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6排CT冠脉CTA自由呼吸高阈值手动触发扫描技术的可行性

来源 :中华放射学学术大会2016、中华医学会第23次全国放射学学术大会暨中华医学会第24次全国影像技术学术大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edy8306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256排螺旋CT冠脉CTA检查中应用对比剂智能跟踪自由呼吸高阈值手动触发技术的可行性.临床资料:收集整理了从2016年2月—2016年4月期间在我院CT室扫描的60例冠脉CTA患者.男性20-例,女性40-例.2方法:利用我院最新购置的256排螺旋CT扫描.检查前正确安装心电导联,扫描时患者脚先进仰卧于检查床上.采用轴扫(AXIAL)方式扫描,探测器覆盖范围为140mm 转速为0.28s/rot.均采用不控制心率、自由呼吸的方式扫描.扫描范围从气管隆突下至膈下2cm,使用高压注射器,造影剂浓度为350mgI/ml,总量为KG体重X0.75ml,速率为造影剂总量/10.扫描参数根据个体差异设备自动选择(100-120)KV,(200-600)ma.采用前瞻性心电门控技术ONE BEAT采集.设A、B两组,A组手动触发,触发层面选择心脏中间ROI放置于左心房二尖瓣旁,注药后6秒开始监测.待监测ROI密度达到最高且不再上升时立刻手动触发延时1.1秒扫描.B组自动触发,触发阈值设为70HU,触发层面选择气管隆突下,ROI置于主动脉根部,注药后6秒开始监测,待监测ROI密度达到70HU系统自动触发延时8.9秒扫描.评价方法:搜集A、B两组患者图像分别测量主动脉根部冠状动脉窦内CT值进行比较.结果:当主动脉根部冠状动脉窦内药物浓度低于300HU时成像质量为差或失败.将A、B两组测得CT值进行对比得出B组CT值小于300HU的病例数多于A组.A组CT值大于400HU的病例数大于B组.结论:冠脉CTA间接测量主动脉根部CT值达峰后立刻手动触发不憋气扫描的方法可行且较自动低阈值触发扫描的检查方法更精确,更能体现患者达峰时间的个体差异化.
其他文献
床边X线摄影,特别是床边胸部X线摄影,在临床疾病诊断工作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早期使用的床边移动式X线机,多为30-50mA工频小型X线机,输出功率为3-5kW.20世纪80年代,出现计算机X线摄影(CR)技术由于它有较宽的曝光宽容度及较强的摄影后处理能力,很快应用到床边X线摄影技术中.直接数字化X线摄影(DR)技术,由于能直接获得数字影像,目前已开始运用到床边X线摄影工作中.X线是一种人工电离辐射线
会议
目的 128 层4D 螺旋CT 扫描对食管癌的分期、治疗方案的选择等方面都十分重要.食道癌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在CT 未面世之前.诊断食道癌和判断其有无外侵或远处转移依靠食管造影、胸片、食道镜等检查,对肿瘤的外侵及远处转移常难以准确诊断,128 层4D 螺旋CT 扫描能显示病变部位的厚度、范围以及周围脏器的结构关系.对食道癌的分期、治疗方案的选择等方面都十分重要方法 搜集我院2018 年7 月~
目的 探讨高频彩超联合核磁共振对乳腺癌的诊断价值,探讨彩超诊断乳腺肿块良恶性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的对我院2016 年1 月—2018 年1 月两年收治的90 例乳腺肿块患者进行总结分析,该90 例患者均行高频彩超、核磁共振检查,纳入研究的患者均经手术病理鉴定证实彩超及核磁共振诊断结果,分析乳腺肿块彩超影像及核磁共振影响表现特点,同时对良恶性肿块的血流信号、收缩期流速(Vmax)、阻力指数(RI
下肢深静脉血栓是在下肢深静脉内血液发生凝固,形成血栓的一种临床常见疾病,传统的静脉造影术和多普勒超声是以往临床常用的诊断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检查方法。近年来随着MSCT的临床普及,CT静脉血管成像已成为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有效方法。本文就CT血管成像技术在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临床诊断和评估方面额应用进展做一综述。
目的 乳腺错构瘤是临床上非常罕见的良性肿瘤,约占所有乳腺良性病变的4.8%.由于在临床上与其它肿瘤相似,同时临床和组织学特征不具有显著性,临床上也常常导致误诊,因此提高对这种公认的良性疾病的临床认识非常重要的,超声检查在此种疾病的诊断方面具有重要价值.
目的 目的 探讨超声检查对甲状腺弥漫性病变合并结节的诊断价值。方法 方法 收集2015 年6 月-2018 年12 月于黑龙江省牡丹江市肿瘤医院超声科检查的甲状腺弥漫性病变合并可疑恶性结节的患者149 例,所有患者均进行过超声引导下细胞学病理检查或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并对149 例患者的超声诊断结果于病理诊断结果相比较,分析超声诊断结果。
目的 分析不同分子分型乳腺癌的钼靶 X 线表现与分子分型的相关性,为临床制定治疗方案及判断预后提供更多的客观依据。方法 分析2016 年1 月至2017 年2 月在我院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86 例乳腺癌患者的钼靶X 线表现及相关生物学指标孕激素受体(progesterone receptor,PR)、雌激素受体(estrogen receptor,ER)、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uman epid
目的 摘要:目的 研究超声引导经皮微波消融治疗单发10mm 一下甲状腺TI-RADS 分级4a 结节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选取47 例经甲状腺细胞学病理证实为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隔离液注入保护,行超声引导经皮微波消融治疗,扩大消融,功率30W,超声造影评估消融范围及效果,术后激素控制5 年。
目的 目的:比较超声引导下16GPTC 针穿刺与8F 猪尾巴引流导管置管引流无水酒精注射治疗肝囊肿的疗效对比。方法 方法:对40 例肝囊肿患者,比较超声引导下两种治疗肝囊肿方法的治愈率,有效率和并发症,从而找出更加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将超声引导下16GPTC 针穿刺无水酒精注射组设为A 组,超声引导下8F 猪尾巴引流导管置管引流无水酒精注射组设为B 组。
目的 目的 探讨超声造影在常规超声难以显示的肝占位微波消融和穿刺活检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方法 收集2017 年1 月-2019 年1 月在我院行MRI 或CT 示肝占位,但行常规超声难以显示的肝占位21 例,直径均<3.0cm.所有患者微波消融治疗前,首先行超声造影明确肿物的位置,大小,数目,在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之后,再行微波消融治疗,微波消融治疗结束后再次进行超声造影检查,观察病灶是否消融完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