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源CT在脑卒中再灌注治疗侧支循环形成中的诊断意义

来源 :中华放射学学术大会2016、中华医学会第23次全国放射学学术大会暨中华医学会第24次全国影像技术学术大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sybt0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双源CT在急性脑卒中再灌注治疗侧支循环形成中的重要诊断意义。方法 选择我院50例急性大面积脑梗死的住院患者,分别于患者发病24小时以内及治疗半年后行头颈部双源CT血管成像检查,检查患者均证实为单侧或双侧颈内动脉或大脑中动脉闭塞,并分析治疗前及治疗后的侧支循环建立情况。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肺癌患者放疗期间的个案管理护理方法及其应用效果,结合患者癌性疲乏及生活质量的改善情况进行评价。方法:选取我院2016 年10 月~2018 年2 月期间收治的70 例肺癌患者,分为观察组(个案管理护理)和对照组(常规护理)各35 例,观察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
目的 探讨赛肤润联合活性银离子喷雾剂治疗乳腺癌放疗患者皮肤破溃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我科2016 年1 月至2018 年9 月期间90 例发生Ⅱ级及以上急性皮肤损伤的乳腺癌放疗患者,将这90 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6 例患者)和实验组(44 例患者),两组患者的年龄、累计放射剂量、疼痛程度、皮肤破溃情况比较无统计学差异。
目的 评估与描述淋巴瘤患者化疗期间的症状发生情况,探讨其症状群的种类及其与焦虑、抑郁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法抽取重庆市某三级甲等医院住院治疗的淋巴瘤患者97 例,使用中文版安德森症状评估量表(MDASI-C)、淋巴瘤特异性症状模块、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对淋巴瘤患者进行调查。
目的 分析精细化护理与品管圈的联合应用在肝肿瘤内科提高使用便携式输注装置化疗的肝肿瘤患者满意率的临床价值;探讨联合应用精细化护理与品管圈对提高临床一线护理人员解决问题能力、个人素质修养、沟通协作能力、责任心、自信心、团队合作能力、品管圈手法掌握程度、积极性等综合能力的意义。
目的 乳腺癌是我国女性人群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且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乳腺癌的综合治疗逐渐规范,已从个体走向精准,成为治愈率最高的恶性肿瘤之一,其五年生存率达89%。乳腺癌幸存者人群也在随之逐年增长。
目的 131I 治疗患者日渐增加。患者摄入体内的131I 主要通过尿液逐渐从体内排出,少量由汗液排出。故此类患者住院期间的病服是否被放射性尿液污染?污染的程度、部位、是怎样的?污染的数值与患者体内放射性活度残留量是否成正比关系?以此作为研究目的。
目的 目的:随着社会老龄化的进展,老年肿瘤患者营养不良的发生率高达78.3%,营养风险发生率为50.85%.营养风险的存在可增加并发症、感染、住院时间等.本文通过成立由医师、营养师、营养专职护士、药师组成的营养支持团队,对老年恶性肿瘤住院患者运用营养风险筛查量表(NRS-2002)进行营养风险筛查,对存在营养风险的患者运用患者主观整体评估量表(PG-SGA)进行营养评估,对存在营养不良的患者进行营
目的 探讨超双低剂量对比剂在第二代双源CT肺动脉CTA成像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纳入临床怀疑肺动脉栓塞要求行CTPA检查且BMI<28kg/m的患者6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试验组扫描参数:80kV,自动mA,对比剂10ml;对照组扫描参数:120kV,自动mA,对比剂50 ml.
目的 探讨头颈部低度恶性肌纤维母细胞肉瘤(low-grade myofibroblasticsarcoma,LGMS)的CT 和MRI 表现.方法 回顾性分析4例头颈部LGMS的影像学资料,分析其CT和MRI表现.4例患者均行CT检查,其中3例同时行MRI及动态增强扫描,分析3例动态增强扫描的TIC.4例患者均经病理及免疫组化染色证实.
目的:分析双源CT冠脉成像定量定性分析联合腺苷负荷CT心肌灌注扫描在诊断中重度冠心病心肌缺血方面的应用。方法:69例冠心病(管腔狭窄度>50%)患者分别行双源CT冠脉成像及腺苷负荷心肌CT灌注,将冠状动脉分为右冠状动脉(RCA)、前降支(LAD)及回旋支(LCX),并按照是否出现心肌CT灌注异常分为CTP-组及CTP+组,分析两组之间各个分支在管腔面积狭窄度、管腔直径狭窄度、斑块负荷、斑块的体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