皂素废水中耐氯异养硝化菌的筛选与脱氮试验研究

来源 :2008年全国博士生学术论坛——能源与环境领域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iping12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黄姜皂素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含高浓度氨氮和氯离子的难降解有机物废水,用生物处理法对其进行脱氮处理效果不理想。本研究用基础和选择性培养基在含氧90%的环境下从皂素废水和土壤中筛选分离得到4株菌株。脱氮试验中发现菌株TR-8和DW-3具有异养硝化和好氧反硝化的特性,菌株TR-8在50h后N2气产量达到最大值5.37±0.33mmol 1-1,菌株DW-3在25h后N2气产量达到最大值7.24±0.26 mmol 1-1。在不同浓度的CaCl2(0%-8%)条件下,菌株DW-3比菌株TR-8的生长量和脱氮效果要好。测定细胞内氨基酸、蛋白质以及膜的通透性的变化发现,菌株DW-3胞内的调渗物质游离氨基酸的量高于菌株TR-8;菌株TR-8蛋白质量随暴露时间的延长而急剧下降,而菌株DW-3中蛋白质的量增加;菌株DW-3胞内的膜相对透性增加幅度小于菌株TR-8。以皂素废水为处理对象,当废水中[Cl-]为4862mg/L时,菌株DW-3脱氮率达到最大值,但是当[Cl-]大于19635mg/L时脱氮率大幅度下降,说明该Cl-浓度已经达到该菌体的耐受极限。经16S rDNA序列分析确定菌株DW-3与Pseudomonas.stutseri同源性达99.0%。
其他文献
搭建了一种简单的热能一动能转化装置系统,此系统利用外加磁场和温度场的协同作用在温度敏感型磁性液体中产生的力来驱动磁液在闭合回路中循环流动。采用粒子示踪测速技术(PIV)测量了磁流体的流速,研究了装置在不同条件下的运行状况。建立了描述磁液在回路中运动的理论模型,数值模拟了系统的运行状况,将模拟结果与实验结果进行了比较。结果显示,温敏型磁液在外加磁场及温差时在闭合回路中形成稳定的循环流动,将热能转化为
为分析室外环境温度、建筑围护结构、散热器安装位置对传统散热器采暖房内热环境的综合影响,以兰州市一个传统散热器采暖房为研究对象,实测了传统散热器采暖房内的热环境,得到了室内空间位置上的温度分布。研究结果表明:传统散热器采暖方式下,室外温度越高,室内温度分布越均匀;围护结构类型的不同导致南墙较北墙附近室内空气温度高2℃;散热器通过影响室内空气的流场从而影响室内的热环境;室内温度梯度较大,散热器在室内安
在低温情况下(75℃)制备了锐钛矿型二氧化钛,将其负载于具有大比表面积的活性炭上。在紫外光照射下将其作为光催化剂来降解苯酚,考察了苯酚初始浓度、催化剂量、光强、反应温度以及气体流量对苯酚光催化降解速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苯酚的降解过程符合准一级动力学方程。苯酚的降解速率可以通过动力学模型得到,计算的结果与试验结果能够很好的吻合。所以,在实际操作中可以由上式得到降解过程中某一时间苯酚的浓度。
为研究酸性矿井水外排后其有害元素对非饱和带土壤的影响,在综合考虑对流、弥散及化学反应的条件下建立了酸性矿井水中的铁离子迁移的耦合动力学模型,利用Lagrange-Quadmtic方法对模型进行仿真求解,预测了酸性矿井水中有害元素在迁移过程中动态变化,模拟结果表明:酸性矿井水中铁离子的迁移主要受溶液PH值、铁离子浓度及土壤颗粒物的矿物组成的控制影响;迁移过程中铁离子的价态受氧化作用的影响而发生变化,
以对硝基苯酚(PNP)为目标物,阳极采用Ti/Pt电极,阴极采用不锈钢电极,分别采用一步电解法和两步电解法进行电解实验,对模拟废水中PNP的降解进行了研究,初步比较了不同电解法对COD和PNP处理效果的异同。同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对底物和中间产物进行分析,推测了不同电解法处理PNP的降解途径和反应机理。实验结果表明,在恒电压30V,支持电解质为1g/L的Na2SO4的条件下,一步电解法中
水中脉冲放电产生等离子体通道,同时伴随光、热、冲击波和等离子体化学反应。利用紫外分光计、有机碳分析仪、液相质谱联用仪和气相质潜仪等仪器对降解的产物和降解过程进行了实验分析。分析表明,在放电作用下,生成的中间产物为:多羟基苯酚、酮、醛、脂酸和酯等,最终产物为二氧化碳和水。文中对放电通道形成的羟基自由基OH、H2O2和O3进行了检测,证明放电能产生活性粒子,推理出苯酚降解的机理和过程。文中结果对苯酚废
针对水中脉冲放电产生等离子体粒子的化学反应的复杂性,利用计算复杂化学的软件程序CEA2,将放电能量转换成放电通道的热力学焓值来计算模拟通道内的生成物的含量。同时,利用研制的反应装置,并通过化学手段检测了OH、H2O2和O3这三种典型活性物种的含量,发现OH和H2O2浓度实验数据与CEA2程序计算的理论值的数量级基本一致,同时发现O3有其他生成途径,说明了计算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也表明实验方法是正确的
通过检测溶液中剩余的磷和铁浓度,对H2O2强化Fe2+除磷进行了研究.在20℃和pH 7的条件下,考察了H2O2的投量、铁(Fe2+)的投量、磷(PO43-)的初始浓度等参数对H2O2强化Fe2+除磷效果的影响.研究表明,H2O2很大程度地促进了Fe2+对磷酸根的去除.H2O2的加入可以使磷酸根的去除由不足5%升至78%。随着铁(Fe2+)投量从0 mgL-1增加至11.2 mg L-1,水中剩余
研究了涂铁石英砂(IOCS)的表面性质和吸附过滤对二级出水中PO43--P的去除性能。扫描电镜(SEM)和X射线衍射(XRD)的表面分析表明,IOCS表面粗糙,比表面积大,且附有α-Fe2O3晶体,吸附能力增强。静态吸附实验表明,pH值、接触时间和涂铁砂量等均会影响IOCS对溶液中PO43--P的吸附。通过非线性回归得出的Langnluir吸附等温线能较好拟合涂铁砂对溶液中PO43--P的吸附。拟
研究了几种常见氧化剂及粉末活性炭(PAC)对饮用水中嗅味物质2-甲基异莰醇(2-MIB)的去除效能。结果表明,KMnO4、NaClO、ClO2、和H2O2等4种常见氧化剂对2-MIB的去除作用都不太理想。O3以及O3/H2O2对2-MIB去除效果较好,O3在中性及偏碱性条件下对2-MIB的去除率在60%-90%。蒸馏水和松花江江水为本底进行实验发现,O3和O3/H2O2对不同水体中2-MIB去除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