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堰市郧阳区柳陂镇土地利用景观格局分析

来源 :中国土地学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iana20x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采用2003年和2009年两期柳陂镇TM遥感影像,运用景观生态学原理,结合景观格局分析软件,分别从斑块和景观水平指数上分析土地利用景观格局,并对其土地利用景观类型进行动态分析,揭示其变化原因和内在规律,对研究区生态治理、景观规划与管理、资源的有效利用和生物多样性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其他文献
长期以来商品房在建工程抵押登记存在很大争议,各地登记部门根据当地实际情况进行理解,存在抵押当事人、抵押标的、登记形式、抵押价值等认识不统一的问题.但商品房在建工程抵押又密切关系到开发商在建工程继续建造的资金及商品房的销售,远期将影响到众多买受人的利益,存在法律关系较为复杂、不确定因素较多、隐含较多的风险等问题,如登记操作不当,很可能出现法律风险.本文通过分析在建工程抵押登记相关现状法律法规,探讨在
研究目的:研究3S一体化和互联网+核查新技术手段,以提高调查工作效率,确保调查成果准确性,科学构建调查体系.研究方法:综合分析法.研究结果:运用3S一体化和互联网+核查新技术进行土地调查试点工作已取得了成功.研究结论:利用3S一体化和互联网+核查新技术手段,减少了人工干预,大大提高了土地调查的准确性与效率.
本文作者参与过相关信息化项目的建设.本文选取ArcGIS空间分析在构建土地全生命周期方面的应用这一领域进行研究.基于现有福州市国土资源局“一张图”的数据成果,运用ArcGIS空间分析技术构建土地全生命周期管理,从地理空间方面将各类数据成果建立关联,实现土地业务“批、供、用、补、查”等数据的生命周期,在土地各类审批监管等工作中为领导决策提供依据.论证了该方法在构建土地全生命周期方面的可行性.
研究目的:针对农户日益分化的社会现象,掌握不同类型农户对环境友好型技术的采纳规律,有针对性地制定相应的调控对策,对于减缓农业面源污染,实现耕地数量、质量、生态"三位一体"保护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研究方法:实证研究法,Ordered-Probit回归模型分析法.研究结果:农户对农业依赖程度越高,越倾向于对环境友好型技术的采纳;农户分化后对环境友好型技术采纳的影响因素会发生变化,同一激励政策对不同分化
城市作为一种重要的碳源,在城市扩张的过程中,城市在用地面积增长的同时也会伴随着形态的变化,城市用地面积和空间特征的变化均会影响碳排放.本研究首先分析了长三角城市群1995—2015年的碳排放重心转移,并定义脱钩指标分析了碳排放和城市用地增长的脱钩状态时空变化,最后构建面板数据模型探究了城市形态对碳排放的影响,得出了以下结论:①1995—2015年长三角城市群碳排放重心经历了西南向-西北向-东南向-
了解不同土地规模农户土地集约用地行为对保护国家粮食安全与环境及制订相关政策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湖北省江汉平原地区480户农户调研数据,从农业机械、化学肥料与农药等集约要素入手,对中国传统商品粮生产基地——江汉平原地区不同土地规模农户土地集约利用行为差异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土地规模农户,①农业劳动力年龄、文化程度、性别结构差异明显;②土地集约度及生产率差距较大;③对于土地集约用地行为的影响因素
研究目的:构建农户耕地质量保护行为响应的理论分析框架,探索性地考察耕地质量保护政策从制订到有效落实的内在逻辑.研究方法:路径分析、贝叶斯非线性结构方程模型、斜率分析.研究结果:农户耕地质量保护政策的公平性感知对其耕地质量保护行为存在直接和间接效应,且直接效应(77.29%)高于间接效应(22.71%).直接效应为公平性感知越高,越能显著促进农户耕地质量保护行为的出现;间接效应为公平性感知通过提高信
研究目的:对陕西省2005—2015年的土地利用碳排放安全状况进行评价,并对2016—2025年的安全状况进行预测,以指导区域土地低碳、绿色、可持续利用.研究方法:运用PSR模型构建指标体系,基于相对熵理论确定组合权重,采用多指标综合评价模型进行评价,改进的新陈代谢无偏GM(1,1)模型进行预测,并通过障碍度模型确定障碍因子.研究结果:①2005—2015年,陕西省土地利用碳排放安全值先上升后下降
运用文献资料法和比较分析法对1997—2016年的国内外城市发展和土地权益的相关文献进行梳理.研究结果表明:城市发展与土地权益的论文发表数量呈逐年上升的趋势,研究主题日益多元化.本文以"城中村"改造、铁路搬迁、旅游开发征地为主要讨论点,对本文主题进行阐述.未来城市发展和土地权益研究应努力探索土地权益理论的中国化、系统化的研究;城市发展系统和土地权益系统的耦合关分析;城市发展变化下土地受益人收益风险
近年来,广西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随着该自治区珠江-西江经济带上升国家战略、"两区一带"建设、"海上丝绸之路"的实施,以及加快实施"双核驱动三区统筹"战略,新的业态和新的增长点在逐步形成,各类建设项目用地需求依然较为旺盛,对该自治区国土资源保障压力持续加大,全区耕地占补平衡,特别是"占优补优"面临巨大的压力.笔者结合通过对"十二五"期间已实施的土地整治生态影响分析评价,分析广西耕地占补平衡面临的形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