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的康复治疗及进展

来源 :中华医学会第十六次全国神经病学学术会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nnengm9m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PPV)是在头位改变时出现的以短暂眩晕发作为主要特征的外周前庭性疾患,耳石复位治疗具有独特的疗效,Eply复位手法目前被认为是治疗后半规管型BPPV最为有效的方法,水平半规管型BPPV的治疗需根据不同的眼震类型选择相应的复位技术,指南没有推荐任何手法复位可用于前半规管型BPPV患者.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IL-17及IL-35在GBS中可能起到的作用.方法:收集2010年6月至2012年3月期间在我院神经内科住院的GBS患者56例,其中男性患者33例,女性患者23例,年龄12~63岁,平均(38.27±14.91)岁.
会议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辛伐他汀通过调节PI3K /AKT/Caspase3信号通路和炎症介质作对6-OHDA诱导的PC12的作用.方法:研究细胞的凋亡及PI3K /AKT/Caspase3信号通路,分4组,空白对照组、辛伐他汀组、6-OHDA组、6-OHDA+辛伐他汀组,分别检测细胞凋亡率、白介素(IL-6)、环氧化酶(COX2)、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多巴胺转运蛋白(DAT)、酪氨酸羟化酶
会议
目的:探讨传统康复治疗联合肌内效贴技术治疗肩关节半脱位的疗效,为临床提供一种新的治疗手段.方法:将60例卒中后肩关节半脱位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两组均给予传统综合康复治疗,治疗组同时给予肌内效贴技术;两组在治疗前、治疗后2、4周,观察肩关节复位率及采用简化的Fug1-Meyer量表(Fugl-Meyer Assessment,FMA)评价上肢功能.
会议
侧支循环血管可以来自硬膜内、硬膜及硬膜外血管,大致可分为原发性侧支循环(即基底动脉环,又称Willis环)和继发性侧支循环(皮质软脑膜支吻合、脑外代偿等)血管狭窄程度与缺血性脑血管病发病率相关,侧支循环的建立可增加脑血流量、防止脑缺血的发生.
会议
目的:通过对脑卒中后失语患者脑区激活的特征研究,并与正常人比较,探讨运动性失语的发生机制.方法:选择符合条件的运动性失语患者9例,接受汉语标准失语症检查及图片命名任务状态下BOLD-fMRI检查.选择年龄相近的正常成人10例,接受图片命名任务状态下BOLD-fMRI检查.
会议
随着社会老龄化的加剧,脑卒中发病率呈上升趋势.上肢功能障碍是脑卒中患者最常见的临床表现之一.近年来虚拟现实系统治疗改善卒中患者的肢体运动功能成为康复治疗界的研究热点.目前研究证明虚拟现实康复治疗方法较传统康复治疗方法更能改善偏瘫患者肢体运动功能.本文就以虚拟现实技术的概念、作用机制、在国内外脑卒中后偏瘫患者上肢运动功能康复医学领域的应用研究进行综述.
会议
对新型全身振动训练(WBV)在卒中后运动功能康复中的应用进行综述.WBV是一种利用机械振动和外在抗阻负荷刺激机体以引起肌肉振荡及中枢神经系统适应而改善神经肌肉功能的训练方法,分为垂直振动、水平振动和摆动振动三种模式.
会议
目的:探讨康复科设立重症康复病房(IRCU)对重症脑卒中患者功能恢复和平均住院日的影响.方法:2011年3月~2012年3月以来收住我科的128例重症脑卒中患者设为A组,随机抽取2010年2月至2011年2月收治的重症康复病人128例设为B组,分析2组治疗前和出院时的Fugl-Mayer运动功能评定(FMA)、改良的Barthel指数(MBD及平均住院日.
会议
目的:探讨对神经内科优质护理病房护士进行静脉留置针脉冲氏正压封管强化培训的效果.方法:对神经内科优质护理病房的20名护士采用讲座、操作示范、分组讨论等形式进行静脉留置针脉冲氏正压封管培训,每项内容连续培训3次并持续2周的强化培训.
会议
目的:探讨早期神经康复对急性脑卒中患者的重要性、有效性,以及康复介入的时机与疗效的关系.方法:选择急性脑卒中患者90例,随机分为常规用药组(A)组、早期康复功能训练组(B)组:即病后7天之内开始康复、延期康复功能训练组(C)组:即病后7天至30天开始康复.
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