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性液膜技术用于布洛芬外消旋体拆分的研究

来源 :第七届京津地区研究生膜技术论坛暨北京膜学会换届大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6368529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布洛芬(英文名称:ibuprofen,中文名称:2-(4-异丁基苯基)丙酸)具有解热、镇痛、消炎的药理作用,连续多年其销售额占据消炎镇痛类药物榜首.其中S 型异构体活性为R 型的160 倍,且主要毒副作用几乎都是由R 型产生,以S-布洛芬实现给药可以减少剂量,提高疗效,降低毒副作用.利用手性液膜技术(Chiral liquid membrane)对布洛芬外消旋体进行拆分,能够节约手性拆分剂的用量,从而降低手性拆分成本,同时实现拆分过程的连续化.本文以布洛芬/磷酸钠-磷酸缓冲盐溶液-L-酒石酸酯/有机溶剂-磷酸钠-磷酸缓冲盐/羟丙基-β-环糊精溶液作为实验体系,考察了体系物性和流体流动状态对布洛芬外消旋体拆分效果的影响,提出了手性液膜技术反萃侧出口布洛芬光学纯度和传质单元数关系的数学模型.实验结果表明:手性液膜过程中,L-酒石酸酯优先识别S-布洛芬,而D-酒石酸酯优先识别R-布洛芬,不同链长的L-酒石酸酯尤以L-酒石酸正戊酯的拆分效果最佳,使用正辛烷作为有机冬季膜相积累程度最低;随着手性液膜相中L-酒石酸正戊酯浓度(0-0.3mol/L)增大,反萃侧布洛芬两种对映体的通量均增大,分离因子呈现先增大后降低的趋势;反萃测两种对映体的通量随着反萃侧pH 值(2.5-7.0)的增大而增大,分离因子呈现下降趋势.随着管程流速增大,料液侧两种对映体传质通量增大;壳程流速增大,反萃侧两种对映体传质通量增大.建立了手性液膜技术反萃侧出口光学纯度和传质单元数的数学模型,与实验值吻合度良好.
其他文献
会议
本文采用PVDF 微滤膜对BSA 进行静态吸附试验,研究了静态吸附的热力学曲线、吸附平衡曲线,同时也探讨了温度、pH 值及离子强度对静态吸附的影响,并用八个等温式对平衡数据进行非线性拟合。平衡研究结果表明:八个等温式的最优拟合顺序是:Langmuir and Freundlich > BET > Langmuir ≈Redlich-Peterson ≈ Temkin > Freundlich >
会议
会议
会议
应用藻类反应器对城市污水的二级出水进行深度处理,是水处理领域的新技术.然而经过藻类处理后的废水中会含有大量悬浮藻体,其直接排放会对环境造成潜在的危险,应用先进的膜技术可以使之达到排放要求.本研究分别采用卷式超滤膜(PES,截留分子量50KD,膜面积0.37 ㎡,操作压力0.1MPa)及纳滤膜(Polypiperazine-amide,截留分子量300D,膜面积0.37㎡,操作压力0.5MPa)对出
会议
反渗透膜元件运行特性是反渗透膜系统运行分析的基础,而膜元件运行特性又分为静态特性与动态特性.静态特性系指特定运行条件下膜元件的运行参数,动态特性系指膜元件的透水系数与透盐系数对于膜通量、给水温、盐浓度、回收率等单一因素特性或混合因素特性.膜元件特性分析领域中存在两个典型问题.一是原始特性即非污染条件下的膜元件特性,一个是污染特性即膜污染条件下的膜元件特性.反渗透膜元件的运行过程属于传动与传质合成的
会议
乳制品废水是间歇式产生的,不同车间产生的牛奶废水变化幅度较大,包含大量的碳氢化合物(乳糖为主)、蛋白(80%酪蛋白和20%乳清蛋白)、脂肪.本实验通过纳滤浓缩乳制品废水,使纳滤后的透过液达到排放标准,浓缩液进入产氢厌氧膜反应器进行厌氧发酵产氢.实验结果表明,浓缩液进入产氢厌氧膜反应器后酪蛋白因反应器pH 值在5.0 左右而发生等电点沉淀,与污泥混合影响污泥的活性,增加膜污染,并被分解产生多肽和氨基
虽然经过膜生物反应器(MBR)工艺处理后的电子废水完全满足反渗透(RO)系统的进水要求,但膜污染依然困扰着RO 系统的长期稳定运行.本文对引起RO 膜性能下降的原因进行了全面的分析,并提供了解决方法.对污染的RO 膜元件进行解剖后发现,膜片表面呈微黄色.与新膜片相比,污染膜片的截留率下降至98%,但渗透通量接近;采用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FESEM)观察和Fujiwara 检测发现,这是因为膜表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