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象局中心机房温度评估及对策探讨

来源 :山西省气象学会2014年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yise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对影响气象局中心机房温度的因素进行了分析、评估,在此基础上,根据我国对计算机设备的工作环境制定的国家标准GB 2887-89,提出中心机房温度的控制方法,加强机房的温度监控管理和空调的维护与管理,为现代化的气象事业保驾护航。
其他文献
A文件人工审核是一个经验不断积累的过程,在全省乃至全国比赛时分秒必争,这更能体现出选手平时预审的真实水平。本文针对地面气象测报业务竞赛中人工预审报表A文件的流程做了详细和深入的说明,对如何快速发现报表预审中存在的问题做了详尽的归纳,具体介绍了报表的人工审核步骤,对报表的人工预审分A文件格式(含首部参数、日照段、质量控制码)、A文件封面封底、A文件易设错的要素(含天气现象、云、日照、雪深雪压、电线积
逐分钟地面常规要素数据文件是地面测报各类业务文件中的一个重要备份文件,在自动站月报表A、J数据文件的记录出现缺测时,AWS*.RTD文件可比较全面地补救各类要素,但台站测报人员对该备份文件格式、内容不太了解,对其应用生疏.为此,总结分析了逐分钟地面常规要素数据文件在基层台站的应用方法,能够为全面做好台站级质量控制提供有效方法和手段.
日照观测是台站地面气象观测中一项重要的内容。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如:以前的安装是否正确、日照纸涂药质量的好坏、仪器的维护检查等常爱日常工作中被忽视,因而日照观测中存在的问题经常是在业务检查和质量统计中才能被发现。
站址迁移对观测数据产生的差异是大气探测工作关注的重点问题之一,研究迁站前后观测资料的差异和时间分布特征,对提高气象要素气候序列连续性以及气候统计的可靠性有着重要作用.本文针对太原站2013年新址、旧址同期观测的风向、风速资料序列,统计分析了风向相符率、各风向方位的分布特征;定量分析了平均风速、最大风速、极大风速的数据差异.分析结果表明:新址、旧址2013年风向相符率为18.6%.各月风向相符率均在
通过对GIS技术的深入研究,采用B/S模式,实现了对山西省气象设备分布与采集数据的可视化管理、气象设备的历史数据回放、气象设备智能化诊断以及自动触发发布预警短信。该系统由气象设备观测数据及状态信息的收集和传输系统、中心服务器的接收和处理系统,WEB发布系统三部分组成,将山西省主要气象设备纳入运行监控系统中,大大提高了保障人员对气象探测设备的管理、维护以及监控水平,提高了气象防灾减灾的效率,从而确保
雨量传感器是每个自动气象站必备的气象要素采集设备,近年来随着气象服务工作的加强,各地都加密布设了不少区域自动气象站,雨量传感器也随之增多。过去已有不少文章对雨量传感器常见的故障和常规的维修维护做了讨论,本文就不再重复。本文就我县一区域自动气象站SL2-1雨量传感器出现的一特殊故障:雨量值比实际偏多1/2的故障现象作一简单总结,以避免在遇到同类故障时走弯路。
本文针对阳泉市气象局现有50个区域气象观测站的布局和运行现状,进行了逐个详细的考察,针对每个站点的设备运行和维护特点进行整理。并对现有的布局做出思考,对未来规划做出设想,以更合理的布设和良好的运行满足我局的业务服务工作需求。
应用河曲县气象局新旧两站2014年上半年观测资料,选取气温、气压、湿度、风向、风速等资料,采用差值、回归、玫瑰图等方法对其进行分析比较,结果显示:新站1-3月气温比旧站高,4-6月比旧站低;新站各月本站气压和相对湿度低于旧站;新站上半年主导风向与旧站存在明显差异,但与旧站历年主导风向比较接近。新站风速高于旧站,出现大风的频率高于旧站。两地资料差异成因主要与观测场探测环境、拔海高度、地形等有关。偿试
随着我国气象现代化的快速推进,各项业务的现代化水平得到了很大提高,特别是测报系统自动化和气象通信能力提升很快,目前以历史资料为主要工作对象的气象资料业务已不能满足气象现代化的要求.实时和历史资料的加工处理在整个业务流程中处于相互独立的脱节状态,进而导致数据不一致.MODS平台在整个业务流程上通过自动处理和人机交互处理,对实时资料及时加工处理,使实时资料达到历史资料的水平,做到气象资料一体化.
随着气象现代化建设的快速发展,原有的气象技术装备保障体系难以适应新形势、新业务的问题日益突出,表现在保障体系建设滞后、保障业务能力不高、研发与能力储备不足、保障管理手段落后等问题,特别是随着气象技术装备自动化程度越来越高,技术装备保障队伍越来越不适应气象现代化综合探测系统要求。因此要加强建设国家级牵头,省、市级为主体的技术保障体系,充分发挥地市一级的作用。明确技术保障管理层面与技术保障业务层面的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