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检察权的合理配置

来源 :中国刑事诉讼法研究会,北京市人民检察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uelin_198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文章从检察权的历史发展谈起,通过讨论我国现有社会、司法体制下检察权性质的不同争议入手,结合笔者自己的观点为检察权的性质加以概括。在确定了我国检察权的性质后,以此为基础讨论对我国现有检察权进行合理配置所需要的基础和进行合理配置的基本要求。最后在结合以上论述对我国检察权的合理配置进行完善性思考,希望通过对我国现有检察权的各种完善来达到在现有检察权基础之上的合理配置。
其他文献
民政是服务民生的基础部门,科技是服务民生的重要支撑。“十一五”期间,民政部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有关科技工作部署,积极落实《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以拓宽民政科技工作格局为切入点,以加强科研机构建设和科研项目管理为着力点,以服务民生事业发展、促进现代民政建设为落脚点,夯实基础、扎实工作,全面推进“产、学、研、用”有机结合的民政科技创新体系
“十一五”期间,我国金融信息化建设走出了一条以数据集中促进业务流程再造、以渠道整合提升经营手段,进而推动管理扁平化、决策信息化的道路。我国金融信息化技术体系框架逐步形成,金融信息安全保障体系加快建立,金融标准化体系不断完善,信息技术在金融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成为我国金融业安全运营的基础支撑,在推动金融创新与发展、提升金融业核心竞争力、服务经济与社会发展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简称质检总局)是国务院主管产品质量安全、出入境检验检疫和标准、计量、认证认可等的政府职能部门。质检系统肩负着综合管理和行政执法双重职能,涉及领域广、专业门类多、技术要求高。“凭技术执法、靠数据说话”,是质检工作的突出特点和显著特征。
“十一五”期间,在国家科技创新的战略背景下,水利科技工作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遵循“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科技工作方针,围绕水利中心工作,服务水利发展大局,强化支撑,引领发展,在科学研究、技术开发、科技推广和成果转化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实现了水利科技的不断跨越,为水利事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科技支撑。经过多年不懈努力,目前我国水利科技总体上达到国际先进水平,部分学科领
高新技术企业税收优惠是行业优惠的重点内容之一。国家税务总局等国务院主管部门对高新企业税收优惠的程序性要件做出了一系列的规定,这些规定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冲突与龃龉,并造成了实际执行当中的一些问题。本文以国税函[2 009]203号文的内容为主要研究对象,以规范性研究为方法,对高新技术企业税收优惠政策享受条件的规范内容、执行中加重企业负担与增加税收执法成本的负面效果进行了分析和学理探讨,并从立法阶段和执
文章从考察几个典型西方法治国家的检察职能的设置模式入手,根据我国检察机关职能设置的现状,剖析我国检察机关诉讼职能与监督职能的关系以及在我国检察机关内部设立专门法律监督部门的可行性和必要性问题。
一直以来,对于检察机关究竟应定位于诉讼职能部门抑或法律监督部门,法律界素有争论,甚至在检察系统内部观念也未统一。文章认为,宪法将检察机关定位为法律监督机关意义深远,是实现国家权力制衡、社会管理有序的关键。通过基础概念的厘定,首先由检察机关的法律监督职能的作用范围展开,在诉讼外领域,论述检察机关作为法律监督机关的重大社会责任,以此为基础,提出不能因为诉讼职能与法律监督职能的发挥存在一定排斥性,就“舍
我国将检察机关诉讼监督权赋予给检察机关内部不同部门行使,这种分散型的配置模式一度被认为存在冲击控辩平等、审判中立等缺陷而受到质疑,诉讼监督权集合型配置模式能有效回应这种质疑而受到青睐。不过,此种模式的制度预设和实践效果之间存在偏差,相反,分散型配置模式可以经由新的理论阐释从而有效回应质疑,目前更为谨慎的做法是完善分散型诉讼监督权配置模式而不是用集合型诉讼监督权模式替代它。
在现行法框架下,检察机关集诉讼职权与监督职权于一身。在复合性权力中,检察机关的诉讼职权是其行使监督职权的前提条件,而监督职权对其行使诉讼职权发挥着保障作用。基于这一认知,检察权配置应当着力构建诉讼职权与监督职权互相促进的良性关系,即通过加强诉讼职权的行使来强化监督职权,同时注重将监督职权的个案纠错功能与公安司法机关的内部纠错功能有效衔接,以期保障司法公正得以真正实现。
指控犯罪和刑事审判监督是宪法和法律赋予我国检察机关的专门职能,两者之间是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我国检察机关采取了由同一内设机构和人员行使指控犯罪与刑事审判监督职能的职权配置模式,在具体运行过程中引发了一系列矛盾和冲突。为此,应在公诉部门内设立刑事审判监督专门机构,并在其角色定位、具体职能和层级设置上予以完善,实现指控犯罪与刑事审判监督职能的适度分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