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LS-SVM模型的极移预报

来源 :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二十八届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bc2626483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采用非线性的人工神经网络技术—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Least Squares Support Vector Machine,简称LS-SVM)对极移序列预报。本文重点研究和探索利用LS-SUM,将赤道向大气角动量(AAM)和赤道向海洋角动量(OAM)时间序列引入到极移序列预报中,改善极移的预报精度。预报结果表明,应用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进行PM预报是可行和有效的。同时,将AAM, OAM引入预报模型后,预报精度有明显改善。
其他文献
本文利用连续和流动GPS观测资料,获取了南北地震带中段及周边地区的现今地壳水平速度场;基于活动块体理论,模拟了主要块体边界断裂带的水平运动速率;此外,利用GPS进行了地壳垂向运动分析。
本文介绍根据频段的不同,大气压力变化可分为由日、月引力和太阳热辐射产生的潮汐变化和非潮汐频段的短周期气压变化。本文深入分析了2002^2005年山东省泰安台钻孔体应变与气压分钟值观测资料。通过线性回归方法和小波分解,得出了120s~7 680s频段内气压系数随频率和时间的变化规律。
本文除了采用解算得到的1999~2009年间1080个站点的CGCS2000GPS速度场,还利用了中国大陆同期近30年1601个地震矩张量数据,以及第四纪活动断层研究成果,包括断层的位置,长度以及速率等信息,利用改进的“双三次样条函数”反演方法对GPS数据、地震矩张量数据联合反演,获得了中国大陆现今地壳运动与变形图像。
本文介绍了一种基于第二代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消除单频接收机电离层时延的方法,没有额外的硬件需求,且充分利用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中的GEO卫星提供的信息。采用matlab/simulink仿真,验证了上述算法的有效性。同时发现,在不同的太阳活动性条件下,电离层误差校正算法的精度是不同的,应该在高太阳活动性下使用三维电离层模型进行校正,并在低太阳活动性下调整校正算法,如此可在不同的太阳活动性下均获得较好的校
本文利用三峡地区2010年度和2011年度的GPS实测数据与中国境内外的十多个IGS站以及“中国地壳运动观测网络”GPS基准站数据,采用GAMIT 10.4软件在DELL工作站上进行联合处理。GPS数据解算结果基本真实地反应了现今构造形变,两年中各基线长度变化的统计结果也表明库首区目前地表结构相当稳定,这与地质学的结论相一致。
本文利用MATLAB神经网络工具箱构建BP网络模型,解算震前孕震区空各NmF2探测点的模型值,通过观测值与模型值的比较,研究汶川地震前电离层是否出现异常变化。
本文结合2011年3月11日发生在日本东北部海域的(城9.0)日本东北大地震的有关震源数据和GRACE数据,对这一理论进行了验证,并加入了坐标转化、球谐展开、滤波处理等处理方法,反演得到的位错Love数和理论值符合的很好。说明如果地震足够大,可以被重力卫星观测到,则由卫星观测数据就可以反演出位错Love数。
本文基于赫尔默特凝聚法和KTH方法模拟分析了地形横向密度扰动对大地水准面的影响,以期为山区大地水准面精化提供参考。计算结果表明,在地形起伏较小、地势较低的平原地区或丘陵地带,横向密度扰动对大地水准面的影响一般不会超过厘米级,在精度允许的范围内可以忽略其影响;在地形起伏较大、地势较高的中型山区或高山区,即使横向密度扰动偏离平均地壳密度的5%时,对大地水准面的影响将达到厘米级甚至分米级,对于厘米级大地
本文结合MPI并行算法,分别基于格网和非格网重力异常数据,实现了区域不同分辨率的点质量模型解算,并比较了它们之间的差别。
本文采用模拟数据比较了最小二乘配置法(LSC)和逆Possion积分法(FFT)的延拓效果。试算结果表明:①采用FFT方法向下延拓的结果必须要进行滤波,以减弱噪声和边缘效应的影响;②采用LSC方法向下延拓的误差比更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