文化交流史上占据着重要的地位。本文着力于论述其在翻译领域中的一些活动,这其中包括:翻译馆建立的历史背景、由来、人员组成、翻译的主要著作,以及这些传播活动对于晚清科技发展产生的意义。
以《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2006-2010-2020年)》所列的未成年人、农民、城镇劳动人口、领导干部和公务员四类重点人群为一个系统平台,通过对影响这几类重点人群-领导干部、公务员、未成年人、少数民族群众科学素质的因素分析,可以了解贵州省公民科学素质现状特点,总结出影响贵州省公民科学素质的因素,从而可以针对性地制定相关政策、采取有效措施。
综述了近10年来企业科普的研究与进展,一是企业科普调研,二是企业科普机理及其动因,三是企业科普与技术创新,四是企业科普与创新文化建设等方面的成果。提出新时期企业科普的研究重点是:构建科学合理的企业科普评估体系,以及纳入城镇劳动人口科学素质的系统性研究。
结合对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心理卫生科普讲师团”2007年讲座活动开展的评估实践,探讨对科普讲座活动开展评估的方法以及指标体系设计等相关问题。
我国的科教频道是在“科教兴国”的大背景下建立的,是进行科技传播的载体之一。目前,我国科教频道在科技传播方面已经发挥了一定的作用,已经形成国家一省一地级市的频道格局;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竞争力;其传播内容、方式和形式也正朝着观众喜闻乐见的方向发展,发展势头是好的。但同时我国科教频道仍存在许多问题:科教频道的科技栏目比例偏低,自制栏目少且重复播放现象严重;频道定位不清晰,综艺栏目在科教频道占主角。为了让科
随着数字化、网络化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选择了新兴媒体,但电视作为四大传统媒体之首,仍然占有最大的受众规模。本文以科教栏目为研究对象,对我国电视的科学传播能力进行考察。结果显示,科教栏目时段欠佳,制作观念滞后,栏目形态和叙事方式缺乏吸引力,缺乏市场意识和推广能力。笔者据此提出一系列提高我国电视科学传播能力的建议。
面对我国公众防灾减灾意识有待提高的现状,以电视气象节目为例,探讨电视科技传播策略问题,借鉴国外先进经验,充分发挥电视媒体的特长,通过加强电视传播的时效性、可视性、通俗性和互动性等方面,实现防灾减灾信息的有效传播,提高公众防灾减灾意识,促进公众防灾减灾能力的提升,为人民福祉安康服务、为构建和谐社会服务。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2006-2010-2020年)》(以下简称《科学素质纲要》),提高大众传媒科技传播能力,促进提升全民科学素质和建设创新型国家,特制定了大众传媒科技传播能力建设工程实施方案作为子方案之一。
本文首先介绍了我国科普事业有别于国外的发展创新之路。其次,阐述了在科普事业发展中,不能忽视科普概念、基本特征的理性思考和研究的重要性。最后,论述了科普的社会属性。
中国的科学传播正处于转型阶段,这是过去几十年发展历史证明的。人们从过去的以国家利益为唯一出发点,到现在受到科学技术和工程的飞速发展的影响而引起公众对自身利益的关注所导致的科学共同体对公众的利益的关注。但是,市场经济的发展使得应用科学具有其利益性,这种利益导致科学家团体的传播态度的变化。而公众的科学素养低不能成为公众不能参与科学决策的理由。公众的参与才能根本上导致科学信息的自由流动。公众的参与需要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