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人性化与无障碍设计的应用教学

来源 :2010年全国高等院校工业设计教育研讨会暨国际学术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uida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等院校,如何培养学生树立专业的设计理念与思想,掌握实用有效的设计手段,势必影响到我国工业设计人才的质量与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当前,无障碍设计在我国社会发展中,其现实意义越发凸显,在产品设计领域还需大力加强.高可及性与共用设计不但是无障碍与特殊设计的核心,更是所有一般产品的追求目标,在设计与教学实践中要注重强化其理念体系与系统应用.
其他文献
本文通过计算连杆最大受压和最大受拉两个极限状态的载荷,利用PRO/E建立了简化的三维模型,导入有限元软件ANSYS对PA6B型柴油机连杆进行了仿真计算,分别计算分析两种工况下连杆的应力和变形,最大受压工况下最大主应力的峰值出现在连杆杆身中间处附近,最大拉伸工况下最大应力峰值出现在连杆大端内侧附近,连杆最大主应力峰值出现在连杆下螺栓过渡处.最后进行强度校核,证明连杆能够满足强度要求.
基于BP神经网络PID控制算法设计了柴油机执行器的控制器,与传统PID控制进行了对比仿真.仿真结果表明BP-PID控制可以达到良好的控制效果且PID控制参数可在线调整具有一定的适应性.根据仿真结果设计了控制系统的硬件,使用执行器测试台对BP-PID算法和PID算法进行了实验验证.实验结果表明,相比于传统PID控制算法,BP-PID控制算法具有更好的控制性能,可做到快速响应和基本无超调,稳定性和精度
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和色谱柱对麻风树油制生物柴油中有机成分进行了检测和分析,然后,对不同比例的生物柴油与石化柴油的混合燃料的密度、十六烷值、低热值、硫含量、运动黏度、闪点等主要理化性质的测试和研究,并初步探讨了麻风树油制生物柴油含量对混合燃料物性参数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碳数在C15~C23之间,主要由十六酸甲酯、亚油酸甲酯、油酸甲酯、十八酸甲酯等四种成分组成;生物柴油的密度、运动黏度、十六烷
本文针对重型柴油机尿素选择催化还原(SCR)后处理系统,开发了尿素喷射电子控制单元,包括硬件平台与控制策略的设计开发.该电子控制单元采用高速16位单片机,具有结构紧凑、工作可靠的优点.通过采用基于发动机MAP图的动态修正控制策略,使所匹配的柴油机尿素SCR后处理系统达到重型柴油机国Ⅳ及以上排放标准.
在一台普通进气道电喷(PFI)汽油机上,研究了高比例甲醇汽油(M85和M100)对发动机性能及排放的影响,并与汽油、M30进行了对比试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在相同的空燃比条件下,随甲醇掺入比例的增大,发动机的燃油经济性略有提高;常规排放随甲醇比例的增大而降低,尤其是THC排放;未燃甲醇和甲醛等非常规排放随着甲醇比例的增大明显上升,但是只要空燃比维持在化学剂量比附近,常规三效催化剂对常规和非常规排放
本文主要以OS.49-PI为原型机研究小型转子发动机漏气问题.运用坐标变化的方法,建立了基于转子动坐标系下的燃烧室模型,借助FLUENT动网格技术,实现了压缩漏气过程模拟仿真,并与试验结果对比,证明了模型的可行性.在此基础上,计算了不同转速和漏气面积下压缩终点剩余工质质量,并拟合了二次曲线,可为小型转子发动机漏气分析提供参考.
使用喷孔直径分别为0.31,0.35和0.4mm的3组喷油器,试验研究了喷孔流通面积对二甲醚(DME)发动机燃料喷射过程和燃烧特性的影响.二甲醚在高压油管中的燃油音速低于柴油,且其随着燃油温度的上升而下降.随着喷油器喷孔直径增大,喷孔流通面积增大,DME发动机的喷射压力下降,喷射持续期缩短,喷射初期的喷油量增加.这些因素导致发动机滞燃期和预混燃烧持续期的延长.同时,发动机的总燃烧持续期随喷孔直径增
我国工业设计教育经过了近30年的发展,为社会经济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但是,在产品设计的实践中发现学生注重产品的艺术表现力,缺乏工程意识及其设计能力.本文介绍了四川理工学院在产品设计中工程知识的背景与重要性,并详细论述了产品设计中工程知识与能力的构建思路和主要内容.
产品设计课程主要锻炼高校工业设计学生对产品造型、结构、功能的把握。本文分析了产品设计教学过程中学生易出现的问题,和阻碍学生进行创新的学习难点.总结了提高学生创新能力的方法和与产品设计相关的工程技术,提出将创新和工程技术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和具体步骤,并在实际教学中予以应用,取得了良好的成果.
在当今飞速发展的高等院校工业设计专业教学中,CAM模型实验教学日益被师生所重视。为满足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工业设计专业数字化教学的需要,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实验中心构建了以数字化设计与制造系统为核心开放性数字化教学平台,为数字化教学的开展提供了完善的硬件设施,为学生营造了一个开放式学习、科研的环境和数字化实验教学空间.并通过一系列的教学研究与教学实践,已形成了独具特色的CAM模型加工实验教学体系,这种