盆腔器官扭转多排螺旋CT诊断

来源 :中华放射学学术大会2016、中华医学会第23次全国放射学学术大会暨中华医学会第24次全国影像技术学术大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imem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分析盆腔器官扭转多排螺旋CT表现,探讨多排螺旋CT对盆腔器官扭转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9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盆腔器官扭转的多排螺旋CT表现,所有病例均行动脉期(30秒)、静脉期(60秒)及延时期(180秒)三期扫描。结果 乙状结肠扭转1例,CT表现为乙状结肠转位及“鸟嘴征”;回肠扭转伴肠坏死1例,可见“咖啡豆征”及肠壁积气;肠系膜上动脉扭转伴小肠缺血1例, 或见“漩涡征”;左侧卵巢粘液性囊腺瘤蒂扭转2例,见囊性肿块及分隔,分隔增厚,可见软组织样蒂,增强扫描呈轻度强化;左侧卵巢颗粒细胞瘤蒂扭转1例,表现为囊实性肿块,可见右侧卵巢畸胎瘤蒂扭转1例,左侧隐睾恶变伴扭转1例,左侧精索扭转1例。水肿增厚及强化减弱的“蒂”是盆腔肿瘤扭转的特征,“漩涡征”、“鸟嘴征”是肠扭转的特征。结论 盆腔器官扭转病因多样,CT表现较复杂,但各种器官扭转具有一定的特征性,多排螺旋对盆腔器官扭转术前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其他文献
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9.3至2016.3 PVP/PKP术后骨折椎体再骨折的患者的治疗情况.本组8例,再骨折诱因:摔伤 3例,扭伤 2 例,不明原因3例.保守治疗组3例,男1例,女2例,年龄65至79岁,平均73岁,不合并其他椎体骨折;经皮椎体成形术组5例,男2例,女3例,年龄75~90岁,平均82岁,其中3例合并有其他节段椎体骨折.根据MRI结果诊断为椎体再骨折,根据患者CT、MRI等情况
颅内假瘤样脱髓鞘病是一种比较少见的有占位效应的中枢神经系统脱髓鞘病变,常单发,可多发,边界不清,CT低信号,MRI长T1长T2信号。环状、半环状强化。可有/无明显的占位效应。假瘤样脱髓鞘病的临床表现、CT及MRI易于高级别的胶质瘤混淆,故予以报道。
目的 测量足影像学资料及足标本骰骨前后关节面的部分解剖学数据,结合相关资料,设计应用于复杂骰骨骨折的跨关节接骨板螺钉系统;采用生物力学的方法,对所设计的骰骨跨关节接骨板进行力学分析。方法:测量影像及足标本资料,骰-第五跖骨关节面与第五跖骨干夹角,骰-第五跖骨关节面与跟骰关节面延长线的夹角。结合已有数据,设计用于成人骰骨骨折的跨关节的内固定接骨板。使用分组生物力学实验对设计的接骨板与临床现用的内固定
Purpose To evaluate the image quality and radiation dose of 100 kV with 1000 mAs retrospective electrocardiography (ECG)-gated CCTA, compared to 120 kV with 800 mAs retrospective ECG-gated CCTA. Mater
目的:探讨数字断层融合技术(DTS)在髌骨摄片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选取我院100位骨科急诊中髌骨摄片患者加摄DTS进行比较.设备采用岛津多功能数字化透视摄影机及自带后处理系统.100名患者全部采用DTS摄影, 采用常规前后位置,中心层面为150~200mm,共选取20层进行摄影.另全部摄膝关节正侧位.其中35名患者摄标准的髌骨轴位,15名患者摄不完全的髌骨轴位 ,其余50名患者因疼痛等原因不愿意弯
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optimal monochromatic energy levels in Single-source rapid kilovolt peak-switching dual-energy CT (SSDECT)with adaptive statistical iterative reconstruction (ASiR) algorithm
目的:针对外周动脉血管造影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提供规范化的临床护理 方法:对50例外周动脉造影患者进行术前,术后护理及并发症的护理,进行护理总结。结果:50例患者经过我们精心,周密的护理,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减轻了患者痛苦,缩短住院时间。结论:外周动脉血管造影是一种介入检测新技术,但并发症的预防和防治也很重要,尤其是对比剂不良反应的病情发展迅速,严重者可威胁生命,因此做到早预防,及早发现及早治疗,
目的 探讨磁共振成像(MRI)在非哺乳期乳腺炎性病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3月~2016年4月经我院手术及穿刺病理证实且有完整MR资料的非哺乳期乳腺炎性病变共54例.根据第五版BI-RADS MRI标准,分别对病灶形态学、信号强度、ADC值、强化方式及TIC类型进行评价及测量.结果 病灶数目以多灶为主,占61.1%(33/54).表现为肿块样强化66.7%(36/54),形态
目的 探讨运用320排容积CT前门控低KV并迭代算法在较高BMI患者冠状动脉检查的可行性.方法 连续收集25例(A组)BMI值在25以上的拟行冠状动脉CT检查患者,行120KV检查;再连续收集25例(B组)BMI值在25以上的拟行冠状动脉CT检查患者,行100KV检查.两组患者均采用前瞻性心电门控序列进行扫描,运用AIDR 3D stong重建模式.有两名有经验的医师对2组图像质量进行双盲法评分,
目的 评估MRI平扫、动态增强对胃肠道间质瘤病理学危险分级的作用,并与病理学分级对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5年8月山东省省立医院经手术病理证实的35例胃肠道间质瘤(GIST)的临床资料及MRI检查图像.结果 胃肠道间质瘤患者35例,男19例,女16例,年龄在24岁-68岁之间,平均年龄(39±3.2)岁.共40个病灶,十二指肠9例、小肠17例、直肠1例、肝门区1例、腹腔3例、盆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