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刚石中利用连续动力学解耦延长量子相干的实验研究

来源 :第十七届全国波谱学学术会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ilinn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实验研究金刚石中氮空位(NV)发光缺陷,运用连续微波驱动场,将NV色心的相干时间延长超过一个量级。发现利用连续波动力学去耦方法,量子逻辑任务可以在相干时间被延长的同时很容易的实现。
其他文献
本文首先通过简易的多元醇方法制备得到磁性核心,所制备SPIO纳米粒子的粒径在8nm左右;然后在碱性条件下水解正硅酸乙酯(TEOS),在所得到的SPIO纳米粒子表面修饰上一层Si02。从透射电镜图中可以知道复合纳米粒子具有完整的核壳结构。接着将所得到的SPIO@SiO2复合纳米粒子用于体外标记间充质干细胞(MSCs)。说明制备的SPIO@SiO2复合纳米粒子可以有效地被MSCs细胞摄取,使其被MRI
最近合成了三个尚未见文献报道的3,4-二取代-1,2-邻苯二酚类化合物4, 5,6。令人感兴趣的是利用A1C13对化合物4进行去甲基保护时,反应首先发生在空间位阻较大的C-2位上。本文利用二维核磁共振技术对3个化合物1H NMR和13C NMR谱峰进行了归属,并对区域选择性去甲基保护所得的化合物5的结构进行了确认。
开展氨基葡萄糖结构及光谱学特性的研究,能够为该类化合物的化学修饰改性工作提供很好的参考价值。本文利用1D TOCSY技术可以由近到远顺序提取同一自旋体系不同位置质子信息的特点,采集系列“质子接力”谱,实现对混合物复杂常规氢谱的有效分解,快速分组归属和指认不同构型化合物的质子信号。并辅以13CNMR,DEPT135,HSQC和HMBC数据信息完成对其构型混合物样品结构的全解析,以建立一种利用核磁共振
最近,从苦皮藤根皮苯提取物中发现了2个新的β-二氢沉香呋喃多醇酯类化合物——苦皮素2(化合物1)和苦皮素3(化合物2)。本文报道对化合物1和2的1H和13C MNR检测,通过DEPT、NOE和1H-1H COSY、HSQC、HMBC等2D NMR技术对该化合物所有的1H和13C NMR信号进行了全归属和详细解析。
本文利用优化控制方法实现了多种多量子位体系中的量子逻辑门,运用数值计算的方法,找出了实现多种量子逻辑门的最短时间。通过运行基于GRAPE算法的SIMPSON软件,得到了优化控制量子逻辑门的核磁共振脉冲序列,首先用SIMPSON软件对优化的脉冲序列进行了模拟,得到模拟的谱线,然后在Bruker AVANCE 5OOM谱仪上实验实现了多种优化的脉冲序列,并将模拟结果与实验结果对比。结果显示设计的优化量
本文利用脉冲式电子顺磁共振技术在辐照丙二酸单晶样品中实验实现了Uhrig动力学解耦方案,保持了电子自旋的量子相干。并通过与理论方法相结合,定量的分析了固态体系中引起电子自旋退相干的物理机制。在此之后,将动力学解耦方法扩展到两比特体系,利用它实验实现了磷硅体系中量子纠缠的保持。紧接着,更进一步将动力学解耦方法应用到单电子自旋的金刚石色心体系中的相位精密测量实验方案中,提高了相位的探测精度。
本实验研究了固体体系中二量子比特的可分离热态的量子关联,实验是在自制的脉冲式电子自旋共振(ESR)谱仪上完成的。实验中观察到了量子失谐的突变,突变点清楚的对应于哈密顿量行为的某些临界点。结果展示了量子关联在研究量子系统的基本性质的潜在应用,如有限温度下的量子临界状态。
本文基于对极化物分子中电子和内壳核的双共振(ENDOR)频率,提出了进一步诊释DNP的量子力学机制和优化现有DNP技术的新方法;证实了从极化物自由基到目标核的极化直接转移不仅可以从理论上解释为频率域的瞬时自旋扩散,而且可以根据自由基的超精细耦合常数,通过选择磁场在实验中得到优化。该方法具体为将自由基的ENDOR频率与目标核的Larmor频率比配。最后将讨论该方法对于给定的磁场,如何设计合成新的极化
本实验利用2.4K低温脉冲EPR,首次成功地并同时探测到源自这两个能级各自不同的相干量子振荡,这种振荡亦称为Rabi振荡。作为对照,以谱仪谐振腔的基线信号被用来研究,扫场回波检测的结果表明,基态和第一激发态的EPR吸收谱均具有相同的g值但不同的半高宽。不论是基态还是第一激发态的FSED吸收谱的g值、谱形和谱宽,都与谱仪谐振腔的基线信号不一样。利用不同的EPR脉冲序列并结合适当的温度,可区分源自不同
在wen-plaquette模型中,存在着两种拓扑序,分别为Z2A态和Z2B态。这两种序的对称性是相同的。从Z2A态到Z2B态发生了一种新的量子相变。实验采用了四量子比特系统,模拟揭示了这种拓扑量子相变新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