讽刺功能与剧场艺术是相声发展的根本

来源 :第三届中国曲艺高峰(柯桥)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izhi1984102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介绍了相声发展的历史演变,认为讽刺是相声的精髓,实践证明,历史上能够流传下来的优秀作品如《关公战秦琼》、《买猴儿》、《夜行记》、《虎口遐想》等都是充分发挥了相声的讽刺功能,在嬉笑怒骂中,以积极向上的态度,切中时弊地鞭挞假丑恶,肯定真善美。随着电视的普及,电视相声应运而生,由于电视传播速度快,观众广泛,对播出内容的要求也就更严格。尽管电视相声为相声的普及立下汗马功劳,但由于晚会相声多为歌颂题材的作品,缺少犀利的讽刺,最终导致好作品和好演员只能远离荧屏。真可谓成也萧何,败也萧何。相声要想改变现状,出路只有一条,那就是让这门有着百年历史的艺术形式回归剧场,回归讽刺的本体。
其他文献
创作和观众有着密不可分的关联。这是一个老生常谈的问题,谈久了,有点腻,但又不得不谈。  曲艺观众的日益流失,总会让人埋怨曲艺创作跟不上。没有新段子,怎能留住老观众?没有新作品,何以吸引新观众?  曲艺观众与其他艺术样式的观众相比,除了对自己喜欢的艺术存有较浓郁的兴趣之外,还有着些许不同,那就是对曲艺给予的乐趣的渴望。曲艺作品所体现的效果,正是观众所需要的,观众在笑声中得到启迪,在启迪中得以思考,在
曲艺艺术应该象赵本山、郭德纲、周立波艺术团队所试行的“集群化”经营模式,让曲艺最大化“派生出曲艺新的功能”“聚拢曲艺新的复合型人才”“转型曲艺新的运营方式”,中国曲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喜儿——白毛女,作为艺术形象家喻户晓,流传至今。上世纪50年代,四川有个白毛女——罗昌秀同样广为人知。罗昌秀13岁时被恶霸地主逼上了“断头山”,在与世隔绝中度过了17年“
在生產部門中,有許多地方和許多机器的某些部分对人体或人手具有危險性。因此,常常釆用光电式的或是手觸式的安全裝置,当人手或身体進入警式區域或是觸摸到某一特設設备时,
西城派东北大鼓,继承并发展了东北大鼓的艺术精华。在二百多年的历史长河中,特别是在近半个多世纪里,是锦州人最熟悉、最亲近,也是最为自豪的乡土艺术之一。本文介绍了东北大鼓的
UPS不间断电源在广播电视设备电源供电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近年来随着广电设备数字化、网络化的不断发展,对电力供电质量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现在的UPS,特别是大中型UPS
西虹同志所写的『家』(发表在本刊一卷五期——编者)是一篇好作品,这里主要的还不是从它的技巧上(衡量一篇作品的价值,这是比较次要的),而是从内容上来衡量这篇作品价值的;
今后12千兆赫卫星-电视接收设备将采用高机械强度塑料制成的60厘米天线,它比普通金属型的天线有许多优点。塑料抛物镜是由 Grünzweig+Hartmann 公司的微波技 The future 1
本文介绍了中国高校曲艺教育的历史演变,分析了曲艺专业在学位上得不到承认的现实,以及毕业生的优秀表现,研究了师资和教材这两个高校曲艺教育的最大问题,最后介绍了辽宁科技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