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贝叶斯理论的集合降水概率预报方法研究及初步应用试验

来源 :第30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feonetim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将贝叶斯理论应用到集合降水概率预报方法研究中.采用集合预报资料和历史观测资料,通过建立BPO(Bayesian Processor of output)降水概率预报模型,将一组集合成员降水确定预报值修订为一组贝叶斯降水概率分布或概率密度的预报,并获得表征每个集合成员预报能力有效信息评分IS(Informativeness Score).基于IS值对集合成员概率预报信息融合,得到集成贝叶斯降水概率预报,并采用排序概率评分(CRPS)方法检验试验结果.结果表明,基于BPO方法得到的集成贝叶斯降水概率预报可靠性高于由集合预报得到的直接概率预报.
其他文献
雷电是一种自然现象,加油站等建筑物遭受雷灾的可能性非常大,一旦发生雷灾现象,将会导致严重的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雷灾风险评估作为一项发展中的新技术,作为雷灾风险管理的关键环节,能够对建设项目事先做出雷灾风险评估,通过运用科学的原理和方法,对可能遭受雷灾的概率及雷灾产生后果的严重程度进行分析计算,对雷灾风险处理和灾害的防范具有重要作用,是防雷减灾的重要对策.但雷灾风险评估模式和标准不统一、监测资料不完
利用2008—2011年大气电场仪的观测资料,对太原地区大气电场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太原地区晴天大气电场日变化呈双峰双谷波形,大气电场峰值出现在09:00和21:00左右,平均值为0.912kv/m,同其它地区相比明显较大,人类活动通过气溶胶使得市中心的大气电场早峰值提前,晚峰值推迟;大气电场的季节变化与太原地区的气候特征有密切关系,冬季晴天大气电场日变化伴随着年变化,夏季大气电场日变化受全
研究分析了2011年5月1日至4日上海地区一次典型的连续浮尘天气过程.利用微脉冲激光雷达数据资料反演得到的气溶胶消光系数和垂直廓线,结合地面气象数据和气溶胶观测资料以及卫星遥感资料,初步研究了此次连续浮尘过程的传输特征和形成的主要原因.以期为研究浮尘对区域气候影响及对超大城市污染的防治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5月1日的浮尘过程以PM2.5的影响为主,而5月2~4日为回流浮尘过程,PM2.5比重较5
雷电曾数次引发森林大火,预防起来又比较困难.本文把“驱雷——引雷”理论应用于景区雷电防护中.根据雷击选择区、雷电主次导路径、人员密集度以及其它需要重点保护的对象等,分别进行直击雷防护,以避免或减少景区雷击事故的发生.
根据2010~2011年安徽省雷电监测定位系统观测的雷电数据资料,利用Microsoft Excel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了安徽省雷电发生时间、雷电电流强度、雷电陡度的分布特征.分析结论对本地区的防雷减灾工作有一定的实际指导意义.
结合本地风力发电场实况,通过对国家现行标准中相关规定的理解和相关雷电知识的掌握,从风力采集—风塔、风力发电机组,升压站—变电所、svg 装置及控制室、35千伏配电装置,设备控制室等等风力发电系统(电力输送属高压端防护,本次不考虑其雷电防护)的雷电防护措施进行具体的阐述.
利用合肥地区6个观测站近50年的雷暴日观测数据和安徽省闪电定位系统数2005-2010年的观测数据,分析了合肥地区雷暴日年变化和各站点的平均雷暴日分布特征;对比了两种资料得到的合肥地区雷击大地密度分布值,并阐述了两种观测方法的局限性;最后利用两类经验公式得到了合肥地区雷击大地密度与雷暴日值的计算公式,同国标公式做了对比,并分析了产生差异的原因.结果表明:6 个站点的雷暴日数随着年份的增加总体呈现出
本文利用双站摄像资料重建闪电三维(3D)通道的方法,对2012年在广州观测到的编号为F1215的一次自然闪电首次回击之前的连接过程中上行连接先导和下行先导的发展通道进行三维重建,并对比分析了利用单站高速摄像资料和双站光学观测三维重建资料得到的连接过程中先导的二维(2D)和三维发展特征,得到了以下结果:(1)F1215上行连接先导的3D/2D长度分别为818/610(比例:1.3),3D/2D平均速
本文利用2005-2007年SAFIR3000闪电定位系统的资料,分析了北京及周边地区(天津、唐山、廊坊等)云闪和地闪的时空分布特征,同时对总闪、云闪和地闪特征进行了简要对比,以期对防雷设计、雷击风险评估提供参考和指导。此外通过对SAFIR3000的观测结果分析对于不同闪电定位系统结果的比对研究也有一定意义。结果表明:云闪高发时段在15:00—次日00:00,峰值在19:00,高发月份在6—8月,
HTML5技术是互联网界的发展趋势,可用于气象类网站的在线视频播放、多样化数据展示等多个方面.相对于传统的Flash技术,具有开发成本低、对移动终端支持良好、方便易用、对搜索引擎收录友好、视频性能强大和节能省电等多方面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