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斑马鱼的纳米生物毒性效应评估

来源 :第七届全国环境化学学术大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anw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研究以斑马鱼为模式生物,对石墨烯和多壁碳纳米管的生物毒性效应和机理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石墨烯的生物毒性较弱,在浓度为50 mg/L才会引起明显的细胞生长抑制和轻微的斑马鱼胚胎孵化延迟效应,但不会导致胚胎内细胞凋亡增加和严重胚胎发育畸形。与之相比,多壁碳纳米管具有较强的生物毒性,在浓度为7.6 mg/L就能明显抑制细胞生长;在浓度为50 mg/L时,多壁碳纳米管会在斑马鱼胚胎卵膜表面大量吸附,导致胚胎内细胞凋亡数量明显增加,最终引起胚胎发育畸形。研究结果提示,石墨烯和多壁碳纳米管虽然具有相似的纳米形态结构,其生物毒性效应却差异较大,这可能是它们与生物体的作用方式和机制不同所致。
其他文献
本文就基于IRMOF-3和离子液体两种材料制备了一种新型固相微萃取探针用于测定雨水中的多环芳烃。多环芳烃(PAHs)本身具有致癌、致畸和致突变性等危险性,更加因为其容易从水体分配到动植物体内,给生物造成更大的危害,因此对多环芳烃的测定成为当前的焦点之一。就结合气相色谱-质谱、气相色谱-离子火焰检测器联用技术对雨水中的多环芳烃进行分析,并与商用涂层PDMS-30μm的萃取效果进行对比。实验结果表明:
水体生物总毒性作为反映污染物对水环境影响的综合指标,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近年来,人们提出了基于电化学法的氧化还原介体型的生物毒性检测方法,以解决传统利用溶解氧进行检测存在的检测灵敏度、稳定性差的缺点.开发了一种基于电子介体的微生物传感器,即:通过一种固定了苯醌的氧化还原溶胶作为基质,制备了固定电子介体、菌体的一体化微生物传感电极,用来检测水体生物毒性.该菌体/介体一体化修饰的微生物电极可以避免目前
近年来,四环素类抗生素(tetracyclines,TCs)因其价格低、抗菌谱广、饲料报酬高等优点而在养殖业上被广泛应用.其中土霉素(oxytetracycline,OTC)、四环素(tetracycline,TC)、金霉素(chlortetracycline,CTC)及强力霉素(doxycycline,DC)应用最多.由于生物耐药性等原因,生物样品中兽药残留问题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生物样品基质
本文介绍了一种流动免疫技术(DXS-600),即可以自动测定样品中的二噁英类物质,此技术可以使二噁英、抗体、抗原三者充分结合,达到平衡状态,从而避免了常规酶联免疫方法中的竞争步骤,并减少了操作过程中的人为因素,提高了测定的准确度。方法测定的基本步骤为:①将净化后的样品与荧光标记的二噁英抗体溶液混合、充分反应后,形成抗体抗原结合的物质;②将上述混合液流经包被了另外一种抗原测定单元,当二者接触后,未与
本文在结合国内外有关纳米颗粒界面行为研究进展的基础上,综述了人工纳米颗粒在土壤固-液界面、根-土-微生物界面的吸附、解吸、聚集、沉降、过滤、溶解、迁移、转化等环境行为及其影响因素;人工纳米颗粒对土壤中有机/无机污染物迁移、转化的影响;植物对人工纳米颗粒的吸收、转运、积累、代间传输、生物转化、生物放大等过程;重点关注植物根系分泌物、微生物胞外聚合物对人工纳米颗粒根际行为的影响以及微生物、植物对纳米颗
本研究采用分了模拟技术,尝试研究了叶腊石对C60的吸附特征。研究中首先开展了DFT计算,研究得到了C60在叶腊石表面的吸附能和吸附位点。结果显示,C60在叶腊石表面的吸附能为-0.65 eV,而吸附位点则是在叶腊石硅氧烷表面的六方环上。根据DFT计算结果,随后确定了开展分子动力学(MD)模拟所需的分子力场。其中,叶腊石的分子力场选用目前应用最广的CLAYFF力场。在选用C60的分子力场过程中,尝试
会议
会议
锌冶炼是环境中重金属污染的重要来源之一,而土法炼锌和中小规模炼锌,由于污染控制措施不力,重金属污染尤为严重.铅常常伴生于锌矿石,在锌冶炼过程中随烟尘和废渣排放而污染周围的生态环境.土壤和灰尘作为重要的环境介质,也是铅污染的赋存载体之一,而人类,特别是儿童,常常不经意间通过呼吸以及手-口途径摄入土壤和灰尘中的铅,造成人体健康损害.本研究采集了黔西北土法炼锌区(妈姑镇)和中小规模炼锌区(赫章县城郊区)
本研究从湖北省某铜矿开采企业周边村落及农田采集了15个表层土壤样品及周边村落10个居民饮用水样品,经微波消解后,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ICP-MS测定砷、镉、钴、铬、锰、镍、铅、铜、钒、锌、铁和铀元素的含量,并用SPSS进行相关性的分析。结果表明,土壤样品重金属的含量随采样点与开采企业距离的增大而降低。土壤重金属的含量均不同程度的超过其背景值,其中各采样点铅、砷、镉、铜、锌的含量超过背景值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