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颈动脉颅外段不稳定斑块相关危险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来源 :2006天坛国际脑血管病会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pyx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分析与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ICVD)颈动脉颅外段不稳定斑块形成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应用彩色血管超声对住院的205例ICVD患者进行颈部血管超声检测,根据超声表现分为两组:不稳定斑块组及稳定斑块组;并记录年龄、性别、入院时血压、教育程度、吸烟史、饮酒史、食新鲜蔬菜水果史、锻炼史、高血压病史、糖尿病史、高血脂病史、冠心病史、高血压家族史、糖尿病家族史、卒中家族史、血脂、空腹血糖、血浆粘度、血沉(ESR)、血浆纤维蛋白原(FIB);先以单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出有统计学意义的危险因素,再应用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ICVD患者颈动脉颅外段不稳定斑块形成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ICVD患者颈动脉颅外段不稳定斑块形成的独立危险因素是高血压病、糖尿病及吸烟史;糖尿病史及高血压病史对颈动脉颅外段不稳定斑块的形成强度相似,但皆较吸烟因素作用强;对该类人群的颈动脉颅外段不稳定斑块及高血压等危险因素进行必要的干预具有重要的意义.
其他文献
Midkine(MK)在多种肿瘤中过度表达,可能对肿瘤的发生和发展起重要作用.本研究通过RT-PCR、real-time PCR和免疫组化的方法,分别检测了9例正常胃镜组织、37例胃肿瘤组织及其相
目的:研究溴隐亭治疗垂体泌乳素腺瘤的作用机理.方法:选择28例泌乳素腺瘤和7例生长激素腺瘤,用溴隐亭治疗,观察肿瘤变化,并进行光镜和电镜观察.结果:服药一年以上,10例巨腺瘤
颅内急性硬膜下血肿发生率较高,脑实质损害较广泛较严重,且伴有皮层动静脉损伤,伤后变化快且手术指征及手术时机难以掌握,现将本科自1996年1月-2006年1月共收治急性硬膜下血
本科于2003年~2006年4月对20例因外伤致硬膜外、下血肿、脑内血肿、脑挫裂伤及脑出血致小脑幕切迹疝病为清除颅内占位后应用水冲颞底法使脑疝复位,效果满意,现作一报告.
目的:采用磁刺激的方法,观察脑梗塞后3个月未能全部恢复运动神经功能患者.并采用体外反搏方法治疗,进行客观的临床疗效评定. 方法:采用大脑皮层运动诱发电位(MotorEvoked
目的脉动血流对维持正常的血管内皮细胞功能有重要作用,本研究拟建立血压脉动性的测量方法,并以此评价体外反搏对人血压脉动性的影响. 方法健康青年男性志愿者8名,局麻下
本文探索,一、体外反搏对心脏功能和血液动力学影响的实验研究,二、体外反搏增加脑循环的实验研究,三、体外反搏增加肢体血液循环的实验研究,四、体外反搏增加腹腔动脉血流的实验
目的:研究15-HETE对Kv通道亚型的作用,证实15-HETE可能是脑缺氧时引起Kv通道变化的始动的重要因素,探讨15-HETE在缺血/缺氧性脑血管收缩病理生理过程中的作用,为缺血/缺氧性
目的:探讨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可能的脑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的分布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对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的297例连续的可能动脉粥样硬化病因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进行分
目的:评价超选择性动脉溶栓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对选择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进行超选择性动脉溶栓,同时采用卒中登记收集患者的临床和影象等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