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波动方程的内燃机燃烧压力波动模拟计算

来源 :中国内燃机学会燃烧节能净化分会2010年学术年会暨973项目年度汇报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nshuai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声学理论与燃烧模型相结合将能够更准确的计算气缸中声场.将声学理论引入燃烧模型,根据KIVA中流场方程组,并引入必要的热力学公式推导出的波动方程,显示出内燃机燃烧时室内声波变化的三维非稳态多激励源的复杂特性.讨论了求解该波动方程所必须处理的边界条件,并将KIVA推导出的波动模型和KIVA燃烧模拟程序耦合计算,获得缸内压力振荡曲线和试验结果吻合较好,说明缸内压力波动模型和燃烧模型结合是研究压力振荡的一个有效的手段.本文的研究是为了对实际的内燃机燃烧过程中的压力波动现象做必要的理论准备.
其他文献
以乳液聚合法制备了单分散的聚苯乙烯(PS)微球,通过自组装形成胶体晶体阵列(CCA),经过物理控制凝胶的方法制备了聚乙烯醇(PVA)凝胶光子晶体(GCCA)材料。利用SEM 对PS 微球阵列形貌进行表征,以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检测GCCA 的衍射性能。研究证明,GCCA 具有良好的再水合及热致可逆性能。
对纳米铁铝铈复合氧化物吸附剂进行流化床喷雾包覆颗粒化,对制备颗粒的除氟性能进行了评价。通过吸附速率实验和动力学模型拟合,10 mg/L 初始浓度下吸附速率遵从拟一级反应。吸附等温线符合Langmuir 吸附模型,饱和吸附量达到7.3 mg/g。该吸附剂颗粒的吸附容量随pH 的升高而降低,吸附机理包含静电吸引和化学键作用两方面;主要竞争离子的影响顺序为PO3-4>CO2-3>HCO-3 =SO2-4
利用化学沉淀法结合熔盐辅助煅烧技术以In(NO3)3 和氨水为原料,制得的前驱物添加不同比例LiNO3 熔盐辅助煅烧后,纳米In2O3 在熔盐介质的诱导作用下发生晶型转变,在常压条件下可获得高压相六方刚玉型纳米In2O3。系统地研究了煅烧条件对产物晶型转变的影响,结果表明,短棒状In(OH)3 和InOOH 混合相前驱物添加LiNO3 熔盐煅烧后可以得到立方和六方混合晶型的纳米In2O3,不同熔盐
以TiCl4 和NH3 为原料,采用CTAB/正丁醇/环己烷/水微乳体系制备Fe3+掺杂纳米TiO2, 以其对p-cresol 的降解考察其光催化活性。研究表明,在较小的掺杂量时,掺杂量的提高可以提高TiO2 的光催化活性,进一步提高掺杂量将引起光催化活性的降低;对粉末的晶体结构XRD 表征结果的分析表明,掺杂可导致TiO2 的粒径减小;Fe3+的较小半径和Fe2O3 的较低熔点有利于A →R 相
本文以水热实验产物AlOOH 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其产物形貌特征,揭示了晶体生长过程中的两类聚集形式,指出了水热过程中发生的第Ⅰ类聚集的原因是部分AlOOH 颗粒在水热溶液中溶解形成的Al3+聚集体在另一些颗粒表面的叠合。发生第Ⅱ类聚集生长的本质是多个AlOOH 颗粒通过某些结构相容晶界间的键联而形成的具有特殊生长形态的颗粒。由实验结果还得出了:第Ⅱ类聚集生长的几率既与前躯体的过饱和状态有关,也与
本文主要研究了利用原位化学氧化聚合法将噻吩和2-噻吩甲胺单体原位聚合包覆在碳纳米管 (CNTs)上,制备出碳纳米管-聚噻吩(CNT-PTh)复合材料,然后将聚噻吩-碳纳米管复合材料与以树状大分子为模板封装的CdS量子点纳米粒子复合,成功制备了纳米复合材料CNTs-PTh-CdS。UV-vis光谱和TEM图像表明该树状大分子封装的纳米复合材料单分散性好,尺寸均一,最后用这种复合材料修饰酶基生物燃料电
为准确模拟氮氧化物与C7、C8等大分子烷烃燃料之间氧化过程,在前人工作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个NO-NC7H16相互作用的化学动力学模型,该模型以Marinov的研究成果为基础,并对其进行了部分修改,在此基础上,采用Glaude等人的方法,增加了大分子碳氢燃料与NO之间的基元反应,并且采用了Anderlohr等人最新的研究结果,对部分基元反应数据进行了修正,该化学动力学模型包含254个反应,26种组份
本文以高压共轨柴油机为研究对像,采用三维CFD软件模拟柴油机瞬变过程,分析带EGR的负荷变化的瞬变过程的缸内三维流场,温度场,及浓度场的分布,揭示瞬变过程的缸内情况,并从微观上分析EGR对燃烧过程的影响.本文模拟了柴油机恒转速增负荷(10秒瞬变率)的瞬变过程,将其离散为一系列的准稳态负荷点.以瞬态试验测得的数据作为燃烧模拟分析的初始边界条件,进行CFD模拟分析.分析表明,瞬变过程中NO比排放下降,
详细化学反应机理的引入会给化学反应流的数值模拟带来巨大的困难:一方面,由于不同组分对应不同的特征时间,详细化学反应机理会导致化学反应流涉及到广泛的时间尺度;另一方面,随着燃料所含碳原子数目的增加,其详细化学反应机理中所含的组分数目与基元化学反应数目会呈指数增长,这直接导致计算量的急剧增加.为了解决这两方面的困难,本文以正庚烷氧化机理为例,通过化学反应机理简化(PFA方法)与加速算法(PM方法)实现
气门是发动机配气机构的主要组成部件,但是随着发动机结构得到进一步的强化、运行工况的改变等原因,使得发动机气门工作环境恶化,导致气门失效特别是排气门失效成为发动机日益显著的问题.本文以Q492汽油发动机为例,进行排气门边界条件计算,完成排气门温度及应力分析,提出一种排气门温度传热及变形数值模拟研究方法,并且能使发动机在设计阶段,预测发动机示功图和描述排气门传热及温度场分布情况,从而对相关参数进行更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