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8城市大中学生健康危害行为及其共存现象研究

来源 :中华预防医学会儿少卫生分会第九届学术交流会暨中国教育学会体育与卫生分会第一届学校卫生学术交流会暨中国健康促进与教育协会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qt199001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青少年的健康危害行为不应视为青春期发展过程的正常表现,应受到足够重视。大量的流行病学调查发现,单一行为或多种共存的发生受多种因素影响,如性别、种族等。目前国内对青少年健康危害行为的研究多局限于对单一行为的描述和危险因素的探讨,危害行为共存问题并未受到足够重视。青少年有良好的行为可塑性,普遍认为该人群中各类健康危害行为都是可预防的,只要提供适当的教育,积极进行干预,以期待他们及早转变态度,彻底改正这些不良行为。本文旨在描述我国城市学生健康危害行为的单一和共存现象的流行趋势,分析其在不同亚群的分布差异,发现高发群体特征,为进一步有效干预提供证据支持。
其他文献
喉肌弱症,又称喉肌无力,喉肌疲劳,是声门运动创伤性嗓音病,属中医“慢喉暗”、“久喑”、“痿病”范畴;以声嘶,发声费力、易疲劳,持久性差,声时缩短,声音不清晰,时有漏气现象,甚至失音等为特征;检查见双侧声带松弛无力,声门呈不同形式的闭合不全。为嗓音疾病的常见病、多发病,多见于嗓音、言语工作者,尤其是青年用嗓工作者,如青年教师、演员、初学声乐者及年老体弱者等。本文介绍的是谢强教授根据中医“治痿独取阳明
目的:观察总结口服温鼻通窍饮(谢强教授经验方)结合微波、迎香穴按摩、晨跑等中西医结合综合四法治疗变态反应性鼻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病人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各30例。试验组采用微波热凝肿大鼻甲的病变粘膜,同时结合温鼻通窍饮口服、迎香穴位按摩、晨跑等综合四法治疗:对照组给予口服开瑞坦片(10mg/片),以及鼻部点滴配有地塞米松注射剂5mg的1%呋喃西林麻黄素滴鼻剂,同时下鼻甲粘膜下注射维丁胶性
一名针灸医师,其自身的情志调节在对患者的治疗中可以产生一定影响。人的情志对健康有着很重要的影响。在临床治疗过程中每当全神贯注,心平气和,心思患处即调神定气的情况下,取穴治疗,效果明显;若反之,则效果不佳,即便取穴正确,疗效亦不如调神定气的治疗效果明显。而采用心存概念之法,即调神定气中心思患处为心思闪念,患者疗效较好,且施术者亦无神疲体倦。
运用谢强针刺运动针法经验,通过针刺同时运动患部,可使针感增强,作用迅速且持久,从而达到运行气血、调和阴阳、扶正祛邪而消除疼痛之目的。该法具有运行气血、调和阴阳、扶正祛邪而消除疼痛之作用。此法颇适合治疗耳鼻咽喉科疾病,尤其适用于急症、痛症,疗效显著。
谢强教授极其重视针灸医学的继承和发展,观五官科临证,前人首推针治。他忧虑今之五官科擅长针术者无几,多弃针不用专事药治,唯恐五官科针术失传。遂潜心发掘五官科针法,集众家之长,融于一身,创立了独俱特色的五官科针灸疗法,取得了显著疗效,发掘并发展了传统针法,丰富和完善了针灸医学,因而理验俱丰,终于成为一代名师。纵观老师的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如倡导五官科针灸疗法、开创五官科无创痛针灸疗法、注重疗法互补;尤
谢强教授认为,全息论是近代发展起来的一门科学,把一棵完整植物的枝条剪下来插进土壤里,它会生长出一棵与原来植物完全相同的一个新个体。教授通过长期博览医书,查阅现代研究资料,积极思索,并运用现代神经理论进行分析,独创性地提出了“转移兴奋灶针刺法”这一学术思想并将其运用于中医耳鼻咽喉科临床中。转移兴奋灶针法不仅可用于中医耳鼻咽喉科中,还可广泛应用于各科之中,因其选穴简单、取穴方便、操作快捷等优点值得在临
目的:观察谢强教授针刺开音1号穴(谢强经验穴),运用呼吸补泻中的泻法,并结合患者喉腔声门的深呼吸运动治疗声带粘膜下出血(脏腑郁热型)经验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对其有效性和安全性作出评价。方法:将80例病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40例,针刺开音l号穴为主治疗。对照组40例,超声雾化吸入治疗。主要观察临床疗效和治疗前后声带粘膜下出血的声学参数的变化。结果:试验组治疗3天的愈显率为82.5%,疗程结
目的:观察注射针刀治疗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颈椎病患者132例,随机分为注射针刀治疗组66例和药物治疗组66例,对患者治疗前后综合疗效评定。结果:注射针刀治疗组与药物对照组各项指标的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结论:注射针刀治疗可提高颈椎病的临床疗效。
2010年安徽省学生体质健康状况调研是每5年一次的全国范围性工作。其调研的检测项目包括身体形态、生理机能、体能素质和健康状况。本文就学生常见病和营养状况进行统计分析,学生常见病都较5年前有所增长。因此,社会、学校和家庭要加强学生健康教育工作,减轻学生学习负担,在人群中提倡健康的生活方式,减少疾病的发生。
水痘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是一种传染性极强的呼吸道传染病,通过飞沫或接触传播,儿童易感,接触者90%-96%发病。在学校等人群密集的场所,易通过学生的集体活动传播,学校中一旦传入,传播迅速,多造成局部暴发,影响儿童的身体健康和正常的教学秩序。本文对德胜街道学校水痘突发疫情的特征进行分析,以期制订科学有效的预防控制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