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加工工艺对微拟球藻营养成分的影响

来源 :2013年全国海水养殖学术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verbeyon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以微拟球藻为实验材料,运用平板光生物反应器对微绿拟藻进行培养,在培养液处于稳定期时进行采收,比较研究了在冷冻干燥,喷雾干燥,烘干干燥,新鲜藻液四种不同加工工艺条件下,微拟球藻中油脂,蛋白质,糖三种营养成分含量的差异.研究结果显示,不同加工工艺的微拟球藻各种营养成分含量不同,且不同的加工工艺对微拟球藻的藻油含量、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多糖含量有不同程度的影响。
其他文献
为探讨养殖环境微藻是否携带WSSV及其携带量的动态变化规律,选取两种虾池常见的优势微藻-铜绿微囊藻和蛋白核小球藻作为试验藻种。通过在微藻培养系统中添加WSSV粗提液,监测不同时间和不同藻密度条件下微藻携带WSSV的数量,以期明确不同微藻与环境中游离WSSV的数量关系,为后续研究以控制池塘藻相结构防控养殖对虾白斑综合症(WSS)提供理论参考。研究表明,微囊藻和小球藻均能携带WSSV,从其携带WSSV
本实验通过RACE方法克隆得到泥蚶三种金属组织蛋白酶抑制因子,分别命名为Tg-TIMP-2-like、Tg-TIMP-3-like和Tg-TIMP-4-like,全长分别为869bp、804bp和1164bp;分别编码236、189、222个氨基酸;推导分子量为26.94kDa、20.73kDa和22.67kDa;理论等电点分别为8.38、8.67和8.00。Signa1P3.0分析表明Tg-TI
本文以云纹石斑鱼和七带石斑鱼为材料进行杂交,利用扫描电镜观察了云纹石斑鱼卵子形态结构以及云纹石斑鱼×七带石斑鱼杂交时的精子入卵过程,分析了杂交过程中精卵的结合以及相关生物学特征,为阐明石斑鱼种间杂交的受精生物学过程提供基础依据。实验结果表明,云纹石斑鱼×七带石斑鱼杂交与亲本自交的精子入卵过程没有本质的区别。云纹石斑鱼卵表面布满纵横交错、走向不确定的网纹,在受精孔区可观察到前庭、受精孔和微小孔;七带
本研究选用室内人工培育的卵巢已发育到Ⅱ期的脊尾白虾,经逐级淡化后,盐度稳定在2、5、10、15、20、25、30,研究了不同盐度对雌虾抱卵、胚胎发育及子代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显示:脊尾白虾抱卵及胚胎发育对盐度的适应范围较广,盐度对脊尾白虾的生长发育影响显著,在其理论等渗点附近显示出较快的生长速度。
本研究利用方差分析、聚类分析、判别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等多元分析方法,对大菱鲆、星斑川鲽及其杂交种的可数性状和可量性状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可数性状中,杂交种的背鳍鳍条数、臀鳍鳍条数、胸鳍鳍条数、尾鳍鳍条数与父母本都有重叠,不能利用可数性状将三者直观地区分,在腹鳍鳍条数上三者一致。(2)可量性状中,除腹鳍长/体长性状在三者中的差异都不显著外,杂交种有9个性状与大菱鲆差异不显著,但其19个可量性状
会议
Smads蛋白家族是迄今为止唯一被证实的转化生长因子-p(TGF-田信号的细胞质内介导者。本研究基于己构建的泥蚶转录组文库,用RACE技术克隆得到了泥蚶Smad1基因的cDNA序列,序列分析表明,泥蚶Smadl与太平洋牡蛎同源性最高,与其他物种的同源性均在70%以上。基因组序列分析表明,泥蚶Smadl基因由4个外显子和3个内含子组成,与太平洋牡蛎内含子数目相同,其中4个外显子分别长604bp、35
采用磁珠富集和PCR筛选相结合的方法,快速分离含有微卫星核心的序列,共得到12对缢蛏的多态性微卫星引物.首先从缢蛏闭壳肌中提取基因组DNA,经酶切、接头连接、PCR扩增后,再采用生物素标记(CA) 16和(GA) 16探针对扩增产物进行杂交富集,经再次PCR扩增及T-A克隆,成功构建了缢蛏基因组微卫星富集文库.采用三引物PCR筛选法检测阳性克隆,挑取32个阳性克隆进行测序,其中21个含有微卫星序列
研究短蛸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及其功能将有助于深入了解短蛸先天性免疫防御机制。本研究在构建的短蛸转录组文库中,利用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分析得到了一个Serpin型蛋白酶抑制剂基因OoSerpin的cDNA序列全长。采用荧光定量PCR检测了OoSerpm在健康短蛸各个组织以及短蛸受到鳗弧菌或藤黄微球菌浸浴刺激后的表达规律。结果表明:rOoSerpin与胰蛋白酶或糜蛋白酶以质量比18:1比例混合时,能分别抑
研究测量了渤海虹鳟、丹麦虹鳟、美国道氏虹鳟、挪威虹鳟和美国加州虹鳟五个品系一共148个4龄个体的体重幼和20个形态学性状,并用联合静态异速生长指数模型来同时估计多个体型性状对体重、纵向性状对体长、垂直性状对体高和横向性状对体宽的异速生长指数。结果表明:每个虹鳟品系显著的偏异速生长指数分布并不相同,而且全长和体高与体重间存在较高的异速生长关系,背吻距是唯一一个在五个虹鳟品系上都具有显著异速生长指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