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术新、普川从神坛迈入世俗--哈尼棕扇舞的艺术人类学思考

来源 :北京舞蹈学院建校60周年暨中国艺术人类学国际学术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jiakou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棕扇舞是哈尼族的标志性舞蹈之一,已被列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哈尼族代表性舞蹈之一,扇子舞经历了芭蕉叶扇舞、棕树叶扇舞、纸扇舞的变化.在元江地区棕扇舞作为一种民俗传统被固化了下来,并被发扬光大.实现了由具有神性的祭祀典礼舞蹈向民俗丧葬舞蹈、再向大众世俗文化娱乐项目的转变.为何选择棕榈叶作为舞蹈道具,棕扇舞在传承发展中文化如何变迁,在此过程中,人类社会发展的需求、文化的创造力、政治性力量和学术性力量的推动都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其他文献
在人类学视阈下,舞蹈作为一种身体语言艺术,其美学研究具有重要意义.但在现实中,人们往往认为中国舞蹈所谈之"美",主要指古典舞及吸收戏曲舞蹈元素而形成的中国古典舞身韵.中
本文以阈限理论为基本视角,对春节期间流行于山东的鼓子秧歌进行新的结构与反结构分析.在简要梳理与春节相关的古代傩仪、迎春仪式以及元宵节仪式发展脉络基础上,从组织结构
本文首先介绍了河北地域文化的特征,河北地理得天独厚,丰富的人文环境造就了自古燕赵多慷慨悲歌之士,其次介绍了文化传承中的河北地秧歌演变,在这悲壮的文化熏陶下,昌黎地秧歌如
舞蹈的生命,在人类学意义上,面对着一个永远开掘不尽的生活摹本,那就是"土著"的生命与生活存在,它是不同族群和专业艺术家舞蹈艺术臻其殊妙的美学根基."土著"生命与灵魂、心
北京舞蹈群落的现代舞种建群时间最短,属于最年轻的新生型种群;也是伴生舞种;个体数量稀少,点状分布于城区;处于年幼发展期.北京现代舞种内部结构主要由教育团体、演出团体及
文化人类学又称民族学,是研究人性普同性与文化多样性的一门学科.他者文化研究是其关注的焦点,也是沿承至今的传统,迄今依然无法偏移.与之异曲同工的中国民族民间舞也是如此,
作为先锋性艺术形式的现代舞作品欣赏中理性与感性审美是舞蹈欣赏的核心,本文结合现代舞作品《开启源代码》对于现代舞的审美的"源代码"进行论述,通过多角度的分析,提升现代
本文首先从从儒家文化角度,解密赣南采茶舞蹈为什么与灯彩艺术有不解之缘,其次从地理环境角度,解密赣南采茶舞蹈为什么与茶与山有不解之缘,然后从社会结构角度,解密赣南采茶舞蹈的
新疆舞蹈教育在建立六十多年的发展历程中始终以保护新疆各民族舞蹈生态的多样性、传承与发展新疆各民族舞蹈文化为己任,从民间原生化的"社会语境"中步入舞蹈教育次生化的"言
作为中国古典舞的"舞魂",身韵系统的完善了中国古典舞训练体系"形"和文化体系"质"的结合.中国传统的天人关系的和"转似回波"的"圆"与"行云流水"的"线"的审美意识与审美范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