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体外研究双氢青蒿素(DHA)对人肝星状细胞(HSCs)坏死性凋亡的影响及机制.方法:HSCs分为对照组以及DHA处理组.应用噻唑蓝(MTT)、细胞计数试剂盒-8(CCK-8)以及亚甲基蓝染色检测HSCs的细胞活力.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检测HSCs培养基中HMGB1含量.Real-time PCR检测细胞内HMGB1 mRNA水平.细胞Titer-Glo试剂盒检测HSC内ATP含量.LDH试剂盒检
【机 构】
:
南京中医药大学药学院,南京210023 南京中医药大学药学院,南京210023;南京中医药大学江苏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体外研究双氢青蒿素(DHA)对人肝星状细胞(HSCs)坏死性凋亡的影响及机制.
方法:HSCs分为对照组以及DHA处理组.应用噻唑蓝(MTT)、细胞计数试剂盒-8(CCK-8)以及亚甲基蓝染色检测HSCs的细胞活力.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检测HSCs培养基中HMGB1含量.Real-time PCR检测细胞内HMGB1 mRNA水平.细胞Titer-Glo试剂盒检测HSC内ATP含量.LDH试剂盒检测培养基中LDH含量.Real-time PCR和western blot分别检测受体相互作用蛋白l(RIPl)、RIP3和核因子E2相关因子2(Nrf2)的mRNA和蛋白水平.Western blot实验检测MLKL的磷酸化水平.免疫荧光实验观察HSC内Nrf2蛋白表达及亚细胞分布.
结果:DHA剂量依赖性地降低HSCs的活力.DHA剂量依赖性地促进HSCs释放HMGB1和LDH,升高HSCs内HMGB1的mRNA水平,降低细胞内ATP水平.DHA剂量依赖性地促进RIP1、RIP3的mRNA和蛋白表达,并促进MLKL的磷酸化.DHA以剂量依赖性的方式促进HSCs内Nrf2的mRNA和蛋白表达,并促进Nrf2从细胞质中向细胞核中转移.Nrf2 siRNA转染HSCs后可削弱DHA的上述作用,但Nrf2过表达质粒转染HSCs后可以模拟DHA的作用并与其产生协同效应.
结论:结果表明DHA可诱导HSCs的坏死性凋亡.这一作用可能与激活HSCs内Nrf2信号分子相关.本研究为DHA抗肝纤维化研究提供了新思路,同时为将DHA开发为坏死性凋亡相关的抗肝纤维化潜在药物提供了坚实的实验基础.
其他文献
目的:通过研究7种大孔吸附树脂对补肾益寿胶囊水提取液的精制工艺,筛选大孔吸附树脂型号.方法:建立补肾益寿胶囊五味药材的水提取液HPLC指纹图谱,以选定的10个色谱峰为指标,并结合70%乙醇洗脱液干膏收率优选大孔吸附树脂型号.结果:Seplite LX-66型大孔吸附树脂对10个指标成分具有较好的吸附性能和解吸效果,且70%乙醇洗脱液干膏收率最低、精制效果最好.结论:Seplite LX-66型大孔
With the high morbidity and mortality caused by cancer,finding more and better anti-cancer drugs is very urgent.In current research,biotransformation plays a vital role in the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目的:研究地龙粉碎后粉体特性,为小金丸粒子设计提供原料粉体依据.方法:采用振动式低温药物超微粉碎机对地龙进行粉碎,每隔3min取样,检测样品的粒径、比表面积及孔隙率.结果:随着粉碎时间的增加,粒径先逐渐减小,而后粒子团聚,粒径增加;绘制粒径快速变化区-缓慢变化区-粉碎平衡区-逆粉碎区变化曲线,建立粒径与粉碎时间回归方程;随粉碎时间增加,比表面积及孔隙率先增加,后减小;得到吸附-脱附等温线与孔结构及
目的:研制一种能提高水难溶性药物口服生物利用度的新剂型-纳米混悬口腔速溶膜,并通过Box-Behnken设计-效应面法优化其处方.方法:采用溶剂浇铸法制备Herpetrione纳米混悬口腔速溶膜(HPE-NS-OFDF),以HPMC、MCC和L-HPC用量为考察因素,以崩解时间、5min时累积释放度、膜溶解后的纳米粒粒径和纳米粒子再分散性为指标,采用Box-Behnken设计试验优化处方,并进行二
文章探讨量化中医气虚的方法,采用无创NIRS技术检测SaO2,实现对气虚的量化评价.常规SaO2检测无法实现对气虚的辨识,采用为实验专门设计的屏息测试法可以实现对气虚的量化评估.初步实验结论表明诸如SaO2min(%)、CIO2(mL/min)可以在实时检测的血氧饱和度曲线中得出.该屏息测试法会使得被测者产生较强烈的窒息感,应用层面上的普遍推广会有困难.替代方案是采用多信息同步分析策略,文章阐述了
目的:本研究通过建立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遗传相关基因的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及体外细胞实验验证两部分,探索经典方剂大黄廑虫丸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的内在机制及生物学行为.方法:筛选在线人类孟德尔遗传数据库中的CML遗传相关基因,应用Cytoscape 3.0软件和插件Agilent Literature Search 2.8,进行文本挖掘并建立CML的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应用插件Clustervi
目的:观察黄芪多糖对"轻度氧化修饰低密度脂蛋白(mmLDL)-Toll样受体4(TLR4)-巨噬细胞"途径的干预作用,探讨其稳定动脉粥样硬化(AS)斑块、抑制AS进展的分子机制.方法:将THP-1源性巨噬细胞分为空白组,模型组,黄芪多糖低、中、高剂量.采用免疫印迹法检测脾酪氨酸激酶(Syk)、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rk)、桩蛋白(Paxillin)磷酸化水平随时间变化情况,以及不同剂量黄芪多糖对S
目的:探讨青少年和成人特应性皮炎(AD)的外周血总IgE和T淋巴细胞亚群与中医证候的相关性.方法:采用流式细胞分析技术及荧光酶联免疫法对38位青少年及成人AD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及总IgE水平进行测定.结果:心脾积热型患者的血清总IgE水平最高,与心火脾虚型及脾虚湿蕴型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脾虚湿蕴型患者的血清总IgE水平最低,与心火脾虚型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目的:分析NIHSS评分为0分的脑卒中患者认知功能损害特点、危险因素及中医证候要素特点,为脑卒中后认知障碍防治提供依据.方法:选择NIHSS评分为0分的脑卒中患者816例,观察其认知水平,采集基本资料、中医症状、舌象、脉象等信息,6个月后进行随访,观察认知功能变化,分析认知功能损害特点.根据认知功能下降与否分为认知功能下降组和非认知功能下降组,比较两组人群认知功能损害危险因素及中医症状、舌象、脉象
目的:明确慢性萎缩性胃炎的证候分类,探索证候分类研究新方法.方法:基于多中心、大样本临床数据,联合运用因子分析优化方案及复杂系统熵聚类,对461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的证候分布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慢性萎缩性胃炎临床常见证候类型共有5个,依次为脾胃虚寒证、肝胃郁热证、肝胃不和证、脾虚湿困证、瘀阻胃络证.结论:联合应用无监督统计学方法,能够更加客观阐释中医证候分布特点,所获得的证候分布也更符合临床实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