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均匀分布颗粒群中的曳力分布与曳力系数表征

来源 :中国颗粒学会第七届学术年会暨海峡两岸颗粒技术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tou198810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采用格子Boltzmann 方法(LBM)在图形处理器(GPU)上计算了由静止圆柱阵列组成的团聚物最小周期单元内的不可压缩流体流动,流固交界面处采用直接反弹以实现无滑移边界,每个圆柱上的曳力通过统计动量交换直接求得。根据LBM 求得的流体速度,对于团聚物中的单圆柱按能量最小多尺度(EMMS)模型计算平均曳力系数,并与假设颗粒均匀分布的相应曳力系数对比。将这两种曳力系数随密相空隙率变化曲线的交点作为均相与非均相的分界点,对颗粒雷诺数p Re 在0~10 之间的6 种固相份额的计算表明:当固相份额恒定时,该分界点随着p Re 的增加而降低;当p Re 恒定时,该点随着固相份额的增加而降低。
其他文献
本文提出一种描述开口系统颗粒流动入口边界的处理方法。该算法通过了随机选择的网格面的面心沿着入口表面做随机扰动来对颗粒的位置进行试探确定,并通过碰撞检测来确定创建位置是否成功,以避免喷射颗粒对现有颗粒流场产生破坏。算法对位置的随机确定和颗粒粒径随机分布采用了不同的全局随机数产生器,以确保颗粒粒径随机产生器不受外界的干扰, 从而保证喷射的颗粒分布和预设的颗粒分布一致。为了验证方法的可行性,本文对放腔内
本文提出了一种可以描述大颗粒气固流动的两层网格方法。该方法采用了粗细两套网格对流场区域进行划分,粗网格用于颗粒的跟踪及其气相体积分率的计算,细网格用于气相的流场的计算,两套网格通过直接映射或者网格节点中心点插值进行交换信息以实现体积分数场的粗细网格映射和压力速度场细粗网格映射。为了使映射过程中的全局守恒,本文给出了映射后的场量的修正方法。该方法避开了网格尺度和颗粒尺度的相互影响,实现了大颗粒流动的
再生器是催化裂化装置不可或缺的有机组成部分,通过增设格栅内构件强化再生效果有利于降低主风量、提高烧焦强度和降低装置能耗。根据催化裂化再生过程的需要,提出了一种能够有效改善气固接触和抑制颗粒返混的Crosser 格栅内构件。大型冷模实验结果表明,增设Crosser 格栅后,床层膨胀/空隙率显著增大,颗粒夹带量显著降低,床层内颗粒的轴向返混流率大大降低。工业应用结果表明,催化裂化再生器中增设Cross
以生物质流化床快速热解为背景,首先采用MDMDY-300 型全自动密度仪和体积法测量了生物质和三种惰性热载体的颗粒密度和堆密度,然后在一内径为0.166 m 的有机玻璃流化床内考察了生物质及热载体对最小空隙率和流化速度的影响规律。实验结果表明单组份颗粒密度随粒径的变化可以忽略,而堆密度却随粒径的增大有所减小;对于双组份二元混合物,在本实验范围内可以用Goossens 等的平均物性计算公式预测混合物
本文研究了NiCo/MgO-Al2O3 气凝胶催化剂在磁流化床中进行甲烷重整的积碳行为和稳定性。冷态实验表明,气凝胶催化剂流化过程中出现气泡、沟流和形成大聚团的问题在磁流化床中得到了明显的改善。通过在不同反应器内进行甲烷重整反应的研究发现,反应器类型对催化剂的积碳行为有明显的影响,磁流化床可以显著降低催化剂在甲烷重整中的积碳,实现了长时间的稳定操作。
团聚室中引入声波,强化燃煤飞灰可吸入颗粒间的碰撞,促进颗粒团聚。以撞击式采样器测量颗粒团聚前后质量变化,采用扫描电镜照片观察颗粒团聚前后的形貌变化,来研究声波团聚规律。实验结果表明,声波作用下可吸入颗粒的清除效率依次呈现为略微降低、迅速调高以及缓慢降低三个阶段。在最佳操作频率范围1400 Hz~1500 Hz 观察到最高清除效率达29.2%。声波对于PM2.5 颗粒具有较高的清除效率,同时不同频率
在内径50 mm 的磁场流化床中,测量了纳米级SiO2、TiO2 和ZnO 的聚团尺寸。根据纳米颗粒聚团在磁场流化床中碰撞能、磁场能、剪切能和黏性能的平衡分析,建立了估算聚团大小的能量平衡模型。结果表明:通过此模型计算得到的聚团大小与床层流化后实测的聚团尺寸有很好的一致性。
在床径分别为40 mm、80 mm、186 mm 和400 mm 的流化床内测定了页岩灰,石英砂和FCC 催化剂的最小流化速度。结果表明,实验测定的颗粒最小流化速度受床径的影响与颗粒物性有关。对于非球形的页岩灰、石英砂颗粒,最小流化速度随着测试的流化床床径增加先是迅速降低,而后当床径增大到一定程度,实测的最小流化速度便趋于稳定,不再随床径变化;传统的最小流化速度关联式都不能预测这一效应;对于本实验
本文建立了碳质气溶胶中直链烷烃的提取分离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分析方法。并利用建立的分析方法测定了煤炭、柴油、汽油、木本植物和草本植物等燃烧时粒子态烷烃的放出系数和化学特性。实验结果表明:1)不同种类的化石燃料和生物质燃烧时,粒子态烷烃的放出系数和化学特性各不相同。生物质燃烧时主要放出较长碳链(大于n-C25H52)的烷烃,而化石燃料燃烧时主要放出较短碳链(小于n-C25H52)的烷烃。2)化石燃料
采用离散元(DEM)数值仿真对同一尺寸球形粒子在振动条件下堆积形成的无定形结构及晶态结构进行了三维(3D)构建,并对其从宏观和微观尺度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通过适当选取振动的振幅和频率, 在一维(1D)连续振动及整体加料情况下,可以获得最大密度的无定形堆积结构,该结果已得到我们的物理实验验证;而在3D 间歇振动及批量加料的情况下,可以获得最密的晶态结构。无定形结构的径向分布函数(RDF) 只在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