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建设用地规模动态确定与控制方法初探--以西安市为例

来源 :2009中国城市规划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ndy_w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城市建设用地规模的确定方法与控制体系是城市规划研究的重要课题。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城市的快速扩展过程中,传统的方法已经逐渐不能适应用地管理的要求,对城市建设的控制和引导作用也逐年降低。通过对传统用地规模的确定与控制方法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发现忽视城市差异与确定标准单一、缺少对经济因素的考虑、用地控制静止化以及规划建设用地标准无法满足新时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是制约其发挥有效控制作用的几大因素。我国城市的自然资源和发展条件不同,城市用地的规模和发展侧重点也就有所不同,因此应从城市社会经济发展的实际出发,根据自身状况,制定城市发展所需的建设用地规模和单项用地规模指标。本文以西安市为例,对新时期建设用地规模的确定方法和控制体系进行了初步的探索和实证研究,提出采用一种对单个城市制定针对性用地指标并实施动态控制的思路以应对未来我国城市用地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时代要求。
其他文献
本文是研究应用在电力行业的针对金属常规无损检测的专家系统。基于JB4730-2005关于承压设备相关无损检测的规定建立推理原则,完成检测结果的智能化分级评定。本文还介绍了关于人机交互界面的人性化设计及知识库管理及维护体系相关内容。
结合一起800kV罐式断路器液压机构渗油缺陷,认真分析机构组装工艺,并对机构零部件进行了检查测试,发现连接套设计公差偏大、现场安装方法不当是引发缺陷的根本原因。通过重新设计加工连接套、改进现场安装方法,彻底消除了机构存在的安全隐患,为后续800kV罐式断路器安全运行奠定了基础。
准确的负荷预测是保证电网安全稳定运行的前提。提出基于主成分分析和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的负荷预测模型,利用主成分分析简化模型输入,用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进行建模,并采用海东电网负荷数据进行实例分析,结果表明:该模型具有学习速度快、跟踪性能好及泛化能力强等优点,在短期负荷预测中更具有实用性和推广性。
本文介绍了一种基于EMTP仿真波形为测试波形,采用行波测距装置校验仪为信号发生装置的行波测距装置测试方法。阐述了行波测距装置测试的测试原理,并依据行波的特点以及测试项目的要求对测试过程中所应用行波校验仪的特点和功能进行了描述。该测试方法具有实用性强、现场使用方便等特点。可广泛应用于测距装置的出厂检测、定期检查与检修。
本文结合2011年酒泉大规模风电脱网事故,从事故诱因、低电压脱网、高电压脱网、频率影响、脱网差异性等几方面对历次事故进行了对比分析,探索了事故发生、发展的机理和共性,提出了防止大规模风电脱网事故的应对措施。
随着±800kV特高压交直流输电项目的建成投产,交直流互联电网中特高压中直流极或阀组闭锁后引起的安全稳定问题十分突出,各种极或阀组闭锁的形式对电力系统稳定的也存在一定的影响,本文通过研究直流闭锁的电气量特征以及直流控制保护系统的动作行为,提出了可靠的特高压直流极或阀组闭锁综合判据,并介绍了±800kV特高压直流输电稳定控制系统,进一步论述了研究特高压直流闭锁判据及直流极闭锁后稳定控制的重要性。
研究一种新型十八胺复配缓蚀剂对机组的停运保护效果,对该新型缓蚀剂的工业应用及发电厂机组停备用期间水汽系统的整体保护有重要的实用价值。研究了该新型复配缓蚀剂的高温成膜效果,并同传统的纯十八胺和纯咪唑啉进行了对比研究。利用高压釜模拟现场高温高压水汽环境进行挂片实验,通过憎水性试验、酸性硫酸铜点滴试验、交流阻抗测量和电镜扫描等试验手段综合评价试片的成膜效果;并通过GC-MS分析复配缓蚀剂挂片试验后的分解
战略规划在欧美已经发展超过半个世纪,其技术、方法和理念都趋于成熟和完善,特别是以伦敦、巴黎为代表的都市区域战略规划,成为西欧这个领域的代表.2008年6月,法国国家文化和交流部召集欧洲十家顶尖设计和研究机构针对大巴黎地区展开一项新的国际战略咨询,以谋求未来40年间巴黎都市区的发展和问题解决之道.本文基于对部分咨询方案的详细介绍,分析其核心理念和规划特点,以及对大巴黎都市区现状问题的定位和城市规划未
进入信息时代,信息技术正全面渗透到生产与生活领域,形成了空间事物的一种新的组织形式,传统的城市功能空间发生了巨大变化。国内外许多学者对此做了较多的探索,取得了较多的研究成果,但由于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学者们的研究成果大多滞后于现实情况,很多成果都是探索性研究,仍不成熟,基于西方社会的成果不一定符合中国的实际。基于此,从信息技术对城市空间相互作用方式、空间结构构成要素及其影响因素的影响出发,对信息时
城镇群的空间模式,本质上反映了资源、资本、劳动力等生产要素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结果,是可持续发展程度的空间投影,是由诸多要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具体包括产业、交通、服务等引导性因素和生态、行政、政策等限制性因素。在这些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城镇群根据可持续发展程度的高低表现为四种空间模式,即分散型、集中型、均衡型和网络型。本文以粤东城镇群为例探讨如何通过运用引导性要素和限制性要素的作用机制,寻找出不同类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