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耕作措施对燕麦灌浆期上部叶片光合特性的影响

来源 :全国保护性耕作与农机农艺结合技术交流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dnl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了不同耕作措施对灌浆期燕麦上部叶片(旗叶、倒2叶、倒3叶)光合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秸秆覆盖与镇压使灌浆期燕麦旗叶、倒2叶的蒸腾速率、气孔导度、细胞间隙CO2浓度和净光合速率显著提高,秸秆覆盖与镇压处理与对照之间的差异均达到显著或极显著水平。秸秆覆盖与镇压使灌浆期燕麦倒3叶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明显增加,且与对照间差异达到显著水平,而秸秆覆盖与镇压对灌浆期燕麦倒3叶蒸腾速率影响较小、对胞间CO2浓度的影响缺乏规律性。秸秆覆盖与镇压处理对燕麦的光合作用具有促进作用。
其他文献
本研究对南澳岛紫菜( Porphyra)的主要分布地进行考察,初步研究表明南澳岛海区至少有4个常见的紫菜物种生长分布。本文分别介绍了坛紫菜、长紫菜、皱紫菜和圆紫菜的分布特点,根
本文报道采自河北省张北县绿藻门绿藻纲叠球藻科三个新纪录属植物,分别是背包藻属Chlorosarcina、Chlorosphaeropsis属和Chloroplana属,这三个属在我国都是第一次报道。
DNA条形码(DNA barcoding)技术作为近年来发展起来的物种鉴定的一门新兴技术,已引起越来越多的关注。其原理是利用一段短DNA标准序列(对动物而言一般为线粒体细胞色素c氧化酶
近年来,用微藻作制备生物柴油的势头越来越猛,美、英、日、新西兰、澳大利亚等国已纷纷斥巨资建企业。各国研发的重点是两方面:一是藻种,二是光反应器。本文主要报导在藻种方面
聚球藻(Synechococcus)是至今所知长得最快的蓝藻。日本学者已能使这种藻细胞加倍时间缩短到1小时左右.赶上了大肠杆菌的生长速率。本研究选了实验室常用的聚球藻79420为了促
重要的滩涂经济养殖贝类泥蚶(Tegillarca granosa)广泛分布于东亚太平洋海岸的韩国与中国山东、江苏、浙江、广东、海南等地,是良好的群体遗传学研究对象。以往对泥蚶群体的研
本实验室从南极中山站附近分离纯化到一株小球藻 NJ-7,本研究将其与小球藻温带株UTEX259进行比较研究,发现了两个新的抗冻蛋白。以小球藻NJ-7和UTEX259为材料,利用抑制性差减杂
皱纹盘鲍是鲍科动物中最具经济价值的种类之一,也是我国北方一种重要的海水养殖贝类。但是,1996以来,养殖鲍鱼陆续爆发的大规模非正常死亡,不仅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而且严重的影
从北京山顶洞人遗迹发现贝类的饰物到今天丰富的贝类资源开发利用,我国贝类的发展已经历约五万年。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前人通过不断的摸索实践,不断的总结,创造了中国古代贝
为促进无核葡萄胚珠发育和提高胚挽救效率,在2006和2007年用4种浓度100、60、30、10 mg1-1的6-BA和花前20天、花前13天、花后8天3种施用时间对火焰无核喷施果穗的实验。结果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