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鲁藏布江流域Li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

来源 :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第17届学术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2150102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通过对雅鲁藏布江流域水样及悬浮物的系统分析,发现溶解态Li含量平均为10.73μmol/L,远高于世界主要河流的平均值(0.32μmol/L),悬浮物Li含量平均为102μg/g,也高于其它具有相似规模的河流(28~91μg/g)。而溶解态Li同位素组成则显著偏轻,δ7Li为+1‰~+20‰,远低于河流平均值(+23‰)。悬浮物δ7Li为-1‰~-8‰,低于上地壳平均组成(+0.6±0.6‰)。溶解态中高异常的Li含量和低异常的同位素组成指示该流域Li的来源特殊。根据Li含量与Cl、Li和SO42-含量的相关性,以及热泉的特征(高Li含量,~1356μmol/L,低δ7Li值,~-0.06‰),推断热液活动是该流域Li的重要来源。通过正演法计算,干流中约有60%~90%的溶解态Li来自热液的输入。热液的大量输入导致干流河水δ7Li值在约1000km的空间跨度仅有很小变化(+3.2~+4.8‰),即热液输入掩盖了风化作用造成的Li同位素分馏。悬浮物的低同位素组成则表明了风化作用产生的次生矿物优先吸附6Li。另外,部分未受到热液影响的支流呈现出了规律性特征,即越到下游风化强烈地区,δ7Li值越大。一般认为构造抬升是引起风化作用加强的重要因素,但构造作用往往也引起强烈的热液活动,因此在利用Li同位素示踪风化时需充分考虑热液的影响,否则就会高估硅酸盐风化的贡献。
其他文献
最近二十多年来,高精度的非传统稳定同位素分析技术得到迅猛发展,并且在地学相关的各个领域显示出了巨大的应用潜力.目前的研究表明Ba同位素有可能成为示踪海洋Ba循环和海洋生产力的有效工具.河流输入是海洋Ba的重要来源.研究表明河流Ba同位素组成比上地壳偏重,这种差异可能是大陆风化过程造成的.风化过程中发生的Ba同位素分馏会对Ba的地表循环产生重要影响.但是目前对风化过程中Ba同位素分馏机理的研究还没有
随着近年来河流筑坝的迅猛发展以及人类活动的显著影响,河流库区有机质的来源、转化和沉积过程更显独特.本研究以三峡库首区干流及邻近典型支流香溪河的表层沉积物和沉积柱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沉积物总碳(TC%)、总氮(TN%)、总有机碳(TOC%)、稳定碳同位素(δ13C)以及典型样品的生物标志物(biomarkers)的分析,探讨大坝截流背景下库首干支流沉积有机质的组成和来源.
碘是合成甲状腺的必须元素,在哺乳动物的新陈代谢中起关键作用.陆地环境中碘主要来源于大气沉降,但是由于大气碘具有多源性特征且不同来源不易区分,目前大气碘的来源和传输问题仍不清楚.人类核活动向环境中释放的人工放射性129I已远超其天然产量,由于其来源固定、强挥发性和亲生物性等特征,保存在时间序列样品(如沉积物、冰芯、珊瑚等)中的129I被广泛用于示踪其来源和相关大气传输过程等.但中纬度陆相环境仍然缺乏
在地球上,高氧化态重金属普遍存在,并对环境尤其是土壤带来了沉重的压力.微生物作为土壤组成中最为活跃的生物因子,对土壤肥力和环境的影响极为重要.一旦微生物遭到高氧化态重金属的攻击,其自身可以通过新陈代谢作用对重金属离子实施氧化-还原和迁移转化,使高价有毒金属离子转变为零价态,从而实现对高氧化态重金属离子的解毒以便其正常的生存.微生物在应对重金属的解毒过程中,其游离性的胞外聚合物(loose extr
含碳气溶胶是大气颗粒物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由有机碳(OC)和元素碳(EC)组成.研究中国典型污染城市的OC和EC污染特征和时空变化规律,可为政府制定有效的污染控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放射性碳同位素(14C)分析是一种非常有效的对含碳颗粒物来源解析的方法.由于化石燃料的形成时间远远大于14C的半衰期,所以石化燃料中的14C已经衰变完全,也就是说,化石燃料燃烧所产生的含碳气溶胶中不存在14C.
碳酸盐生物壳体的周期性生长纹层是记录气候环境变化的天然材料.随着原位微区分析技术的快速发展,提取其高分辨率的同位素和化学元素信息已成为气候环境变化及生物地球化学过程研究中十分关注的问题.长牡蛎(Crassostrea gigas)生长于水深5~40m的浅水区,广泛分布于中国东南沿海,其壳体几乎全由低镁方解石组成(Wang,1997;Kirby,2000),在左右壳绞合的韧带部位具有明显的周期性生长
含碳气溶胶是大气颗粒物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由有机碳(OC)和元素碳(EC)组成.研究中国典型污染城市的OC和EC污染特征和时空变化规律,可为政府制定有效的污染控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但对于具有不同挥发性的颗粒有机碳(OC)的来源研究还很少.在本研究中,开发了一种基于放射性碳(14C)的方法,用于挥发性更高的OC(mvOC)的来源解析,并将该方法应用于中国六个主要污染城市的环境气溶胶样品.
随着工农业的发展,大量的有机物被排放至环境中.2009年对8个省份,641口水井的水质分析显示,中国有73.8%的地下水体处于不同程度的污染状态(《全国地下水污染防治规划(2011-2020年)》).地下水污染不仅影响了饮用水安全,同时也对地下水体生态系统造成了巨大的威胁.生物降解是地下环境中最重要的污染物自然修复过程之一.生物降解是地下环境中最重要的污染物自然修复过程之一。这一技术已被逐渐应用到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大气污染严重,雾霾事件频发,对人体健康、生态环境和全球气候造成了很大的负面影响.京津冀地区是中国雾霾污染最严重的地区之一,污染的来源和过程是关键的科学问题.气溶胶主要由含碳化合物、水溶性离子和微量元素组成,其中水溶性离子通过改变辐射平衡、直接影响大气能见度在气溶胶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分析水溶性离子的物理化学特征、来源及形成机理,有助于了解气溶胶在大气中的行为和迁移转化过程,对
湖北省地处长江中游,境内水系发达,水资源十分丰富,是三峡库区和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核心水源区,生态地位极为重要.经调查,一些地区然存在废水排放至饮用水源地的情况,其中含有大量人工合成的激素、人类和动物排放的性激素.这些激素在废水处理过程中并不能完全去除,最终随出水排放到自然环境中.本文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一串联质谱法同时测定典型饮用水源地中10种环境激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