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敬东主任医师治疗原发性肝癌经验

来源 :中国医师协会中西医结合医师分会肝病专业委员会、广东省药学会中医肝病用药专家委员会、广东省保健协会肝病专业委员会2016年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ini41231901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薛敬东主任医师治疗原发性肝癌有独到见解,主张肝癌分期论治,肝癌早期以手术治疗为主,肝癌中晚期,以扶正气、调阴阳为主,适当佐以抗癌之品.同时将"治病求本,调和阴阳贯彻肝癌治疗的始终".总之,肝癌治疗要谨守病机,分期论治,辨证辨病合参.
其他文献
目的:研究龙柴方对鸭乙型肝炎病毒DNA复制的影响.方法:筛选先天鸭乙肝病毒阴性的北京麻鸭,利用鸭乙肝病毒血清进行感染,7天后(D0)检测鸭乙肝病毒,剔除未感染乙肝病毒的麻鸭.将感染了乙肝病毒的北京麻鸭分为5组,分别为空白对照组、阳性药拉米夫定组(0.2g/kg)、龙柴方低剂量组(5g/kg)、龙柴方中剂量组(15g/kg)和龙柴方高剂量组(45g/kg).每天进行灌胃给药,持续10天,停药3天后,
本文从中医整体观念的动态平衡是阴阳平衡的精髓、阴阳平衡与现代医学的免疫理论的相通之处、慢性乙型肝炎治疗中再建"平衡"的意义以及"阴阳平衡"联合"免疫平衡"在治疗中的意义等几方面进行了探讨,及有一定的理论探讨,也有一些临床实践基础,为慢乙肝中西医结合诊治探索新的思路具有意义.
目的:本研究是以科技部"十一·五""艾滋病和病毒性肝炎等重大传染病防治"重大专项"慢性乙肝病毒携带者的证候规律及中医药治疗方案研究"课题为基础.观察中药芪灵合剂治疗肾虚型慢性HBV携带者,对携带者体内Th17细胞、Treg细胞及Treg/Th17平衡的影响,以及携带者治疗前后肝组织学的改变.为中医药治疗慢性HBV携带者提供思路和理论依据.
目的:归纳总结施维群教授"久病入络"理论辨治慢性乙型肝炎经验.方法:通过对施维群教授门诊、住院病历进行搜集、整理,总结其临证经验,探析施教授慢乙肝的中医辨证思路,并阐述其辨治的理、法、方、药思想.结果:施师认为抗病毒治疗不能彻底清除乙肝病毒,从慢乙肝发展到肝硬化的病程中肝纤维化是必经的病理过程,西药"抗病毒"联合中药"抗肝纤维化"并重治疗慢乙肝的临床理念值得推广,按"久病人络"辨慢乙肝为虚实夹杂证
目的:探讨复方鳖甲软肝片对乙型肝炎肝硬化代偿期患者门静脉高压的影响.方法:将58例乙型肝炎肝硬化代偿期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29例,治疗组接受恩替卡韦联合复方鳖甲软肝片治疗,对照组仅接受恩替卡韦治疗,治疗12个月后进行评价.结果:治疗后治疗组WBC、PLT均显著高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后两组RBC、PLT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门静脉主干
目的:归纳总结CHB的病因病机和肝脾肾三脏虚证的治疗.方法:通过查阅慢性乙型肝炎的相关文献进行归纳和总结.结果:目前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chronic viral hepatitis B,CHB)呈世界流行,我国肝硬化和肝癌患者中,由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引起的比例分别为60%和80%.CHB的发病机理比较复杂,临床上以正虚为主要症候特征,主要包括肝郁脾虚、肝肾阴虚和脾肾阳虚.结论:中医药治疗慢性
慢性HBV感染泛指既往有乙型肝炎病史或HBsAg阳性超过6个月,现HBsAg和/或HBV-DNA仍为阳性者. 综合该病发生发展变化的生理、心理、社会、环境等诸多因素,将其病因病机高度概括为湿(痰)、毒、郁、瘀、虚六个方面,且互相影响、互为因果、各有侧重,即“六因致病论”。提出湿毒趁虚而入;首犯脾胃肝胆,邪伏入血,正虚邪恋,穷必及肾,怪病多痰,久病多瘀,痰瘀往往胶结难解,致使人体多系统多脏器发生病变
肝硬化是常见的慢性进行性弥漫性肝脏损害.中医一般根据其主要表现,诊断为黄疸、癥积、臌胀等。其一般证候是:腹部胀大,逐渐绷紧坚硬,甚则脉络暴露,面色萎黄、甚则渐至黧黑,两目混浊发黄,胸颈部有蛛纹丝缕,皮肤苍黄干燥,形体消瘦,两胁疼痛,食欲减退,食后胀满更甚,大便秘结或稀溏,小便短少,或有各种出血表现等。其中以腹部胀大、皮肤苍黄、脉络暴露为特征。臌胀的病因比较复杂。主要为慢性活动性肝炎演变成肝硬化,肝
目的:观察"凉血祛瘀退黄汤"治疗淤胆型肝炎的疗效.方法:将入组患者7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6例与对照组34例,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口服"凉血祛瘀退黄汤",每日一剂,早晚200ml分服;对照组予甘草酸二胺、苦黄注射液、丁二磺酸腺苷蛋氨酸、熊去氧胆酸胶囊治疗.10天为1疗程,2~3个疗程后评定疗效.结果:治疗组36例中,治愈19例,有效15例,总有效率94.45%,对照组34例中,治愈10例,有效1
目的:探讨金匮泽泻汤加味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小鼠的治疗作用及潜在机制.方法:采用高脂饮食喂养C57B1/6小鼠,建立NAFLD小鼠模型,通过形态学判断模型的建立.模型建立后,小鼠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及金匮泽泻汤加味组,通过对体质量、肝湿重、脂肪重量、肝内及血清甘油三酯水平的检测及肝脏病理评价金匮泽泻汤加味对NAFLD的治疗效果;检测小鼠结肠组织occludin及TLR4蛋白表达水平,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