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碳经济是实现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保护双赢的必然选择

来源 :第十三届中国科协年会第十四分会场——地热能开发利用与低碳经济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ltim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全球人口和经济规模的不断增长,能源使用带来的环境问题不断地为人们所认识,碳浓度升高带来的全球气候变化,已为人类所认同。在此背景下,摒弃传统增长模式已成必然,而通过发展低碳经济,直接应用新世纪的创新技术与创新机制,将为生态文明走出一条新路,实现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
其他文献
对徐霞客走进安顺地域的路线进行了研究,从黔游日记中找到为何选择此条线路的原因,并概述了其对黄果树瀑布的描述,介绍了对岩溶洞穴的珍贵记录,表达了对徐霞客的敬仰之情。
通过对《徐霞客游记》的研究,概述了徐霞客与吴荩臣、陈平人等人的交往,并综述了吴荩臣及陈平人的生平事迹。
探讨了如何恢复南旸岐古村风貌,概述了南旸岐从兴起到衰落的过程,综述了南旸岐劫后余存的状况,并对南旸岐古村落恢复构想进行了阐述,为徐学文化的传承打下坚实基础。
对霞客行安徽篇纪游进行了概述,并回顾自己实践纪游,介绍了巢湖市、合肥市、安庆市、滁州市以及黄山市的基本情况,并对黄山、太平湖、九华山等景区进行描述,对绩溪县、西递及宏村等古村落进行简要概述,学习和传承了霞客精神。
碳循环及全球变暖已成为影响气候变化、人类生存环境和经济共同发展和安全的重大问题,该问题已引起全球科学、政治、外交政策等部门的重视。工业革命前,碳循环是碳在大气、海洋和陆地生态系统间的流动。工业革命以来,化石燃料的使用使贮存于地质碳库中的碳参与短期碳循环。因森林和草原开垦等土地利用增加的CO2排放量加重了大气的负担;另一方面造林和再造林形成CO2汇。大气CO2增加导致的气候变化反馈过程影响碳循环。本
本文从地球起源学说及热量来源介绍了地热资源形成机理。地球上两类主要介质与热源有关,一种为岩体热资源;另一种是热(矿)水资源。本文对热(矿)水资源三种类型进行了详细介绍,并对地球内部热量传送的三种方式:热传导、热辐射、热对流进行了阐述,概述了热液喀斯特作用。最后对地热的合理开发利用情况进行了总结。
为合理开发利用广东中、新生代盆地隐伏地热资源提供可靠依据,在充分搜集大量资料的基础上,对东莞盆地地热资源的地质背景、水文地质特征、地球物理化学特征等进行了综合研究分析,认为东莞盆地具有形成热传导型中低温地热系统的地热地质条件,热储以盆地基底基岩构造裂隙热储为主,该区的地温梯度主要受构造控制,断裂导热是形成本区的一个重要因素,在断裂破碎带尤其是断裂交汇地段是沉积盆地最有利的成热部位,开发利用前景良好
以咸阳市区内25口地热井资料为依据,重点论述已开采地热井成井状况。为达到采灌平衡模式,根据回灌试验井WHl号的相关情况并结合目前国内外回灌经验,介绍回灌机理。最后,以开采的25口地热井参数均值为标准,对开采井和回灌井的经济效益进行评估。
本文就浅层地热能调查评价工作中的开发利用适宜性分区方法进行探讨,提出以浅层地热能资源赋存及技术经济、环境条件为评价因子,以关键因子为必要条件,采用关键因子法、层次分析法及综合指数法进行适宜性分区的方法;该综合评价方法能客观反映评价区开发利用适宜性特征。适宜性分区是贯穿于调查评价工作全过程并指导合理开发利用的重要基础性工作,其适宜性分区方法及评价因子选取需要紧密结合实际、因地制宜。
本文以六安市某项目岩土热响应试验实际背景,通过对岩土地质分析、原始地温测试、土壤源侧进出口平均温度变化情况分析,从而得出岩土的平均综合导热系数,为浅层地热能在六安地区的利用提供基础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