聋儿社区康复模式的建立与运行

来源 :首届国际听力障碍预防与康复大会暨中国残疾人康复协会听力语言康复专业委员会第八届学术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laolv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聋儿社区康复是一种简便易行的聋儿康复途径.要保证聋儿社区康复的有效性,就必须建立并完善聋儿社区康复的有效模式,做好三项工作建立聋儿家庭康复网络,保障聋儿家长就近就地接受培训和指导实行科学化管理,建立聋儿社区康复的长效机制;发挥社区聋儿康复指导员的桥梁作用,保障聋儿社区家庭康复的深入开展。
其他文献
目的:研究新生儿及婴幼儿听力损失在母婴同室(well-baby nursery,WBN)与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ewborn intensive care unit,NICU)中的发生率以及可能导致听力损失的高危因素,探索新生儿听力普遍筛查后的早期诊断、随访及早期干预科学可行的操作模式。方法:采用瞬态诱发耳声发射(TEOAE)进行新生儿听力普遍筛查、两阶段筛查;对所有NICU新生儿和WBN中复筛未"
本文探讨公开课评价应遵循的原则和采取的评价方式,使公开课评价真正发挥其作用。依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课程评价"的要求,结合聋儿康复教学实际,评价公开课中存在的问题,并对应遵循的原则与采取的方式进行了论述。公开课评价应以促进教师和聋儿共同发展为原则.促进教师的发展应坚持激励性、层次性、针对性、客观性原则;促进聋儿的发展应坚持"聋儿本位"、"生成性"、聋儿易于接受和关注不同层次聋儿的原则.采取的最佳评
本文认为聋生语言康复教育应遵循科学性、民主性、适切性、多元化、实践性、正迁移、发展性和完整性原则。
很多的聋儿家长在孩子的康复过程总会出现种种错误观念和不利心态,不能很好的配合老师的教学.本文探讨的是教师在与聋儿家长的相处过程中如何让家长对老师充分的信任从而达到调整家长的错误观念和不利心态的目的 .聋儿的康复首先是家长的"康复",家长对老师有了充分的信任,才能更好的配合老师以及正确自主的对聋儿进行康复,给聋儿创造一个良好的康复环境.1、面对不同心理倾向的家长,教师应善于抓住家长的"心",从家长的
目的:探讨双侧人工耳蜗(CI)植入儿童在噪音环境下的选择性听取能力。方法:采用实验法,研究个案在不同信噪比(SNR=0,10,20)下,单、双侧耳识别双音节词和短句识别的能力。测试使用计算机导航系统给声.结果:在双音节词的识别方面,当SNR=20和SNR=10时,单、双耳的识别率都为100%。但当SNR=0时单双耳识别率同时下降,结果较为接近.在短句识别方面,当SNR=20和SNR=10时的结果相
笔者根据自己多年从事聋儿康复管理工作的实践,就聋儿康复行业管理、聋儿康复社会化、聋儿双语教学、聋儿社区家庭康复等关系聋儿康复事业发展的几个重要问题提出一些个人的观点供大会交流和有关部门参考。
本文旨在探讨人工耳蜗植入儿童和助听器配戴儿童在声调识别方面是否存在差异;考查人工耳蜗开机时间、入园康复时间、儿童的年龄、性别等因素是否对声调识别有影响。采用了《言语听觉反应评估》(EARS)中的"封闭式声调测试"作为测试材料,对61名3-6岁聋儿(其中人工耳蜗植入儿童31名,助听器配戴儿童30名)进行声调识别的测试.研究发现助听器配戴儿童在声调识别的精确性上优于人工耳蜗植入聋儿;人工耳蜗开机时间对
幼儿园的教育环境对于学前期的聋儿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环境中的主题墙饰应当随着主题的不断深入而逐步丰富.聋儿应是墙饰的创造者,更应是墙饰的主人.主题墙饰可以使幼儿园里的每一个角落都具有教育意义,都能和聋儿互动.而同时,将墙饰和语言有机的结合起来,能使聋儿对知识经验有更深入的理解,感受到语言的美妙.总之,互动墙饰的开展,对于聋儿的康复教育可以起到很大的推进作用。
目的:探索最小音位对比在听觉康复和言语矫治中的运用流程.方法:分析健听儿童最小音位对比的发展顺序,并结合临床实践进行。结果:将18项最小音位对比分为三大音位对比项,指出36对最小音位对比在言语矫治和听觉康复中应紧密结合,对于能听会说的最小提出在运用中应从分离音位对比发展到连续音位对比、音节拓展训练和实际运用训练等。结论:最小音位对比可促进言语和听觉的快速发展,应充分合理地加以利用。
目的:通过康复师自身感受,了解聋儿康复职业的引人关注之处及其中的苦与乐.方法:使用方便抽样法,访谈三名一线的康复师,深入了解她们接触、选择聋儿康复职业的过程及工作中的苦与乐,并使用情景分析法进行分析。结果:选择前不同人因经历和机遇不同而不同。选择时都不作第一选择。接触后逐渐喜欢.结论:康复师们比较喜欢聋儿康复职业,但由于技术支持的缺乏,觉得压力大,工作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