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磁参数对Zn-10Al-2Cu-0.4Mg合金水平连铸坯凝固组织的影响

来源 :第二届全国电磁冶金与强磁场材料科学会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OTAO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分析了锌铝合金在电磁场下水平连铸坯的表面气孔形成原因,调整了浇注温度和电流强度,达到了消除表面气孔的目的,考察了铸坯横截面宏观组织、微观组织形貌.结果发现,较低的电流强度和浇注温度可以同时达到消除气孔、细化组织的目的.最佳的浇注温度430-450℃,电流80A,频率30Hz时,边部和心部组织最为均匀细小.合适的电磁场不仅消除了普通水平连铸坯柱状晶组织,使凝固点下移到铸锭中心,还使得微观的树枝晶组织破碎成颗粒状,但当电流强度超过120A时树枝晶又重新出现.
其他文献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CFD模拟分析成为研究复杂建筑体型风压分布的方法之一.本文采用计算流体力学软件FLUENT中的RNGk-ε湍流模型研究了某传统楼阁式仿古高层纯木佛塔具有代表性的4种风向角下的风压分布,并与现行《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中的相关风压体型系数进行了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在0°风向下,该仿古木塔受到最大的风荷载作用;在0°和45°风向下,该结构各楼层层间墙面带和檐顶带
两面体单立柱广告牌结构是一种应用广泛的高耸结构,由于其外形与质量有突变,现行规范所提供的基本自振周期与实际情况有差异.本文通过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进行模态分析得到了在不同参数下该类结构的自振周期,通过回归分析拟合了结构基本自振周期的估算公式,为工程设计提供借鉴.
本文采用物理模拟和数值模拟的方法,对电磁搅拌下板坯结晶器内的流场进行了测量和计算.考察了不同连铸工艺和搅拌电流作用下的流场结构和分布特征,提出了自由液面的卷渣指数(MFEI)和结晶器内流场均匀性指数(VUI),介绍了上述指数对板坯结晶器-内流场电磁搅拌效果的判定方法,进而提出了搅拌参数的综合优化方法.
本研究针对板坯铸机使用的第三代电磁制动FC Mold技术进行研究,通过数值模拟计算了该装置所能产生的磁场分布情况,并计算了目前现场不同工艺条件下使用的参数状态,结合现场应用情况说明电磁制动技术在现场使用的合理性,以及现场使用的部分效果.计算和应用结果表明,现场开启电磁制动可显著降低钢液液面波动,有利于提高目标拉速,统计结果表明,全月因液面波动造成冷轧汽车钢铸坯降级的比率减少了6%.
通过旋转磁场以及合适的冷却条件可以使Al-30Si合金的初生硅富集在铸锭的周围,形成明显的梯度层,最外层含硅质量分数为65-69%,铸锭内部是Al-Si共晶组织.这是由于在合金凝固过程中初生硅现在坩埚内壁形核生长,然后熔体中的Si原子在二次环流以及Taylor-G(o)rtler漩涡的作用下运动到坩埚内壁,促使已形核的初生硅的生长,最终导致了初生硅的分离.
板坯结晶器电磁搅拌装置在连铸过程中,能有效改善铸坯表面和内部质量,均匀铸坯初期凝壳厚度,稳定连铸操作,是生产汽车、家电和船舶等表面质量要求较高的特殊钢种关键设备.2012年,湖南中科电气股份有限公司利用有限元分析,通过优化设计感应器磁路、铁心结构尺寸及增加磁屏蔽装置等改进措施,对板坯结晶器电磁搅拌装置进行了国产化研制.经测试,在同等电气参数下,国产化多极宽板坯结晶器电磁搅拌装置的磁感应强度和电磁力
本文将铝硅过共晶合金凝固过程中析出的初生硅颗粒视为铝熔体中的夹杂物颗粒,研究了交替旋转磁场对铝熔体中夹杂物的聚合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交替旋转磁场作用下,夹杂物颗粒发生了明显的聚合并迁移至顶部被除去.对比发现交替旋转磁场对夹杂物的聚合效果要优于定向旋转磁场.随着交替旋转磁场的频率和电流的增加,夹杂物聚合效果显著提高.交替时间存在一最佳值,本研究中,交替时间为10s时夹杂物聚合效果最佳.
成功设计制作了适于工业试验的外加电场钢液净化精炼装置,并应用此装置开展渣金间外加电场钢液脱氧工艺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在3~5V,50~80A的外加直流电场下,20min内可将钢液中(100t)的溶解氧由初始的868×10-6脱除至642×10-6,整个过程脱氧速率可达11.3×10-6.min-1.研究表明任何增大氧离子传质系数和增大渣金反应面积的方法都可增大渣金间氧离子电流,提高脱氧反应速率.采
为了探讨脉冲磁场下熔体流动,传热和宏观凝固特性,本文首先提出采用傅里叶级数实现任意周期脉冲磁场瞬态电磁场的计算和引入低雷诺k-epsilon模型,从而建立多周期下脉冲磁场熔体湍流运动的多孔介质凝固模型.另外,凝固能量方程焓法求解过程中,采用连续液相率函数取代分段液相率函数,有效简化运算复杂度.
以某厂(0)210mm圆坯结晶器电磁搅拌为研究对象,利用采用ANSYS有限元软件,建立了结晶器电磁搅拌电磁场-流场-温度场耦合数学模型,并进行求解.研究了磁场强度和电磁力在结晶器内钢水中的分布规律、电流强度和电源频率对磁场强度、电磁力以及结晶器内流场和温度场的影响规律,研究表明:结晶器内的磁感应强度和电磁力分布都呈边缘大,中间小的趋势;在电磁搅拌的作用下,结晶器内的钢水产生了旋转运动,形成了上回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