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邱露天矿区地下水环境现状及污染成因分析

来源 :第九届全国环境与生态水力学学术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q020406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邱露天煤矿采煤及煤矸石露天堆放对当地地下水环境造成了严重影响.通过对露天矿区排水及周边地区地下水水质监测,采用单因子法和修正的内梅罗指数法评价了地下水环境现状,分析了各水文地质单元地下水污染原因.结果显示,新邱露天矿区地下水环境呈现明显的分区特点;煤矸石淋滤水是细河平原区和矿坑疏干区地下水的主要污染源,矿坑排水是二道河子谷地区的主要污染源,研究区农业污染普遍.针对各区的地下水环境特点,提出了相应的应对措施.
其他文献
三峡工程蓄水以后,进入长江河口的水沙量将发生变化,为了定量研究三峡水库对长江河口水下三角洲的冲淤影响.本文首先分析了近期长江河口水下三角洲的冲淤速率,得到了1958~1985年整个三角洲沿纵剖面垂线的冲淤速率为48.9mm/a,1985~1989年三角洲冲淤速率为-24.8mm/a,1989~1997年三角洲冲淤速率为-25.5mm/a,并建立了长江河口水下三角洲冲淤速率与长江流域年人海沙量以及枯
本文利用三峡工程蓄水运用以来的实测水文地形资料分析青岩子河段近期冲淤变化规律,并采用平面二维水沙数学模型对本河段进行初期20年(2008~2027年)的河床冲淤变化计算和演变趋势预测分析.结果表明,三峡水库运用初期,青岩子河段淤积幅度不大,泥沙主要淤积在河槽中的深沱和远离主流的傍岸一侧回流区、缓流区的边滩部位,河槽部位淤积较少,河床平面形态与建库前相比变化不大,总体河势未发生明显变化.
在水库的运行过程中,利用水量平衡方法可以间接了解水库库容的大小和验证库容测算的可靠性,并对水库的科学调度运行也具有重要的作用.而水库水量平衡中各水量因子的计算则具有复杂性、灵活性以及影响因素的多面性.本文对水库水量平衡计算中的一些主要因子的选定或计算方法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了一些新的方法.本文所提出的水库水量平衡因子计算方法,大多是由工作实践中探索而知,有一定的实用性。水库水量平衡因子的计算方法虽然
根据20世纪70年代以来长江口实测水文资料,分析了北支河段的水流、泥沙和含盐度的变化特征.表明,近期北支分流比持续减少,涨潮分流比大于落潮;洪、枯季涨落潮分沙比呈减小之势,且均大于相应的分流比.近年来,泥沙倒灌南支现象有所减弱;北支河段受径流影响逐渐减小,主要受潮流作用,但随着下段喇叭口逐渐收缩,涨潮量有减小之势;北支涨潮含沙量大于落潮,在涨落潮流流路分离段含沙量明显大于其他位置;北支含盐度枯季显
通过分析黄河古贤水库修建后,对水库下游河道冲刷、上游库区淤积等造成的影响,认为:古贤水库的调度运用,不仅考虑本水库所承担的任务和效益,还要纳入黄河中下游水沙调控体系中.古贤、三门峡及小浪底三库联合调度方案应及早进行研究与制定.另外,在此项工程进程中还会发现意想不到的新问题,要尽早在古贤兴建过程加以解决.
本文介绍了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区水情自动测报系统的组成和运行过程,并对容易出现故障的数据采集及传输系统的维护进行了说明.经运行表明,系统能够提供实时准确的水雨情信息,具有传输可靠性高、时效快、数据量大、易维护和运行费用低等特点。系统的维护,主要是对数据采集和传输部分中,容易出现故障的部件,以及测验或信息发送不正常等的现象所作的说明,以期在今后的运行与维护方面起到参考作用。
川西高原与成都平原过渡地带地形地貌复杂多变,雨季较长,降雨量大,工程建设极易产生大量水土流失.本文以康定至崇州500kV输变电扩建线路工程为例,阐述了该地区工程建设水土流失的成因、特点及方式,提出了针对该区水土流失特点工程措施、植物措施及临时措施相结合的综合防治体系,从而防止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
室外试验表明人工垂直潜流湿地可以有效去除津河富营养化水体中的有机物和氮磷.受处理时间相对较短和规模较小等因素限制,各湿地未能完全发挥其全部净化潜力,但现有试验结果表明,间歇曝气和生物填料均能显著提高COD、NH+4--N、TN、SRP和TP去除效率.津河水体净化研究中,湿地植物对氮、磷去除贡献较大,间歇曝气和生物填料对植物氮磷吸收贮存性能的改善是湿地整体TN和TP去除率提高的重要原因.
三峡工程运用后,洞庭湖的水位及湖泊面积将受到影响.本文利用长江中下游江湖水沙整体模型,选择1996年、1998年和2000年三种典型年,对比分析三峡运用前后洞庭湖的水位及面积变化.分析结果表明:三峡水库运用对洞庭湖的影响在不同典型年之间差别不明显,但具有明显的时空差异:从空间上来看,对城陵矶的影响最大,对南咀的影响最小,对鹿角及营田的影响介于城陵矶和南咀之间;从时间变化上来看,三峡运行10年、20
本研究针对三峡水库香溪河支流水域的二氧化碳排放开展了初步研究.分别于2009年10月、11月,2010年1月、3月、4月先后五次在香溪河支流水域开展通量观测,并同步进行了水质参数测量.初步研究结果表明:香溪河支流水体水质主要受气候及水体营养状况影响;香溪河支流水域二氧化碳排放受水环境条件影响,2009年10月后排放通量总体呈降低趋势,2010年1月支流出现水华后,排放通量大幅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