阻力伞训练在高考体育100米训练中的应用研究

来源 :年全国第七届“中国体能训练科学大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5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目的:研究以阻力伞训练在高考体育100米训练中过程的作用,优化100米训练方法与途径,进而提升高考体育100米训练成绩。研究方法:论文以文献资料法、实验法、数理统计法、专家访谈法、问卷调查法等方法;以阻力伞训练在高考体育100米训练中的应用作为研究对象,以F学校2019级和2020级体育特长生作为实验对象,实验对象人数50人,分为3组(实验组、对照1组、对照2组),对成绩采用SPSS20.0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研究结果:依据论文研究需要,确定实验组采用阻力伞训练方法,对照1组采用髋部专项训练方法,对照2组采用弹力带训练方法;实验前考核指标选取为100米和原地立定跳远2个身体素质指标;实验后考核指标选取为100米、立定三级跳远2个指标;经单因素方差分析,两两比较实验数据得出结论,阻力伞训练在100米训练成绩优于髋部专项训练和弹力带训练方法。研究结论:采用阻力伞训练对提升高考体育100米训练成绩具有可行性,也更有效提高体育特长生对100米学习动机。
其他文献
在落实双减政策背景下,初中历史教师应以新课程标准为导向,注重学生发展,充分尊重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改变传统教学方式,运用多种教学策略和手段,增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培养学生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
目的:调查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居家休养期间社会支持与健康管理需求。方法:选取2019年5月-2021年5月于我院接受诊治后出院的102例CHF患者,采用问卷调查法,包括一般资料、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心力衰竭特异性健康素养评分及健康管理需求评估内容,整理调查结果。结果:CHF患者居家休养期间开展健康管理需求共87例(85.29%);CHF患者对健康管理内容需求以疾病知识占比最高为24
中共中央、国务院于2019年11月印发的《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要求,新时代的爱国主义教育,应重点放在青少年身上,有效发挥好课堂教学作用。高中思想政治课作为一门重要的德育课程,是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主渠道。高中阶段是学生身心塑造发展的关键时期,在思想政治课上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既能涵养新时代高中生的爱国情怀,也能促进民族精神的夯固和锻造,进而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繁荣发展。然而,基于现实中诸多主
目的:缩短门诊西药房患者取药等候时间,提高患者满意度。方法:成立品管圈,确定“品管圈在缩短门诊西药房患者取药等候时间中的应用”为活动主题,按品管圈十大步骤实施质量环(PDCA)循环活动,并评估该活动效果。结果:(1)有形成果:门诊西药房患者取药等候时间由实施前2.8分钟降至1.4分钟,目标达成率101.67%;(2)无形成果:品管圈成员学习了多种品管手法,增强了圈员的责任感和积极性。结论:开展品管
在我国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之际,简要回顾乡村振兴战略提出的理论逻辑、深刻领会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根本遵循、系统总结新时代乡村振兴战略全面推进的进展及成效、全面展望新征程乡村振兴发展道路,对于认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持续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落到实处,举全党全社会之力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爱国主义精神是民族精神的核心内容,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支柱,是国家发展和进步的动力,弘扬中华民族爱国主义精神,加强爱国主义教育是常谈常新的话题。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推进,我国社会的思想文化领域不断呈现出多元化、多样化、多变性的发展特征和发展趋势,对我国青少年的思想观念产生了极大的影响。青少年是国家向前发展的后备力量、是整个民族的希望,加强青少年的爱国主义教育、深化青少年爱国情感,不仅对于青少
爱国是每个人应该具备的品格,爱国品格的养成离不开爱国主义教育。我们的教育就是要为社会主义事业培养合格的接班人,每个学科都应该进行相应的爱国主义教育,政治学科由于其特殊的政治性更需要进行爱国主义教育。高中政治学科的核心素养政治认同、公共参与、法治意识、科学精神都与爱国主义教育高度相关,因此研究爱国主义教育融入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有可行性。每个时期爱国主义教育的内涵都不尽相同,新时代中华民族正面临着百年
<正>安宁疗护(hospice care)是指由医生、护士、社会工作者、志愿者等组成的团队,为生命受到疾病威胁的患者(成人和儿童)及家属提供生理、心理、精神和社会支持的一种模式[1]。在我国也称为姑息护理、缓和医疗、临终关怀、舒缓护理和安宁缓和医疗等,为了避免对“临终”和“死亡”的传统文化避讳,安宁疗护一词的使用较常见。近年来,由于人们对生命质量的要求提高、人口老龄化的快速增长、疾病谱的变化、医学
期刊
诉源治理作为新时代“枫桥经验”的具体实践,同时也是做好基层治理工作的法宝。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基层农村矛盾纠纷越来越凸显。而由于农村发展水平不够高、治理体系不健全以及存在宗亲关系等因素,其矛盾纠纷也呈现出多元化、复杂化以及群体化和季节化等特征。因此仅通过诉讼途径解决无法对矛盾进行实质性化解,同时也加重了法院“案多人少”的压力。因此探索诉源治理在乡村振兴背景下作为农村矛盾纠纷解决机制的正当性及实
乡村振兴视域下的基层治理,必须坚持自治、法治与德治相结合的基本原则。同样,“三治”融合乃至贯通方能提升农村矛盾纠纷解决效能。长垣农村调查表明,当前农村矛盾纠纷包括土地纠纷、家庭邻里纠纷、生态以及社会环境纠纷、村务管理纠纷等主要类型,主要特点为矛盾纠纷表现多样化、主客体多元化、解决方式复杂化。就农村矛盾纠纷解决来看,尚存在主体素质和能力、工作机制以及环境氛围等方面的问题与不足。为此,应立足“三治”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