玻璃化温度渐变的环氧树脂/聚氨酯梯度材料的力学性能研究

来源 :2005年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xiao_66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以环氧树脂(EP )/苯酚封端的聚氨酯低聚物(PU )为体系, 设计并制备了五种玻璃化温度渐变的EP/PU 梯度材料。通过调整EP 和PU 的比例,使得材料沿梯度方向玻璃化转变(Tg )由160 ℃变化到-54 ℃。测定了不同层数FGM 的力学性能,并采用有限元法模拟FGM材料的受力过程。
其他文献
本文在水溶液中合成了表面带负电的CdTe 纳米晶,并用一种可聚合型表面活性剂十八烷基-对乙烯苄基-二甲基氯化铵( OVDAC )将纳米晶转移到苯乙烯单体中,将溶有表面修饰纳米晶的苯乙烯单体溶液分散到聚乙烯醇(PVA)水溶液中,利用悬浮聚合使表面活性剂和苯乙烯单体共聚,将纳米晶稳定在聚合物微球中,制备了具有高荧光强度的聚合物复合微球。
高折射率光学涂层主要分为两大类:聚合物光学涂层和无机光学涂层。由于无机-有机杂化材料则可兼具以上两种材料的优点,近年来人们开始通过溶胶凝胶的方法将无机纳米微粒引入光学涂层中来制备高折射率的纳米复合杂化材料,本文正是通过溶胶-凝胶技术,将钛酸酯、硅烷偶联剂和硅酸酯进行共水解,从而把折射率和硬度相对较高的氧化钛引入到杂化涂层中。
由于直径为微米、亚微米的单分散的无机、聚合物胶体微球在各种作用力下可以自组装形成胶体晶体,也可作为构造空心球的模板,以及作为有机/无机纳米杂化材料的结构单元等用途。本文主要就搅拌对SiO微球上的CdS纳米微粒/聚合物复合壳层的影响进行了研究。
近些年来,由于金属纳米粒子所具有的独特的电子和光学性质,其制备和表征已经成为非常活跃的一个领域。本文主要就银氨离子浸润的SiO微球表面制备银纳米粒子的机理进行了研究。
碳纳米管(CNTs )自20 世纪90 年代初由日本学者Iijima 发现以来,以其独特的结构,奇异的性能和潜在的应用价值,引起了科学界的极大重视,尤其是碳纳米管/聚合物复合材料自Ajayan [2]首次报道以来已成为世界科学研究的热点之一,PVA/CNTs ,PSt/CNTs ,PA6/CNTs ,PMMA/CNTs 等复合材料的研究已有文献报道。但到目前为止,CNTs/弹性体复合材料的研究则报
当纤维中含有两种尺度的微粒,且其中一种是纳米尺度时,纳米粒子将如何分布是一个没被人注意的问题。按de Genners 的软物质理论:软物质体系中的变化主要由弱作用的熵力引起。在纺丝慢拉伸过程和纤维的染色过程中,高温环境中的大量纳米微粒与较大颗粒(微米级)可发生多次弱作用碰撞,体系的熵最大的结果最终导致纤维中大颗粒分布在纤维的表面。按此理论制备的全消光纤维称为软全消光纤维。本文介绍了在PET 聚合时
本文结合Ziegler-Natta 催化剂和茂金属催化剂的优点,通过两步聚合反应制备反应器聚丙烯合金。首先, 球形的MgCl2/TiCl4/DBP 催化剂催化丙烯与含有烷基硼的单体进行共聚合反应,利用聚合物/催化剂的复制效应,制备出含有烷基硼单体的聚丙烯球形粒子, 然后水解得到含羟基的PP; 在聚丙烯基体上负载Et(Ind)2ZrCl2 ,利用茂金属催化剂优良的共聚能力,进行乙烯与辛烯的共聚合反应
本文通过改进合成了系列烷基和烷氧基取代聚噻吩类光活性材料,并对这些材料的光学性能进行了对比研究。建立合理的计算模型,计算并对比了这些聚合物的性能,阐明了取代基数量和种类对聚噻吩衍生物光学性能的影响规律,所得结果对这类材料进一步的研究、应用和开发有一定参考价值。
本文选择两种结构相似的POSS ,即笼形八聚硝基苯基倍半硅氧烷(OnpPOSS)和笼形八聚氨基苯基倍半硅氧烷(OapPOSS)。分别通过物理共混法和化学共聚合的方法将OnpPOSS 和OapPOSS 引入到TGDDM 中去,成功制备了含POSS 的纳米复合材料,采用红外光谱(FTIR),热重分析(TGA),扫描电子显微镜(SEM),投射电子显微镜(TEM),动态力学分析(DMA) 等手段对所制备的
本论文中通过研究LIPSS表面的光学反射特性研究了LIPSS表面在光存储应用的可能性,发现了激光能量的改变对介质的反射率有较大影响,同时也发现LIPSS表面对不同偏振状态的检测光具有不同的响应特性。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研究了多次重复写入LIPSS结构对聚合物表面反射特性的影响,证明了这种技术在光存储方面具有较大的应用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