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区河道下切负反馈机制及其对纵剖面的影响

来源 :第五届全国水力学与水利信息学大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j44556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河流纵剖面形态及其成因是河流地貌研究中最重要内容之一.除典型的下凹形纵剖面外,一些下切性河流中常出现上凸型或者其他不规则形式的纵剖面.为解释这些特殊现象,本文通过现场调查以及资料分析等方式,研究探讨了河道下切在河流地貌演变中的作用及其对河流纵剖面形成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侵蚀下切引发河谷崩塌滑坡与河床中巨石结构形成等河流调整,反过来抑制了进一步的下切,这一负反馈机制是使得河流系统趋向平衡的重要动力过程之一.因此,深切河段往往能维持较高坡降.一些特殊的纵剖面形态与下切深度的沿程分布有直接关系.流量与下切负反馈作用是对宏观纵剖面重要的影响因素.下切深度越大,距河源距离越小时,对应坡降越大,呈现出良好的线性关系.
其他文献
New York, London and Hong Kong are three of the busiest financial centers in the world.The upswing and drop in office rent affect many businessmen who locate their business in these financial centers.
本文采用问卷、走访及仪器测定等调查方法,对广佛地区的公租房、公寓等极小型居住空间的居住现状、生活方式、居住意向、室内外空间环境等进行全方位的调查.分析存在的问题,探讨极小型居住空间在心理、生理方面的极限尺度,基本物理环境质量以及设施设备要求。文中针对不同家庭结构所作的分析发现,并没有预期认为的:不同的家庭结构会有很明显的不同的居住评价与居住意向。这更加说明了这种极小居住空间模式对不同年龄、不同家庭
为应对全球气候问题,各国都在积极寻找削减温室气体排放的途径与方法."中国新疆吐鲁番市可持续新区"就是在这种背景下,以"适合西部气候条件的可持续城市新区"为指导思路,在住区规划和建筑设计中尊重当地气候文化特点,同时充分利用太阳能等当地优势的可再生能源,研究太阳能光电、光热等可再生能源技术在城市住区建筑中的综合应用,包括建筑一体化、住区内的微电网系统等,并以此为基础发展绿色交通体系,实现低能耗、低排放
空气源热泵热水器作为一种节能产品,近年来获得了广泛的应用.本文描述了在实际应用场合进行的现场测试,测试地点为上海,测试时间维持一年.文章对不同用户的使用节能情况进行分析,对上海市居民用热水习惯、热泵综合能量系数、峰谷电使用情况等进行了讨论.从测试结果看来,在实际应用中的热泵热水器,其综合能量系数在1.1~1.9之间.这一系数包括了热泵加热过程中的热效率以及为平衡热水储存损失而进行的再加热耗能.最后
本文主要通过对国内外社区公共服务设施规划中的公众参与现状的研究,将其成功经验(居民作为参与主体、多样参与方式、完善的组织机构)运用在北京月坛街道社区公共服务设施规划之中,对公众参与展开了专题深入工作,探讨了居民参与方式、组织形式、居民意见归纳等问题,并对实际工作中的经验与问题进行了归纳:为了让公众认知规划、理解规划、支持规划并最大限度地参与到社区公共服务设施规划中,应特别加强广泛的宣传教育,利用各
在探索可持续发展路径的现实中,基于"人本"价值观的新诠释,人居环境建设的关注重点由"量"的发展转向"质"的提升、由"功能型"转向"感受型",并在多个层面上体现出对人居环境资源进行关联整合的趋势,产生出崭新价值和多样化发展的机会.文章以绿道网络、历史文化廊道以及城市原点体系为例证阐释现状中的人居环境资源整合趋势.文中剖析人居资源整合所涉及的时间和空间两个范畴的关联性网络构建,指出其积极意义不仅限于物
城市住宅的生产和消费既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也是社会整体的动态缩影.中国的人口密度及资源状况等因素决定了发展城市紧凑型居住模式的必然性和必要性.这一居住模式以集约高效地利用空间为根本属性,并在应用中集中体现在住区规划和户型设计两个层面.本文综合国内外城市住宅的发展经验及现状问题,提出"在整体提高紧凑性的基础上,实现更为全面的舒适性"是中国城市紧凑型居住模式的未来发展趋势.在此基础上,文章提出紧凑型
泄洪洞或底孔有压段出口采用突扩突跌布置形式一是利于进行工作弧门的止水,二是有利于在侧壁和底部形成掺气空腔,防止底板和侧壁的空蚀破坏.本文通过亭子口水利枢纽泄洪底孔1:35模型试验,对出口加设折流器和非加设折流器两种突扩突跌体型的水流的流态、空腔特征、通气量、掺气浓度及边墙压力分布等水力特性进行了观测.结果表明,折流器的设置能够明显改善突扩后的水流流态,解决了通气孔被水流冲击侧壁向下形成的水帘遮蔽的
通过1∶70水工整体物理模型试验研究,对磨坝峡水源工程的主要泄水建筑物(表孔溢流坝和泄洪洞)泄洪时过流流态、坝身(或洞身)时均压力和空化特性以及消能防冲效果等关键水力特性进行了多个方案的对比研究.根据工程结构及水流特点,优化研究了泄水建筑物体型以及出口消能工型式,提出了满足设计建筑物泄洪安全以及消能防冲要求的较优方案,均为设计所采纳,该试验成果为设计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撑,保证了工程泄洪安全.该研究
通过对国内外深厚覆盖层条件下的导截流工程的施工条件,以及在施工时所遇到的难点和所做的相关试验及解决措施的归纳分析,从中总结出一些降低截流难度的经验,得到一些启示:在深厚覆盖层条件下不利于修建纵向围堰,这样在选取导流方式时尽量不要选择分期导流;在进行截流戗堤布置时,要尽量取戗堤轴线与围堰轴线大致平行;为了有效地对河床基础进行保护,减小对覆盖层的冲刷,保证戗堤安全和填筑顺利进行,在截流时需要采取护底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