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AN-1基因多态性与中国汉族人群2型糖尿病及周围神经并发症相关性研究

来源 :第八届北京五洲国际心血管病会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olei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背景 周围神经病变(diabetic peripheral neuropathy,DPN)为糖尿病最常见的神经并发症之一,以远侧端对称性多神经病变为特征.WHO预测,至2025年,将有300百万糖尿患者,30%-50%糖尿病患者发生DPN.目前没有方法可阻滞或逆转DPN病程,亦无可以预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发生风险的方法.识别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易感基因,不仅有利于进一步阐明DPN的发病机理,而且可以有针对性地进行个体化防治.ICAM-1为炎性细胞因子,ICAM-1基因位于人基因位于19号P13染色体,此位点也是糖尿病的易感位点.以往的研究表明,ICAM-1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与慢性炎症和糖尿病肾病相关.本研究的目的是确定ICAM-1基因SNPs是否与2型糖尿病和DPN相关.方法 本研究共纳入2型糖尿病患者787例,其中402例为DPN患者,385例为病史超过10年,但无DPN的糖尿病患者.健康对照组纳入672例.所有入选者均为汉族人群.记录糖尿病患者一般资料,并存疾病情况,实验室检查结果.采用TaqMan等位基因分型法对ICAM-1基因5个位点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SNP)进行分析.结果 rs5492在汉族人群为GG基因型纯合子.Rs5498 (A/G E469K)为杂合子,但A/G的比例较低.携带A等位基因的rs5498在DPN组和非DPN组之间存在差异(P=0.037,0R=1.715 95% CI 1.027-2.865).Rs5498基因型AA和AG的DPN患者与基因型GG的DPN患者相比,冠心病的发病率高(30.6% vs.11.5%,P=0.040).SNP rs1799969,最小等位频率在DPN组与非DPN组之间有差异(0.02 vs 0.01,P=0.014,OR=3.695,95% CI=1.211-11.277).除rs5498的AA与AG基因型为DPN的危险因素外,高血糖,糖尿病肾病和糖尿病眼病对DPN的发生有协同作用.另一SNP rs1799969,G等位基因在T2D患者与健康对照组之间有差异(0.35 vs.0.31,P=0.036,OR=1.181,95% CI=1.011-1.379).单体型G-C-A-G在DPN组的频率高于非DPN组和健康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01,P=0.006).SNPrs281432的G等位基因在糖尿病患者和健康对照之间存在统计学差异(0.35 vs.0.31,P=0.036,OR=1.181, 95% CI=1.011-1.379).结论 1.在1459例我国北方汉族样本中,ICAM-1基因5个SNP位点基因型分布为:rs5492在汉族人群为GG基因型纯合子;其余均为杂合子,其中rs5498 (A/G E469K) A/G的比例较低.2.ICAM-1基因rs5498的多态性与汉族人群2型糖尿病DPN并发症相关,携带A等位基因增加DPN患病率,同时与其他心血管病变有相关性.3.除携带A等位基因的rs5498为DPN的危险因素,高血糖,糖尿病肾病和糖尿病眼病对DPN的发生有协同作用.4.携带SNP rs281432的G等位基因增加2型糖尿病的患病风险.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影响手术治疗醛固酮瘤预后的因素.方法:应用计算机全面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万方期刊及学位论文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并辅以文献追溯、手工检索等方法收集2012年12月以前国内外公开发表的和学位论文中关于肾上腺切除术治疗醛固酮瘤预后影响因素的临床资料.将所搜集资料纳入原始研究并对其进行质量评价,提取资料并进行核对,根据纳入及剔除标准,剔除不符合本研究目标标准的
Objectives To establish normative reference ranges of fetal cardiac dimensions between 20 and 34 per weeks including: inner diameter of fetal heart and arteries, aortic arch isthmus, descending aorta,
本文对房颤患者左房肺静脉320排以及冠状动脉双源cT低剂量容积靶扫描成像进行研究,研究发现,应用320排CT低剂量容积靶扫描模式进行房颤患者的左房肺静脉成像是可行的,且对于体质指数较小的患者可采用较低的管电压进行成像以减少其受照射剂量。但采用此模式进行的冠状动脉成像,其图像质量尚不理想。并采用第二代双源CT前瞻性心电触发低剂量扫描对于房颤患者冠状动脉CT成像是可行的,在降低辐射剂量的同时也保证了诊
目的:在于明确E1在AngⅡ诱导DC活化过程中的作用和分子机制.通过给予小鼠骨髓来源树突状细胞PYR41和AngⅡ刺激,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成熟树突状细胞表面标志物CD40、CD80、CD86、MHCⅡ的表达;Elisa试剂盒检测细胞培养上清中细胞因子TNF-α、IL-6、IL-12的分泌;混合淋巴细胞反应的方法检测树突状细胞刺激小鼠脾脏来源单个核淋巴细胞增殖能力三个方面明确PYR41对Ang Ⅱ诱
目的:本研究通过激动或抑制β3-AR,观察对载脂蛋白E基因敲除(ApoE-/-)小鼠血脂、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胆固醇逆转运(RCT)及其信号转导路径的影响,为探索β 3-AR在治疗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的可能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10周龄C57BL/6J小鼠10只作为正常对照组,10周龄ApoE-/-小鼠50只,高脂饮食至36周龄时随机分为高脂模型组、阿托伐他汀组、β3-AR激动剂小剂量组、β3-AR激
目的:(1)通过比较正常组、野百合碱诱导的肺动脉高压(Pulmonary Arterial Hypertension,PAH)四周组、六周组大鼠肺组织内白介素-6(IL-6)与核因子-κB(NF-κB)的表达及巨噬细胞的增殖情况,探讨巨噬细胞、IL-6和NF-κB在肺动脉高压中的高表达;(2)测定低氧条件下小鼠巨噬细胞各时间点(2h,6h,12h,24h,48h)的IL-6和NF-κ B的表达情况
心血管病(cardiovascular diseases,CVD)终生风险研究(长期CVD风险)是对目前临床实践中广泛应用的10年CVD风险评估方法(短期CVD风险)的补充.有利于CVD的早期预防,尤其是短期风险较低的年轻人CVD的早期预防.本研究将分析中国35-55岁中青年人群CVD的终生风险,探索影响中国人群CVD终生风险的主要危险因素以及建立适合中国人群的CVD终生风险预测模型.为中国中青年
目的:利用肌酸激酶Cre重组酶(MCK-Cre)小鼠和糖皮质激素受体位点(GR loxP-floxed)小鼠杂交产生肌肉特异敲除GR的小鼠(MGRKO),观察MGRKO小鼠心脏GR表达情况,证明MGRKO小鼠可以用于研究心肌特异敲除GR的实验;通过手术结扎小鼠冠状动脉前降支,复制小鼠心肌梗死模型;观察心肌细胞GR缺失(MGRKO小鼠)和GR激活(给予地塞米松注射)情况下心梗后心功能,心脏损伤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