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解医保支付方式风险推进分级诊疗

来源 :中国卫生经济学会第二十次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exiaol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中国全民医保制度的推进,医保支付已成了医院成本支付的主要来源;以供方支付制度改革为重点,推进医保支付制度改革,重建医疗服务利益新机制,构建分级诊疗新格局,推进公立医院改革,是发挥医保基础性作用的关键.本文通过对超标扣费原因的分析,对医保基金不平衡原因的分析,提出化解医保支付方式风险的方法,推进分级诊疗改革.
其他文献
针对当前基层医疗卫生资源配置不足、服务能力较弱,分级诊疗运行机制不健全,信息平台不完善对分级诊疗带来的不利影响,应积极发挥医疗联合体的纽带作用,推进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加强对基层机构帮扶力度,促进区域协同发展,优化医联体功能布局,建立健全分级诊疗协作机制,积极满足群众不同层次的医疗服务需求.
建立和完善家庭医生制度是推进分级诊疗制度的关键,对于实现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就医模式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系统理论为基础,通过当前家庭医生签约机制存在的问题入手进行探讨分析,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进而完善家庭医生签约机制,促进分级诊疗的更好实现.
县域医疗服务共同体是医改重要内容,是合理配置医疗资源、提升基层医疗服务能力的重要抓手,也是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看病远”实际问题的重要举措,巨鹿以创新组建“巨鹿县县域医疗服务共同体”为抓手,推动分级诊疗工作的实施,实现了城乡“均等化”健康、医疗服务.
目的:为了对城市医联体成员单位之间的双向转诊运行机制进行探索.方法:通过鱼骨图对阻碍双向转诊的因素进行根因分析,运用系统分析法构建由组织体系及制度、流程、院内及院际间协调网络为基础的双向转诊运行机制,以西安市雁塔区医联体为例,对双向转诊运行机制阶段性效果进行评价.结果:医联体转诊数据较往年同期有大幅度增长,但是转诊率依然不高;指出应从提升基层服务能力、引导患者有序就医、健全配套政策及信息化建设方面
随着医疗保险覆盖范围的日益扩大,老百姓就医得到了最大的便捷.但与此同时作为医疗服务的提供者的“医”院和作为医疗服务购买方的管理机构的医“保”各自和相互之间也出现了一些新的问题和矛盾.在此,笔者拟就出现的具体原因、如何相互沟通,并有效解决这些问题和矛盾,尽而实现“医”与“保”可持续发展作一些有益的探讨.以期能对医药、医疗和医保等“三医”联动改革有所帮助。
国务院办公厅下发的《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建设的指导意见》,对包括三级医院在内的所有医疗机构运营模式和发展方式带来根本性的改变与深层次的影响.三级医院门诊量的减少,这是医改的必然趋势,必然对三级医院的运营与发展都带来新的课题与思考.本文浅谈三级医院在分级诊疗制度下强化功能定位,适应改革的需要转变运行机制,由“业务拓展”向“质量效益”转型.
当前中国双向转诊已经变成了单向转诊,从基层医院向上转诊已经运行很通畅,可是从让患者大医院下转的渠道一直不畅,通过分级诊疗制度旨在缓解医疗服务的供给不均衡、不充分,导致了大城市的大医院人满为患、社区卫生服务机构门庭罗雀的局面.文章阐述了实施分级诊疗工作的社会背景和紧迫性,进一步探讨分级诊疗制度驱动双向转诊工作流程设计和制度研究.
本文从构建分级诊疗体系的内涵出发,分析了中国目前分级诊疗体系在实践中的困难.列举了中国当前几种主要医保支付方式,从统筹程度、对医疗机构和患者的影响几个方面对比了其主要特点,分析了不同方式对患者和医院的不同驱动作用.最后,本文结合实际剖析了不同医保方式对分级诊疗体系构建的可能影响,并提出了一些思考和建议.
随着新一轮医保改革的实施,有效的解决了很多患者看病贵、看病难的问题,促进了中国医疗保健事业的快速发展,这对于保障城乡居民身体健康,提高人民身体素质发挥了积极作用.但是,受到很多居民根深蒂固的观念影响以及中国医院发展的实际水平,很多居民在诊疗的时候会优先选择大医院,而不去按照制度进行分级诊疗.尽管报销制度和分级诊疗在大力推进,但是仍然有很多地方对此落实的不够充分,这对于中国医疗卫生事业的进步造成了很
全民医保在提供居民基本健康保障的同时,通过限制对医院付费来控制其医疗费用的增长.可大量的医保结余显示,这一模式并非科学,而医院为了适应医保这一付费模式而压缩自身医疗行为,最终导致医疗行为缺乏应有的活力.文章就医保对医院付费方式提出新的思路,以期为医改决策者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