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建筑设计中女性主义认知的渗透

来源 :“伦理视域下的城市发展”第五届全国学术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eizi52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解决"女人的问题"为出发点的女性主义理论已历经上百年的发展,但20世纪50年代后的生态女性主义和女性主义美学理论已从探讨"女人的问题",深入到对人与自然和文艺美学的研究,这些研究理念近些年已明显渗透到现代建筑设计领域.本文探讨了现代建筑设计的新理念和新趋势,并分析了女性主义认知对现代建筑设计的启发,最后例释了现代建筑设计中女性主义认知的渗透.在现代建筑设计中,依赖技术革新和进步解答上述问题只是一个方面,技术和专业知识之外,还需与时俱进的跨学科的以人文本、保护环境、尊重传统和保持特色的理念,而这些理念恰恰是20世纪中叶以来女性主义理论研究和探讨的重点:对性别平等的追求延伸至对弱势群体的关注,是以人文本理念的根本;生态女性主义对自然的关注,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探索,促进了低碳生态建筑的探索;女性主义美学对建筑审美的影响,利于形成建筑与环境和谐的设计理念,包括对文化传统的继承能实现建筑特色化,并能推进建筑审美的完善。事实上,女性主义理论和理念,己作为现代建筑设计中非技术因素的,温暖柔软的一部分,逐步渗透于现代建筑设计中。
其他文献
朝阳区是北京市人口大区,目前60岁及以上户籍老年人口48.3万人,占户籍人口的21.7%.面对老龄社会,如何发挥区属高校的作用,文中对社区老年教育如何持续发展做了积极的探索.其具
地用的变更作为一种物质的表达,其背后隐藏了广阔的社会内涵.城市用地的布局、用途、外观等是该城市的社会中权力竞争和分配的产物,从某种程度上讲,建筑是其所在社会的政治结
《红楼梦》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是毋庸置疑的,但人们仍然需借助优秀的译文向世界各地传播这部鸿篇巨著,从而使各国人民能够品味到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然而,翻译《红楼梦》并
会议
国外文献对北京生态建筑文化的研究起初并没有涉及到任何生态的概念,只是从宏观、单一的北京建筑历史文化、游记角度来进行研究.之后文献中阐述由于北京建筑文化受到西方建筑
民众参与和支持历史遗产保护运动(historic preservation),反映了民众对工业化进程及其带来的混乱和改变所表现出来的不满情绪.[1]历史遗产保护尽管会因工业化进程而呈现出一
会议
本文尝试以北京和巴黎为例,从建筑色彩文化内涵的角度来比较中西方建筑文化差异.并呼吁建筑师传承、发扬中国传统建筑色彩,以彰显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特色.英国学者P. L.格列高
会议
本文基于身份(认同)理论,研究当代新西兰华人移民(尤其是1987年新西兰《移民法案》后)的空间归属问题.通过对身份(认同)理论及其与移民的关系的梳理,结合当代新西兰移民新政
本文介绍了美国工程教育政策从科学范式到工程范式的转化过程.二战后美国科学研究政策的调整导致工程教育科学化,这期间国家科学基金会成立,国会通过《国防教育法》,全国掀起
"金钱"在美国作家菲兹杰拉德的小说《了不起的盖茨比》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主人公盖茨比认为正是"金钱"让自己失去了最初的爱人黛西,于是为了重新赢取后者的芳心,他立志成为
会议
阿诺德视域下的完美文化是重塑英国维多利亚时期城市非利士阶层理想、实现该社会阶层整体与个体完美的主导力量.阿诺德将"完美"置于其文化理论的中心位置,面对英国维多利亚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