饵料生物携带WSSV风险评估及习见种类在对虾养殖中应用策略和效果评价

来源 :第十届世界华人虾蟹养殖研讨会暨2016年中国河蟹产业发展高峰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icun_weicu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研究评估了北方地区天然饵料生物习见种类携带和传播WSSV的风险,探讨了泥沼螺、钩虾和蓝蛤在凡纳滨对虾养殖中提高对虾抗病力方面的应用策略,以期为对虾高效、健康生态养殖模式的建立以及对虾自身抗病力的提高提供有效途径.饵料生物携带和传播WSSV风险评估研究结果表明:北方7个地区(大连、汉沽、唐山、胶州、东营、海阳、连云港)对虾饵料生物均携带WSSV,但是各物种之间携带量存在明显差异,其中,沙蚕携带WSSV量最高,蓝蛤最低.各地区饵料生物携带WSSV量呈现季节变化规律,7月份病毒量最高,4月与9月较低.习见饵料生物种类应用策略研究结果表明:(1)鲜活蓝蛤和配合饲料的搭配投喂以及蓝蛤软体部组织制成的匀浆饲料均能促进凡纳滨对虾的生长(相对增重率同对照组相比分别提高65.65%和38.55%).投喂蓝蛤能够一定程度上提高对虾非特异性免疫水平,降低潜伏感染的对虾WSSV增殖速率,增强急性感染的对虾抵抗WSSV的能力.
其他文献
2013年以来,浙江省舟山地区大棚养殖的凡纳滨对虾(Penaeus vannamei)普遍出现生长缓慢,养殖成功率低的现象,为了查明该原因,本研究采用分子生物学和组织病理学等方法对引起对虾生长缓慢的病因开展了调查分析.结果 显示:采集的270份病虾样本中,对虾肝肠胞虫(Enterocytozoon hepatopenaei,EHP)PCR阳性检出率高达85.19%,传染性皮下及造血器官坏死病毒(I
The Chinese mitten crab Eriocheir sinensis is an important aquaculture species in China.The main culture locations are the river basins of Liaohe,Huanghe and Yangtze rivers.Although the Yangtze popula
通过5次生长对比试验,分析比较了同窝幼体不同发育速度、同亲本5个抱卵批次、4种养殖密度、4种温度、4种盐度条件下罗氏沼虾的生长、存活、性别分化、性腺发育等指标,研究抱卵批次、幼体发育速度、密度、温度和盐度对罗氏沼虾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 显示,上述5个因素均显著影响罗氏沼虾的生长发育与存活:幼体阶段变态发育速度越快,幼虾生长速度更快,生长较快虾占比高,规格整齐;第1-3批次幼体成活率高于后续批次,养
Although wild Yangtze Eriocheir sinensis juveniles (coin-sized seed) have better culture performance than the pond-reared juveniles during the adult crab culture stage,the culture performance of wild-
The Chinese mitten crab Eriocheir sinensis is the most economically important cultivated crab species in China,and its genome has a high number of chromosomes (2n=146).To obtain sufficient markers for
Grass carp reovirus (GCRV) infection causes apoptosis in Ctenopharyngodon idella kidney cells (CIK).However,the cause of GCRV-induced apoptosis and its signaling pathways remain unknown.This study inv
通过流行病学调查、活体实验和qPCR检测方法,研究河虾(Macrobrachium nipponense)对WSSV的易感性、发病率以及WSSV在其体内的增殖情况.结果 表明:河虾是WSSV的自然宿主,自然携带率约为8.33%.河虾可以通过口服途径而感染WSSV,并在其体内快速增值,10天内死亡率就达75%以上;注射途径感染的河虾发病更快,注射5天后肌肉内病毒量达到感染第一天的1000倍,当病毒累
传染性肌肉坏死病毒(Infectious myonecrosis virus,IMNV)是一种无囊膜的双链RNA病毒,能够感染凡纳滨对虾,导致其肌肉坏死,白浊。在整个养成期,对虾会达到70%的累计死亡率。但是,目前对于IMNV感染对虾的机理并不清楚。于是我们通过相关生化试验发现IMNV编码的多肽1 (peptide 1,p1)能够抑制宿主的抗病毒免疫——RNA干扰,这可能是其导致对虾死亡的原因之一
生物絮凝技术是一项具有降低饲料系数、提高养殖动物成活率和减少养殖污水排放等特点的先进水产养殖技术,已成熟应用于鱼虾的集约化养殖中,本实验旨在探究生物絮凝技术在中华绒螯蟹扣蟹养殖上的适用情况.实验设置(0.5,1.0,1.5,2.0h)四个时间梯度,摄食时间段有无曝气,絮凝水体有无水草三个影响因素,饲养后通过直接解剖观察与测量以及饵料差减法来评估摄食差异.实验主要通过肠道饱和度,食物的肠占比,食物重
苄嘧磺隆-乙草胺(苄-乙)是中国水稻除草剂中常见的一种混剂,但能否用于稻田养虾仍不得而知,本研究的目的是探讨该混剂对克氏原螯虾的急性毒性效应和组织病理学效应.将体重为0.27±0.05 g(均值±标准差)的幼虾在115、130、145、160、175和190 mg/L的苄.乙混剂溶液中暴露96 h.基于概率分析计算出苄.乙混剂对幼虾的24、48和96 h LC50分别为191.25、166.81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