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接进化假交替单胞菌芳香基硫酸酯酶热稳定性的研究

来源 :2016年中国水产学会水产品加工与综合利用分会学术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luyu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本研究以提高假交替单胞菌芳香基硫酸酯酶的热稳定性为目的,基于易错PCR对酶进行定向进化,获得热稳定性提高的突变酶.[方法]以含有假交替单胞菌野生型芳香基硫酸酯酶的重组质粒(pET-28a-ars)为模板,基于易错PCR的技术构建随机突变文库.利用定点突变和结构模建研究该芳香基硫酸酯酶热稳定性有效改造位点的微观结构变化与酶热稳定性之间的关系.[结果]从随机突变文库中筛选得到两个酶热稳定性提高的突变体H260L和D84A/H260L,定点突变和酶热稳定性分析显示260位氨基酸残基是影响该芳香基硫酸酯酶热稳定性的关键氨基酸.对该位点的氨基酸残基进行饱和突变,并研究酶的热稳定性,发现H260L、H259F、H259Q、H259I和H259R这5个突变酶在55℃的半衰期分别为40、29、30、49和34 min,高于野生型(WT)在55℃的半衰期9min.微观结构分析发现,与WT相比,这5个突变酶的260位氨基酸残基与周围的残基形成的氢键数目增加了1个或2个,这些额外的氢键可能对突变体热稳定的提高起重要作用.另外,对于突变子H260L、H260F、H260Q和H260I,表面残基电荷-电荷相互作用预测对酶热稳定性的提高也具有一定的作用.[结论]260位氨基酸残基是影响假交替单胞菌芳香基硫酸酯酶热稳定性的关键残基.
其他文献
为建立魁蚶中牛磺酸含量简便快捷的分析方法,探究并比较分光光度法与高效液相色谱(丹磺酰氯柱前衍生法)测定魁蚶牛磺酸含量的最优条件.分光光度法的最佳检测条件为:显色剂为1mol/L,乙酸钠∶37%甲醛∶乙酰丙酮=10∶1∶2,显色时间10min,显色温度60℃,检测波长330nm.HPLC法检测魁蚶中牛磺酸的条件:色谱柱为C18反相色谱柱,衍生剂:3mg/mL丹磺酰氯,衍生时间45min,流动相配比为
[目的]为延长带鱼鱼糜的货架期,促进鱼糜加工产业的发展.[方法]将碱性脂肪酶水解法与离心法相结合对带鱼鱼糜进行脱脂试验.以脱脂率、蛋白质损失率为指标对带鱼鱼糜脱脂工艺进行研究,并与其他脱脂方法做出对比.通过对脱脂温度(A)、pH值(B)、酶添加量(C)、脱脂时间(D)四因素进行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来确定酶法最适工艺.并对最佳离心速率进行筛选,最终确定出一套脱脂率高、蛋白质损失率低的复合脱脂工艺.[
[目的]鱼皮明胶因其良好的可降解性、生物相容性、低致敏性等优点受到关注.提取温度是胶原蛋白转化为明胶的关键因素,直接影响明胶的产量、组成和功能特性.我国是马哈鱼(Oncorhynchus keta)加工大国,由此产生的马哈鱼鱼皮是开发鱼皮明胶的潜在资源.本研究以马哈鱼鱼皮为原料,考察40℃、50℃、60℃、70℃、80℃、90℃下提取明胶(记为G40、G50、G60、G70、G80和G90)的产量
为了研究低盐腌制对鳙鱼片在冷藏过程中品质的影响,使用2%的食盐对鳙鱼片进行干腌,并置于4℃条件下贮藏,利用传统的微生物分离纯化方法和16S rRNA基因分析技术测定了空白组和盐腌组鳙鱼片在贮藏初期、中期和末期的菌群构成.结果 显示,鳙鱼片的初始菌相由11个菌属构成,其中Acinetobacter、Aeromonas和Kocuria是优势微生物.随着贮藏时间延长,空白组和盐腌组菌群构成的多样性均降低
针对美国FDA对大连天宝绿色食品股份有限公司抽检时提出的冷冻鲽鱼解冻时间长可能导致的微生物增殖问题,对该公司的鲽鱼加工前解冻过程进行跟踪监测,监测内容包括原料、解冻用水、解冻间空气微生物指标以及原料和环境温度变化情况,以期了解水产品外来原料在企业解冻期间的微生物变化情况,为来料加工水产品企业提供基础数据.本次监测结果显示,在16h的解冻期间3个批次的冷冻去头去脏黄金蝶鱼无相关致病菌检出,菌落总数(
[目的]金属模拟酶不但具有蛋白酶的高效或特异催化肽键水解的特性,而且适用于高温、宽pH范围、有机相等催化条件,还因易于制备、便于改造、化学性质稳、成本低廉等得到较多应用.在该领域中镍(Ni)金属配合物因其中心离子属于过渡金属离子具有不错的电子转移能力,又因其为人体必需微量元素之一而受到青睐.而且在水产品加工中易产生富含蛋白的废料或过敏源蛋白,所以更需要利用模拟酶去制备活性多肽和去除有害蛋白.[方法
海藻多酚(Algae Polyphenols,AP)是海藻次级代谢产物,不仅能够保护海藻自身免受植食性动物干扰,还具有多种生物学活性,已成为海洋活性物质研究的热点方向。海藻多酚在植物体中含量较低、纯化难度高、结构多样、活性作用机制复杂、结构与活性关系不明确,严重制约了海藻多酚的推广与应用。文章综述了国内外对海藻多酚提取工艺和分离纯化技术的研究。阐明了海藻多酚的抗氧化、抑菌、抗病毒、抗肿瘤、抗过敏、
饮食核酸是一种重要的营养素,然而关于核酸在鱼胃内的消化研究鲜有报道.本文研究了黑鱼胃蛋白酶对核酸的消化情况.提取并纯化黑鱼胃蛋白酶,通过SDS-PAGE和HPLC鉴定黑鱼胃蛋白酶的纯度,并将黑鱼胃蛋白酶的主要成分SP2(snakehead pepsin 2)用于进一步的核酸消化研究.结果 表明,SP2具有消化DNA和鲑鱼精DNA的活性,在pH8.0或者胃蛋白酶抑制剂pepstatin A的处理下,
[目的]研究鳕鱼骨胶原钙肽螯合物(BCP-Ca)的结构及补钙活性,为鳕鱼骨高值化利用及补钙制剂的研发提供支持.[方法]利用鳕鱼骨提取制备胶原肽(BCP),与钙螯合得到BCP-Ca,通过氨基酸组成、高分辨质谱、扫描电镜、圆二色谱、红外光谱对BCP及BCP-Ca进行结构分析;60只雄性wistar大鼠分为正常组、模型组、CaCO3组、BCP-Ca低、中、高剂量组,正常组饲喂普通饲料,其他各组均饲喂低钙
[目的]研究大黄鱼蛋白质的潜在过敏性。[方法]本文采用模拟胃液消化,基于质谱检测的蛋白质组学技术以及氨基酸序列相似度分析等方法系统研究了大黄鱼中的潜在过敏原。[结果]结果显示大黄鱼蛋白质中存在两种耐酶解潜在过敏原,它们是β-烯醇化酶和原肌球蛋白α-1链。其中大黄鱼β-烯醇化酶与已知过敏原鲂属烯醇化酶序列相似度为95%,大黄鱼原肌球蛋白α-1链与已知过敏原奥利亚罗非鱼原肌球蛋白序列相似度为81%。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